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情景劇對醫學生職業素養的作用
時間:2022-03-20 11:33:01
導語:心理情景劇對醫學生職業素養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醫學生的職業素養教育,是指醫學院校的教育者采取各種教育方式,培養醫學生的職業道德等多方面職業素養的教育過程。校園心理情景劇是由心理劇發展而來的,心理情景劇已成為醫學生職業素養教育的新載體。闡述了校園心理情景劇的構成要素以及醫學生職業素養的內容,介紹了心理情景劇創作的三個階段:劇本創作、劇目排練和正式演出,旨在說明心理情景劇創作演出活動的每個階段均能促進醫學生職業素養的提升。
關鍵詞:心理情景劇;醫學生;職業素養提升
近年來,心理情景劇在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很多高校把它作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力形式。在醫學院校,心理情景劇不僅有益于醫學生的心理健康,還能提升其職業綜合素養。
一、校園心理情景劇及其構成要素
校園心理情景劇是從精神科醫生使用的心理治療方法——心理劇發展而來的,心理劇的各項構成要素是校園心理情景劇的主要構成要素,此外,校園心理情景劇也根據實際需要增加了其他構成要素。1.校園心理情景劇的由來。心理劇是由雅可布•李維•莫雷諾(J.L.Moreno)于1921年在奧地利維也納創立的[1],它起初是精神科醫生用來幫助個體“演繹”本身問題的方法,有著團體治療的特性,在團體的互動中,借著參與者身體的活動,讓參與者感悟到內心世界的需求與渴望,促進其人格的發展與完善。心理劇逐漸在西方國家成為重要的心理治療方法之一。20世紀80年代,我國引入心理劇,主要應用于心理治療方面。隨著心理劇的理念及方法逐漸被我國心理學與教育學領域所接受,一些專家學者在研究心理劇理論的基礎上,結合我國的國情和校園文化,探索出校園心理情景劇。心理劇的主要作用是治療,而校園心理情景劇主要作用是教育[2]。心理情景劇通過學生自編、自導、自演、自觀,將學生在校園生活中遇到的共性問題和困惑在舞臺上展現出來,引起反思,促進成長,是一種兼具教育功能、學習功能和治療功能的團體自我教育活動。2.校園心理情景劇的構成要素。校園心理情景劇的構成要素包括指導教師、導演、編劇、演員、工作人員、觀眾。指導教師是引導者和支持者,由主管學生工作的副書記及輔導員擔任。他們大部分均接受過國家二級、三級心理咨詢師的嚴格培訓,并獲得了資格證書。每年學院都要組織培訓,提升其職業能力。導演是策劃者和組織者,主要由學生會心理部的成員擔任。學院很重視培養學生會心理部成員,每年新生入學時,都選出對心理工作有興趣的學生,請心理老師或心理咨詢師對其進行專業培訓。心理部指導各班心理委員的日常工作。編劇是劇本的第一創作者,由各班有文字創作特長的同學擔任。劇本是心理情景劇的藍本,是心理劇活動的出發點[3]。心理委員負責班級的宣傳、組織工作,通過日常觀察、問卷調查等方式,確定班級參加比賽的主題,親自或者推薦其他適合的同學完成劇本創作。演員由具備表演特長的同學擔任,分為主角和輔角。主角演繹成長中的困惑,通過學習獲得新的行為模式,達到自我完善。輔角是主角的協助者,在扮演的過程中也會有收獲、感悟和成長。工作人員是保障者,由其他部門的學生干部組成。在心理情景劇的創作演出活動中,道具制作及搬運、燈光、舞臺布置、觀眾安排及管理等工作均需要工作人員的支持。觀眾是觀看者。在心理情景劇演出結束后,觀眾會填寫調查問卷、參加座談會,對本次活動給予客觀評價,或參與下一屆的創作活動,這些均有助于活動的持續性開展。
二、醫學生職業素養的內容
SanFrancisco在其著作《職業素養》中定義職業素養是人類在社會活動中需要遵守的行為規范,是職業內在的要求,是一個人在職業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綜合品質。醫學生的職業素養是指醫學生為適應日后的醫療工作所需要具備的綜合品質。綜合以往學者的研究和觀點,結合對227名畢業生的不記名問卷調查結果認為,醫學生的職業素養主要由醫學知識技能、職業道德、健康的心理、溝通協作能力、人文素質、自學能力、科研創新能力七個方面組成,各方面相互關聯滲透,最終在學習和活動中形成綜合素養。醫學院校主要通過課堂教學、臨床實踐等方式培養醫學生的職業素養,這種傳統的培養方式存在諸多不足,應積極創新教育載體和教育形式。近幾年,學院在工作實踐中,以心理情景劇的創作演出為創新形式,在活動的整體設計上,以培養職業素養為目的,鼓勵各班同學參與活動,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職業素養。
三、心理情景劇的創作過程
心理學教師的引導和支持,是心理情景劇發揮作用的有力保證。在心理情景劇創作演出的每個階段,指導教師均以引導者和支持者的身份參與其中,讓參與活動的學生沒有后顧之憂。1.劇本創作階段。劇本創作是心理情景劇創作演出活動的第一個階段,包括發動宣傳、班內海選、具體創作、參加院賽四個環節。發動宣傳由學生會網宣部和心理部共同負責,網宣部通過微信公眾號推送學院心理情景劇劇本大賽通知、在校園內張貼主題宣傳海報,心理部組織各班心理委員召開比賽啟動大會。各班心理委員組織召開心理班會,布置比賽準備工作,征集素材及主題,確定參賽編劇人選。編劇完成劇本之后,由心理委員負責上報心理部,參加劇本比賽。指導教師參與劇本的評選,指導劇本的修改工作。在這一階段,學生干部加強了溝通協作能力,編劇提升了寫作能力,并通過與劇中人物的共情調節了自己的心理狀態。2.劇目排練階段。劇目排練過程是心理情景劇創作演出活動的第二個階段,包括選拔演員、分配角色、舞美設計、指導排練四個環節。這個階段的主要負責人是導演,由于涉及很多專業問題,指導教師會全程跟隨。主角和輔角的選拔是同步進行的,導演要發揮溝通協作能力,在眾多競爭者中選出符合角色氣質的演員。確定演員后,導演要根據角色的心理類型,選擇適當的舞美效果,幫助演員進入情感體驗。對于這些專業內容,導演除了向指導教師求教,還需要充分發揮自主學習的能力。在排練劇目時,導演及演員均需要掌握一定的戲劇表演技能,提高演出的效果。對于心理情景劇里使用的道具,工作人員要發揮豐富的想像力和創新能力,自己動手制作,體積、顏色可以夸張一些。此外,要有專門的搬運組,負責彩排換幕時快速搬運、擺放道具。3.正式演出階段。正式演出過程是心理情景劇創作演出活動的第三個階段,包括舞臺布置、觀眾安排、演員演出、演出反思四個環節。舞臺布置和觀眾安排由學生會工作人員負責,不論是與技術人員協調燈光音響,還是組織觀眾對號入座,都有專門的小組負責。導演、演員、工作人員經過多日的排練,付出辛苦努力,最終給觀眾呈獻一臺好看、有共鳴、有反思的心理情景劇。觀眾在觀看過程中獲得了心理上的啟發和撫慰。演出結束后,學生會工作人員組織全體觀眾填寫問卷,了解觀眾的觀劇體驗及建議,隨后全體演職員召開座談會,談體會、談收獲、談反思。
四、結語
經過實踐和反思發現,心理情景劇創作演出活動的每個階段,均能對醫學生的職業素養提升發揮一定作用。這值得我們在以后的工作實踐中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石紅.心理劇與心理情景劇實務手冊[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2]呂雪菲.組織校園心理情景劇比賽的心得體會[J].中外企業家,2019(34).
[3]遲蕊.心理情景劇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8(2).
作者:趙英 單位:哈爾濱醫科大學大慶校區
- 上一篇:表演課程空乘職業形象的提升與幫助
- 下一篇:大學德語課程思政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