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會計改革及其創新

時間:2022-06-02 08:59:35

導語:財務會計改革及其創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財務會計改革及其創新

摘要:要做好企業財務會計改革和創新工作,就必須打造出一個高素質的會計人才團隊,堅持與時俱進,積極完善財務會計的相關管理制度,在企業內部成立起科學挑選、培養會計人才的機構。本文首先提出了財務會計改革及創新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企業內部財務會計出現的問題,最后提出了財務會計改革與創新的相關措施。

關鍵詞:財務會計;改革;創新

當前,國內的市場經濟仍然處在不斷發展與變革中,各企業內部的制度也趨于完善。針對這種情況,如果不改革、創新現有的財務會計管理制度,就難以滿足企業的現代化發展需求。各大企業要科學投資,全面管理,做出正確的決斷,降低企業風險成本。企業進行財務會計改革創新,關鍵是要準確預判投資風險,營造企業內部良好的財務環境。企業要讓財務與會計部門分離開來,建立起科學的管理模式,爭取實現企業效益最大化。

一、財務會計改革及創新的必要性

1.財務會計信息滯后,無法滿足現代企業需求

企業若要針對財務會計信息做出正確的決策,就必須要實現對財務會計信息的實時調控。首先,目前財務會計領域中出現了許多有關管理研究的學科,因此各大企業需要重新計劃財務會計的研究發展方向。其次,大部分現代化企業開始提高對價值管理的重視程度,只要資產提供人員可以及時監測到企業財務數據庫,則年度財務報表也就失去了原本的意義?,F階段,多數企業運用的財務會計管理都是盧卡•帕喬利(LucaPacioli)于多年前提出并記載的。但如今,財務會計人員的工作通常都僅僅是簡單的計算或記錄,這種形式已經很難滿足現代社會對財務會計的要求,所以必然會被淘汰。

2.市場金融工具增加,亟需更新會計信息

當前,金融工具更新速度加快,種類也在不斷增加。據調查,國際上金融商品的交易額已經出現了驚人的勢態。美國20多家銀行與證券公司的交易余額為230000億美元,法國8家銀行的交易余額為128000億美元,日本9家銀行與證券公司的交易余額為102000億美元,英國8家銀行的交易余額為79000億美元,瑞士3家銀行的交易余額為64000億美元。世界金融衍生商品交易總量仍然表現出繼續增長的趨勢。這種現象可能帶來的風險有: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流動風險、經營風險、清算風險、法律風險、現金流量風險等。這些風險都可能會給企業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因此各企業必須要采取對應的措施,積極改革并創新財務會計管理,以便適應金融工具交易增加的需求。

3.財務會計結構體系需適應會計發展需求

若要適應財務會計發展的趨勢,就必須對會計理論及其結構體系實施改革創新。有關專家曾針對以往的跨級形式做出如下闡述:從本質上講,會計方法是利用賬本系統,對企業交易的數據信息加以精簡濃縮,總體來看是屬于統計學的范疇。而收益是財務會計的核心理念,會計計算要把收益作為工作重點。財務會計重視的是資金數量,并非資金質量,因此會計應采用貨幣為計算單位,以實際成交價格為記錄根據。最后,要經由收入與成本的比較,完成最終收益確認。

二、企業內部財務會計出現的問題

1.財務會計內部審計制度發展滯后

財務會計管理屬于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掌控工作,若要改革并創新財務會計管理,就要轉變其內部審計制度。當前,我國許多企業沒有建立起自己獨立的審計制度,專業人員也普遍缺乏,有的審計機構和財務部門相互重合,管理人員與財務會計人員都沒有引起對審計制度的重視,使財務會計審計制度一直得不到改善,仍然停留在較為落后的階段,不具備應有的先進性與創新性,無法發揮出真實的效用。

2.財務會計數據不夠準確

財務會計的主要工作就是負責記錄企業所有的支出或收入等金額信息情況,且每過一段時間就必須對該時期內的財務資料數據展開總結、歸納、分析,此后再制作出相應的報表,遞交上級。在這個過程中,企業財務數據資料必須要經歷多次會計核算與編輯流程,因此,要想在這一流程中確保財務數據的準確性,具有一定難度。假若會計數據沒有具備足夠的準確性,則企業根據這樣的數據進行經濟決策,難免會出現問題,甚至給企業帶來較為嚴重的經濟損失。

3.財務會計處理方式落后

當前,許多企業中財務會計處理方式還比較落后,導致會計工作沒有按照合理的秩序進行,出現了核算出錯、信息失準等現象。還有一部分工作人員設計了“兩手賬本”,并且有的收支情況還沒有完整地記錄在案,一些企業的財務會計處理方式忽視了企業的實際運作情況以及眼下的經濟狀況,影響到了企業的經濟決策與資源科學配置,不利于企業的發展。

三、財務會計改革與創新的措施

1.財務報告的改善

首先,要改革財務報告,就要對其實行分部處理。企業報表中,包含了許多綜合性的信息,其涵蓋面較廣,大多包含了不同行業、不同地區的企業盈利、風險等多種情形。財務報告應針對這些具體情況,實行分部編制,給管理者提供科學可靠的報表。其次,財務會計應認真總結企業以往的發展情況,科學預測企業未來的走向。分析財務報表時,要重點關注以下兩個問題:第一,在財務報表的提交時期中,需檢查會計制度是否發生變化;第二,如果遇到通貨膨脹,則要對財務信息進行調整,結合企業未來的發展規劃,如實反映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制作出確切的盈利預測報告,爭取把短期收益升華為長期收益。

2.財務信息披露的改善

改善財務信息披露包括兩個要點,第一是預測財務報告的編制。國內的資本市場趨于完善,不論對投資方或是潛在投資者而言,都必須充分了解企業當下和將來的發展情況,做出科學、合理的預判。但從現在的情況看,我國僅僅對上市公司有著這方面的要求,所以,要擴大預測報告的普及范圍,提高企業的收益,強化監督管理制度,確保企業財務信息能夠有效、及時、準確傳遞。第二個要點則是對企業收益報告的編制。在企業報告時期中,要計算出當前的全部交易收支和預算差額。收益報告對企業而言極為重要,只有做好了效益報告,才能幫助企業獲取更大的經濟利益。特別是對一些上市公司,選用了更好的方式處理收益報告,就能彌補以往收益報告的漏洞和不足,使收益報表能更完整地體現企業的收支情況。

3.財務會計處理方式現代化

要做好財務會計的改革創新,還要實現財務會計處理方式現代化。財務會計現代化管理主要包括電算化改革和軟件功能完善。首先,對于電算化改革,企業要引起有關這方面的重視,充分意識到電算化改革的重要性,提高改革意識。企業內部每一個主管部門都要了解并指導電算化的相關改革工作,結合企業本身的特點,針對財務會計電算化制訂總規劃,幫助企業快速朝電算化方向發展。其次,企業在崗財務會計與后備人員都要接受和電算化相關的培訓,要保證每一個人都會使用計算機。企業要加大對電算化改革的人力支持與資金支持,安排培訓課程,讓財務會計人員深入掌握電算化的知識和技巧。對于財務軟件功能的完善,企業要提出更要標準和要求,管理好財務會計的核算、報告等多個方面,優化并改良財務系統軟件,配合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新型財務軟件應當拋棄傳統的計算模式,朝著管理化的方向發展,爭取實現成功轉型。當前,市場經濟不斷發生變化,對企業會計軟件的標準和要求也日益提高。因此,企業內部運用的會計軟件不應只是停留在單一的模式,還要以多元化的形態發展,努力從當前的低級平臺逐步轉移到高級平臺之上,從而促進整個企業財務會計的改革與創新。

4.完善內控制度,追求國際標準

要完善企業內控制度,就要先在企業中建立合理的制約機制,對財務會計進行明確責任分工與權限監督管理,對核心業務實施雙簽制,并強化其審批工作,同時控制好資產保護和會計記錄等環節。然后,還要把內部控制工作分為事前、事中、事后這三個步驟,樹立起科學的審核機制,對財務會計信息和會計報表實行監督審核。最后,還應在企業中設置監督崗位,安排責任心較強的工作人員負責管理,對財務會計工作進行全程監督審查。從國際標準角度看,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頒布了有關條款,闡述了金融工具的公允價值,并根據這些理論,補充并完善了當前的財務會計準則,具體可見表1所示。當前,企業要走財務會計改革創新道路,就要把內控制度與國際標準結合起來,充分考慮到眼下國際上的金融工具與財務會計的實際情況,借鑒各國對金融工具的處理方法,對自己的財務會計改革創新制度進行優化。

四、結語

從目前情況看,國內現有的財務會計制度與體系仍然存有許多問題,若要促進各企業快速發展,就必須管理并控制好財務會計的改革工作,積極創新,帶動企業進步。在財務會計改革與創新的過程中,要正確處理好發展、繼承等相關問題,同時放眼國外,尋求國際化的先進標準,引進新型改革理念。一旦發現問題,就要立即處理,使國內企業的會計管理與國際準則接軌,推動企業快步前行。

作者:譚小錚 單位:廣州軍區聯勤部財務部

參考文獻:

[1]黃偉彬.金融工具創新與財務會計改革[J].國際金融研究,2012,03:47-48.

[2]周牧今.淺議我國企業的財務會計改革[J].中國集體經濟,2011,09:174-175.

[3]鄭秀巖.現代企業財務會計創新的思考[J].現代經濟信息,2011,10:124+133.

[4]寧瑞鵬.淺析財務會計改革尚需完善的幾個問題[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4,08:125-126.

[5]劉洪言.淺談新形勢下的企業財務會計創新[J].現代經濟信息,2012,03:16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