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中公寓為主體思想教育工作思考

時間:2022-11-05 11:17:31

導語:職業教育中公寓為主體思想教育工作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職業教育中公寓為主體思想教育工作思考

一、以公寓為主體——公寓中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國家提出大力發展職業教育,表明職業教育即將進入蓬勃發展時期。近年來,職業教育發展迅速,在校學生人數陡增,從而促進了學生公寓朝著功能多元化的發展,體現為新穎、齊全、便利、娛樂,成為學生相對固定的生活空間。然而,公寓卻是包括學生安全、文明修養、思想政治、課外活動等思想教育問題的多發區,如何重視和解決這些問題是極為重要的。思想教育工作是學生工作的主要部分,一般情況下,對其實施的重點是放在課堂上或者課外教育活動中。而以學生公寓為主體進行思想教育工作,其優勢明顯。其重要性體現在以下方面。

1.社會性啟蒙培養與教育。我們知道,職業學校的學生面臨的最主要的問題是走向社會崗位,適應社會的競爭法則。而公寓的生活范圍是具有社會性功能的。一般我們可以把公寓聚集區看做是一個小型的社會群體的縮影。這里有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生活方式等等。現在許多學校的公寓實施齊全,如不加強思想上的管理和教育,學生將產生惰性,出現諸多問題。孟子說:“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于禽獸。”如果將思想教育工作滲透到學生的具體生活當中,就會產生良好的效應,促進學生對個體生活的關注。同時,學生的個性強,素質有好有壞,“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加強公寓的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從另一方面來說有良好的防患于未然的功效。

2.安全穩定的第一陣地。從“馬加爵事件”出現以來,學校學生人身安全已經是各個學校高度重視的首要因素。學生公寓中人員密集,出現摩擦與矛盾的概率非常高。更重要的是,我們調查發現,有將近10%左右的職校學生在中學時期曾嚴重違紀,他們的自控能力差,容易對他人發動攻擊,個人生活行為缺乏規律性。而在學校生活中,他們容易引起其他同學產生摩擦,發生打架斗毆事件。近些年來,許多職業學校在重大安全事故中喪失辦學良機,不無關系與輕視安全的管理。從思想教育本身而言,它可以促進學生的先天素質得到發展,把人類的精神文明移植于學生個體之中,按照一定的社會要求,造就出合格的社會成員,使得學生的身心得到好的發展,這是開展學生公寓教育的第一要點。只有開展好了,一些安全隱患也就減少了,學習生活環境也就變好了。

二、以公寓為主體的學生思想教育管理的開展

當前,學生由原來純粹學校管理的“學校人”向“公寓人”轉變。針對學生公寓這一獨特的空間加強對大學生的指導、服務,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介入,無疑是思想政治工作主動適應教育體制改革和滿足社會對職業學校畢業生需求的必然要求。

1.以人為本,創造開展思想教育工作進公寓的外部氛圍

香港中文大學在內地招生宣傳的時候,很吸引人的一個方面就是它的生活設施的建設非常齊全,這也是很多知名學校所注重的一個方面。所以,良好的生活環境有利于學生的學習,而營造良好的外部氛圍,更是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礎。學校要根據職業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重視公寓內外部環境的改善,從細微處入手,在公寓的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做大量細致、有效的工作。例如,學生公寓要按安全、方便、合理、耐用的原則配備設施,排查安全隱患,優化學生學習、生活環境,不斷滿足學生學習、生活的實際需要,形成良好的外部氛圍。其次要重視公寓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可以設立娛樂廳、學生接待室、宣傳欄、運動器材等,滿足學生在業余活動上的需要。這樣不僅使校園文化向公寓延伸了,而且為開展思政工作創造了好的氛圍。

2.實行鏈式終端管理方式

每個學校設有專門的管理公寓的部門,但是學生公寓管理的最大障礙就是工作難以做到細致之處,同時容易出現管理上的真空。一般情況下對公寓的管理傾向于衛生檢查和安全隱患排查。隨著學生人數和學生素質的變化,思想教育這個學生工作的中心要向公寓傾斜。一是要合理地利用公寓管理人員的作用,做宏觀上的管理,比如整體性的制度教育,住宿的安排、對大的范圍的安全隱患的排查、對周邊環境的美化等。二是要充分利用輔導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的優勢,加強領導,以輔導員——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團干,團小組長——寢室成員的鏈式三級思想管理方式,加強公寓管理人員和學生管理人員的合作,分工明確,齊抓共管。要定期召開學生黨員干部的會議,尋找不足,改進方法。這樣,既能發揮他們的模范作用,也能反映出新問題,在第一時間將問題處理。

3.將公寓的管理納入綜合素質測評機制

職業教育的重點是培養具有優良品德和職業精神,講誠信、強技能、有創新的畢業生。而學生在生活場所的表現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要將學生在公寓的各項指標與綜合素質測評掛鉤,推行量化考核,把勞動衛生、晚歸不歸、文明行為、安全法制、遵守規范等納入考核當中去,作為入黨考核、評優評先、評定獎學金、助學貸款的一項依據。

作者:楊毅兵 單位:江西應用技術職業學院思想政治教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