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
時間:2022-02-03 08:09:41
導語: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是《數學課程標準》的要求,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人終身教育的需要。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是主體,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已成為教育界的一種共識。
關鍵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新課程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主體性。因此,教師要創造條件幫助學生積極參與學習,使學生樂學、愛學、善學,既能掌握學習的客觀規律,又能充分張揚學生的個性,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要立足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特別是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只有這樣,才能促進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下面就此淺談自己的幾點認識。
1注重良好的師生關系的培養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進行正常教學活動、提高教學效果的保證,對師生雙方良好品質的形成也起著重要作用。教學過程就是教師和學生對世界意義進行合作性建構的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而不是單純的知識傳遞過程。因此,要真正確實有效的在課堂教學中落實創新精神,就必須重新建立一種新型師生關系,以營造一種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平時注重與學生溝通,研究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個性特點,了解其認知規律和興趣點,與學生交朋友、談心,進行書信交流溝通,使課堂氣氛和諧民主,給學生創造創新的環境,使其具備創新的品質,并根據學生的特點制訂方案措施,遷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樂學、愛學,使學生能在自主開展研究性學習中大膽發言,大膽實踐,大膽創新。把冷冰冰的教育理論轉化為生動的教學實踐,真正做到愛學生,尊重學生,接納學生,滿足學生。
2引導課前預習指導預習的方法
預習準備工作。把新課文前的預習提示讀一讀,看看提示上有什么要求;再把新課輕聲地朗讀幾遍,了解一下課文所寫的內容和表達的中心;然后在初步弄清文章結構的基礎上,思考一下文中的重點字詞句,體會作者是怎樣運用這些字詞句來表達中心思想;最后再綜合起來,想想整篇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以及文章的寫作特點。懂得使用工具書。預習課文時,往往會遇到沒有學過的生字、新詞,或以前學過現已回生的字詞。要了解這些字詞的讀音、意思或用法,就要運用字典、詞典這些無聲的老師。學生預習課文時通過自己查閱工具書,就能掃除語言文字的障礙,較牢固地掌握這些字詞的讀音、意思和用法。要勤動筆。預習課文不只是讀讀、想想,同樣要注意多動筆。預習時,在課文一些重點地方寫寫畫畫,圈圈點點是很有必要的。例如,給不懂讀音的字標上拼音,不理解的詞寫上注釋,含義深的句子畫上線,重點的字詞加圈加點,有疑難的地方打個問號等。做上這些記號,以備老師講課時認真聽、仔細記,做到難點突出。把自己覺得模糊不清的地方徹底弄明白。還可以對課文要求掌握的生字、新詞或者優美的語句等抄寫在積累本上,鞏固記憶。
3明確學習目標
自主學習并不是放任自流的讓學生自己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有老師簡單的給學生布置任務,讓學生自己去研究、去探討,教師沒有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這樣的自主學習實際是讓學生自己“休息”。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任務不清楚,漫無目的的討論一些與教學任務無關的內容,達不到學習知識與掌握知識的目的。教師在布置任務時應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出合適的目標,既不能目標過低,造成學生浪費時間,無所事事;又不能目標過高,讓學生覺得無能為力,以致放棄學習。對于貧困地區的中小學來說,學生基礎差,學校硬件設施不齊,教學手段相對落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應循序漸進實施,不能操之過急;否則會走向放任自流的誤區。
4激活課堂教學
4.1創設情景,形成問題,使學生愿意學。情境的創設關鍵在于情,以情激境,以最好的境、最濃的情導入新課,形成問題。問題可由教師在情境中提出,也可以由學生提出。但是,提出的問題要擊中思維的燃點,這樣不但能把全體學生的認知系統迅速喚醒,從而提高單位時間里的學習效率。學生因情景的巧妙刺激,學習熱情被激發起來,萌發學習興趣,認知系統開始運轉。例如,教學《一分鐘》時,讓學生全體起立,兩手平舉并閉上眼睛,看誰站得最好,堅持得最久……當一分鐘時間到后告訴學生“剛才你們站了一分鐘,一分鐘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一分鐘會發生很多事情,一分鐘也可以做很多事,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一分鐘》,看看文中的小朋友因為一分鐘發生了什么事。”
4.2大膽質疑,樂于思考,獨立自學。在教學中創設民主、寬松、和諧融洽的教學氣氛,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樂于思考。在信息技術課堂中應營造這種氛圍,讓學生在學習中自由自在,無拘無束,方能產生思維碰撞,閃現思維火花。教師在教學中大膽放手,鼓勵學生獨立自學,使學生真正掌握著學習的主動權,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就會積極自主的參與學習,主體性得以充分發揮。首先,每學期剛開學,我就把這個學期的教學安排,包括計劃、進度和課時都告訴學生,讓他們心中有數。一些知識掌握的比較好的學生,在完成相應階段教學內容的前提下,他們可以根據各自的水平和愛好,提前向老師提出學習要求。鼓勵學生獨立自學,實施個別輔導。鼓勵學生勇于質疑,不輕易茍同他人意見,大膽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在教學中要給學生留有思考、探究和自我開拓的余地,要善于把教學內容本身的矛盾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間的矛盾作為突破口,啟發學生去探究“為什么”,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使學生勤于思考,樂于思考,從而更加積極自主地投入學習。
4.3充分利用簡介和圖畫。如古詩的教學,讓學生自學古詩,利用古詩簡介和圖畫讓學生初步了解大意,從而體會思想感情。在教《絕句》、《贈汪倫》采用了此教法,學生能初步自己理解詩意,從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
5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
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濃厚的學習氣氛,寬松的育人環境,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關鍵。學校的文化墻、圖書室、閱覽室、多媒體教室等是學生自主學習的知識源。學校要營造一個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構建一支知識淵博、積極向上、教風端正的師資隊伍,教師要作自主學習的榜樣,要不斷的更新知識,研究學生的學習行為,在全校要營造一種苦學、樂學、好學的氛圍。總之,在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促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自主去探索、去思考,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作者:倪爾前 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田林縣平塘鄉中心校
- 上一篇:沙盤對中小學教師壓力的緩解
- 下一篇:小學語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