職校計算機類高效教學策略
時間:2022-06-14 04:56:00
導語:職校計算機類高效教學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信息化社會的不斷發展,加強計算機專業教學是職業教育目前所面臨的最緊要任務。計算機教學集知識性、技術性、實踐性、應用性為一體,具有明顯區別于其它學科教學的特點。因此,搞好計算機課堂教學工作,保證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有效性,是每一位技校計算機教師首要解決的問題。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分析了阻礙教學有效性提高的因素,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解決策略,力求通過探索高效的方法來提高技校計算機教學有效性。
一、影響計算機有效性教學的因素
1.教學觀念落后技校計算機教學的目的不是簡單傳授基礎理論知識和基本操作方法,更重要地是通過計算機教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探究計算機領域的能力。然而一些教師的教學觀念仍停留在傳統模式上。在這樣的授教模式下,學生失去了求學的熱情和欲望,甚至對計算機學習產生厭惡情緒,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有效性教學的實現。
2.課程設置不合理學校普遍存在著計算機教學課程設置不能很好地平衡理論講解和實際操作課時比例的現象,造成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脫節,使教學有效性無從談起。
3.教學方式單一傳統的教學方式師生間的互動僅僅停留在知識的傳授中,無法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教師擔任的只是知識的輸出者,學生則是知識的被灌輸者,師生間、學生間感情交流少,整個課堂就籠罩在沉重、乏味、死板的氛圍中。教師感受不到教學的激情,學生體會不了學習的樂趣,教學完全失效。
4.教材有待更新技校教材更新離市場需求有差距,造成了技校在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上與用人市場的需求脫節,難以適應市場需求,無法滿足企業的發展要求,也是影響有效性教學的因素。
5.教學評價體系單一目前,對于學生計算機能力的考核方法主要是通過參加全國或省級計算機等級考試來實現的。這就必然導致完全無用的理論依然存在,操作題幾年來根本沒什么變化,學生只要把模擬光盤里的題目做幾遍,絕大多數人是能通過的。學生通常為應對考試而進行練習,學習效果保持的時間往往很短,這與計算機教學目標是違背的,導致教學失效。
二、計算機有效性教學的策略
1.加強教師業務培訓有效的計算機課教學,離不開業務精湛的教師。面對課程改革的新要求,計算機教師必須更新教學觀念,變“言傳身教”為“學生自主探究”,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計算機教學中,教師成為咨詢者、引路人,履行主導者的責任。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切實將教與學調整到平衡的狀態,提高計算機教學的有效性。
2.合理安排課程設置技校辦學是應對社會需求的,因而計算機課程設置大多是應用型軟件的教學。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平衡理論講解和實際操作的關系。筆者認為,恰當的課程設置理論課與上機課的課時比例應為1:1。只有這樣,計算機課程的教與學才能真正實現價值,課程教學的質量才能得到保證,教學有效性才能得以提高。
3.保證教學有效性的教學方式
(1)情境創設教學。據調查,技校學生的計算機基礎薄弱,缺乏自信心,積極性不高,給進一步教學帶來了困難。針對這個現實,筆者引入了情境創設教學方式,收到了明顯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學“計算機病毒及防御手段”時,首先設計這樣的問題:“你知道的計算機病毒有哪些?計算機受病毒侵害后會有哪些損害?”問題往往能在較短時間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起他們內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然后教師結合教材內容,對學生所提出的某一計算機病毒作具體講析,以這種方式引出教學內容自然有趣而不生硬呆板。內容講授完成后,教師可以再設問“如果不希望電腦受到病毒侵害,應該做好哪些防御措施?”,讓學生課后自主研究這個問題,又進一步激發他們深入研究的熱情,同時培養其自主學習和創新的能力。
(2)分層互動教學。分層互動教學是在班級內,教師根據事先對學生多方面的調查研究,將他們分為不同層次,再把不同層次的學生混合編成學習小組,每個組挑選一名優等生任學,上課時按照學習組層次組合座次。教師依據各層次學生可接受的程度,有針對性地確立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訓練任務及評價體系。小組對各層次問題都要研究,小組中的每名學生均參加課堂活動、完成本層次練習任務,并累計小組成績,在學生之間、小組之間引入競爭機制。例如,進行PPT制作教學時,首先分小組操作,小組成員自由討論、發表觀點,激起學生的參與意識和主體意識。在制作過程中,基礎較弱的學生可以請教小組長或者優秀成員,以優化自己的制作成果。同時,優秀學生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也強化了熟練程度,提高了處理偶發問題的能力,實現了雙贏。待PPT制作完成后,教師在課堂上公開評比,通過評比發現各自的優缺點,再進行評分,將每組學生各自的分數和小組總分記錄下來,并公布小組排名。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探尋完善自己的途徑,提高計算機水平,同時增強競爭意識。
(3)行為導向性教學。行為導向性教學是以培養學生全面的職業行為能力為目標,追求學生專業技能、方法能力、事務能力和社會能力的綜合發展。這種教學方式適合職業教育,能更好地培養社會需求的職業人才。筆者學校采取實訓模擬的方式,模擬社會上真實的電腦公司,在計算機專業建立模擬計算機工作室,根據理論和實際情況建立完整的系統結構,合理設置水平、垂直方向的分部門,如水平方向的組裝與維修室、動漫室、圖像處理室、網頁設計室、net工作室、Java工作室等不同專業的科室,以及垂直方向的管理部門。各科室由學生自主管理,學生依據個人喜好選擇科室,讓他們從知識的被動接收者轉變為學習的主人。教師則擔任管理和指導工作,從單一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咨詢師、指導者。通過這種教學方式,讓學生獲取今后職業生活的“金鑰匙”。在活動或項目中,組織與被組織、指導與被指導、咨詢與被咨詢等方面,師生默契配合,很好地實現教學目標,充分做到師生雙向互動。
4.完善考核評價機制目前,對于學生計算機能力的考核方法主要是通過參加全國或省級計算機等級考試來實現的。等級考試已經實行十幾年了,可以看到可喜的效果,而且還在不斷地改革與完善。國家的等級考試從過去的理論與操作考試分開變為今天的無紙化考試,理論題目的比例也逐漸在減少。為此筆者認為,等級考試應將理論題目減小到最少,提升操作題的難度,保證優秀學生能夠提升能力。改變以往“為證而考”的思想,將計算機等級考試變為學生展現學習成果的平臺,保證教學有效性的長期保持??傊?,開展好計算機教學,培養社會需要的優秀計算機人才,是技校計算機教學的重要任務。教師要重視教學活動全過程的設計,完整銜接課前、課中、課后各環節,力求計算機教學全過程的完美,保證教學質量,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 上一篇:物價局團支部工作安排
- 下一篇:物價局婦委會工作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