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適合的職業教育”聽課與評課

時間:2022-10-07 03:10:17

導語:淺談“適合的職業教育”聽課與評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談“適合的職業教育”聽課與評課

一、看真實性

我認為看待一節公共課,首先評價的起點必須是真實性,也就是看教學氛圍的真實性。我特別想看到學生在教學感知的過程中的真實思維,想看到絕大部分的學生對知識難點在學習過程中的曲折性、在領悟過程中的自然性,而不是看到一節事先排練好的假課和表演的課。更想看到一個授課教師在事先設計好的教學設計中,會不會在實際上課中又發生了一些意外情景,也想看到一位成熟的教師是如何進行處理的,簡而言之,就是想看看一位教師的教學機智和他的主角引導能力。

二、看實效性

一節“適合的”課堂,應該是具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并且要結合專業,真正做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一節課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掌握了什么?是否接收到的都是濃縮的“干貨”?即使是情感的洗滌、情操的陶冶、視野的開闊這樣務虛的東西,也應該是有跡可循的。所以,我認為,一節課就應有一得,無論是什么得,但一定要讓學生學到東西。

三、看創新性

一節優秀的公開課,總會給人帶來一些耳目一新、意味深長的東西。一節公開課如果沒有創新性,而是千篇一律,就會失去公開課應有的價值。在這個地方,我認為,一個開設公開課的老師必須要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學個性和風格,并在教學設計和教學策略等方面獨樹一幟,才能給人以啟迪。每個教師在開設公開課時,都應該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如果只是仰仗參考書或者拿來別人的課例作為支撐,只會是照本宣科、按葫蘆畫瓢,所以我提倡,執教應敢于提出新觀點、新策略,讓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不但能獲取新的知識,更能多方位地去深思和分析,尋求解決問題的創新思路。

四、看和諧性

一堂成功的公開課,在教學過程中各個教學環節之間的關聯應該是和諧的,比如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要處理好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教師既不能一言堂,也不能放任自由。而應引導學生暢所欲言,在雙方互動時,又要適時地把學生拉回到預定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設計上來,同時,教師還要注意從學生實際經驗和興趣出發,因材施教,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不要急于求成,要做到穩中求進,做到授課內容既能突出知識重難點,又能適當地用活教材,而不是照本宣科,要能使所教內容讓學生能用、管用、實用,進而能拓展學習。

五、看切入點

一節課上得好與壞、吸不吸引人,很大程度上是由切入點決定的。好的公開課,其骨架應該顯現,脈絡應該清晰,學習氛圍應該濃郁,所授知識應該易于學生掌握。如果一節公開課上得不好,就容易出現雜亂無章的現象,學生聽了厭煩,也會開小差,甚至打磕睡。一個課堂,講多講少、講深講淺,重難點又如何定位,沒有一定的規則,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方法和特點,關鍵就是要找準切入點,只有掌握學生學情、掌握教材內容、掌握行業要求,才能找準切入點。

六、看高潮點

一堂高質量的公開課,應當從學生的實際思維出發。在實現教學目標、傳授知識點的同時,還要對要點的分析做到透徹化,從而搶占制高點。每一節好課,都應站在宏觀視野、現有的教學大背景下,去著眼于學生思維的發展,并注意學生學習的層次和梯度,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思維,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這里,我認為可以有一些輔助的教學手段,比如課堂環節要緊扣學生心弦,在課前可以渲染情境,在課中可以通過對比糾正學生的錯誤,老師也可以通過幽默詼諧的教學手法等,將課堂的氛圍創設為師生互動,將愉快的學習推向高潮。

七、看動情點

通過大賽歷練的人都知道,其實三尺講臺就好比是戲臺,作為授課教師,有時候更要像演員那樣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講課之中,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比如說我在上到《長城謠》這一節音樂課的時候,為了能讓90后的學生更加體會到歌曲的愛國主義情懷,我利用信息化手段播放了很多中國抗戰時期的視頻,其中不乏有我們中國人被外敵侵略,被外敵傷害的樣子,學生們在觀看了這些黑白老舊的視頻之后,更能切身體會到現在的生活是多么的來之不易,甚至有的學生在演唱的時候就流下了眼淚,我認為這就是動情點,一定要通過一些動人的實例去引領真境。以上就是我通過在宜興高等職業學校的聽課活動中的一些收獲和反思,藝術教育的道路還很長,在未來我的教學中我會更加勤于學習、勤于思考,還會多多交流,并且多學習同行其他老師的長處和優點以及好的教學經驗,更加努力奮斗,這樣才能追尋、找出更多更有效的音樂教學策略,真正做到“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參考文獻

[1]崔景貴.做真正適合學生的積極職業教育[J].中國教育報,2017.

作者:劉佳 單位:揚州旅游商貿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