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結合

時間:2022-05-12 03:31:50

導語: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結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結合

摘要:財務會計是傳統的會計管理方式,而管理會計則是近年來逐漸興起的會計管理模式。本文對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區別進行分析,并且對兩者融合發展的理論基礎和實踐措施進行探討,旨在為企業會計管理模式的創新提供理論支持,促進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管理會計;財務會計;融合;實踐

隨著企業的快速發展,企業內部的會計方式也逐漸發生改變,尤其是對于一些規模較大的企業,隨著股份制的發展、企業的所有權和經營權逐漸分離,企業內部逐漸形成了兩大利益集團,一個是以股東為代表的企業收益集團,注重企業的經濟效益,另一個是以職業經理人為代表的企業運營管理集團,注重企業內部管理。這兩個集團從不同的視角出發,對企業的信息提出了不同要求,使得企業會計管理實現分化,逐漸形成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兩個分支。長期以來,財務會計對外、管理會計對內,已經成為會計行業的共識。但根據現代企業管理理論來看,現代企業會計管理是企業管理過程中的一個核心部分,而會計管理則是由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共同組成的,這兩者之間是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的,而不應該將其片面地分成對外和對內兩個部分。這種傳統的分類方式,對會計理論研究以及會計職能的實踐都會產生影響。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人們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變得更加現代化、智能化,信息技術也為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的融合提供了技術支持。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在理論上是同宗同源的,因此兩者的融合具有可行性,并且在現代經濟環境中,兩者的融合,也是一個必然趨勢。

一、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區別

管理會計是從傳統會計管理中脫離出來的一種全新的會計管理方式,從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首先出現在西方發達國家,隨后傳入我國。管理會計與傳統的財務會計相比,有一些相近之處,但也有一些區別,其差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服務對象不同。財務會計是根據會計準則、會計制度、會計法等法律法規制定的與企業日常經營活動相關的會計管理方式,主要負責對企業的日常經營活動進行確認、計量、記錄等,并且要定期編制財務報告,將企業的財務情況和經營成果及時地反映出來。管理會計是針對企業內部管理者的要求應運而生的一種會計管理方式,主要運用數量統計的方法,對企業的財務會計資料、內部統計資料等數據信息進行加工,為企業管理者提供戰略決策依據。因此,兩者的服務對象不同。(二)靈活性不同。靈活性體現在很多方面,兩者的靈活性差異較大。財務會計管理過程中必須要進行記賬,而且計量的單位是貨幣,在記賬的時候一般都采用復式記賬方法,其具體工作包括對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每筆經濟業務的原始憑證進行審核,編制記賬憑證,定期編制財務報告等。由此可見,財務會計的核算方法、核算依據以及得到的會計資料的樣式都是確定的。與此不同的是,管理會計的計量單位是多樣化的,比如實物、比率、圖式等,而且在對企業的經濟活動進行預測的時候可以采用多種分析方法,比如盈虧平衡分析、概率分析等,都是管理會計活動中常用的分析手段,給企業管理者提供的會計資料形式也是多樣化的。(三)實用性和指導性不同。通常來講,財務會計是對企業過去的經營活動、業務事項等進行記錄和總結的過程,主要反映企業的經營狀態,很少對未來可能出現的狀況進行預測。而管理會計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對企業的未來發展趨勢進行預測,從而為企業管理者的決策作出指導指導,其研究的主要問題是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比如編制企業預算、制定企業發展決策等,并且還會對企業未來發展中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預測,從而提出解決方案。正是由于兩者的定位以及職能定義不同,因此財務會計的實用性和指導性相對于管理會計而言,略有不足。

二、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融合的理論基礎

盡管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之間有著明顯的區別,但兩者之間的來源卻是相同的,這為兩者的融合發展提供了理論基礎。(一)都具有控制與考核的職能。財務會計的基本職能是對企業的經營活動和項目進行核算與監督,實質上就是對企業經營過程中的成本進行考核與檢查,并且要將企業的經營狀況與企業預期目標進行對比,看是否實現了預期目標。管理會計主要是實現對企業經濟活動預算的控制情況、企業成本費用控制情況、企業人員管理情況的考核與評價。兩者的核算與監督過程中一旦發現與預期設定的目標有所不同,則都必須要找出原因進行解決,雖然兩者所監督的范圍有所不同,但其監督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為了促進企業的發展,同時,兩者之間的融合還可以實現相互補充,對企業進行全面監督管理。(二)基本信息來源一致。管理會計能夠為企業管理者的戰略決策提供依據,是因為管理會計獲得的資料來源于很多方面,其中一個最核心的部分還是企業的會計核算資料,即財務會計過程中得到的各種財務信息數據,比如賬簿、財務報表等。雖然兩者的職能側重點有所差異,但是兩者的信息來源都是反映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水平的原始資料,因此兩者的信息來源相同。(三)兩者的最終目的相同。無論是財務會計還是管理會計,其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實現企業價值增值。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有助于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而且兩者可以相互促進,比如財務會計在獲得相關的財務信息的時候,應該要考慮到管理會計的要求,擴大信息的范圍,搜集更加全面的消息和數據,而管理會計發展過程中,也應該要按照財務會計的相關準則、制度等對其具體行為進行規范,從而實現管理會計的全面發展。由此可見,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之間雖然存在差異,但是兩者之間可以相互滲透、相互促進,為兩者的融合發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礎,同時,兩者融合也是未來的一個必然趨勢。

三、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融合發展策略

(一)建立、完善合同管理制度。合同管理是企業管理過程中的重要內容,近年來,合同管理制度從無到有,并且逐漸完善,合同管理可以為企業的財務管理提供必要的保障,尤其是對于企業應收賬款中的各種壞賬,可以進行有效控制。理論上講,合同管理屬于管理會計的范疇,但是當前很多企業并沒有設定專門的管理會計崗位,因此具體的工作還是由財務會計實施的。為了確保企業財務管理水平的提升,則必須要加強對合同管理制度的完善,合同管理包括合同的簽訂、貨物的發出、貨款的回收以及銷售提成的計算等方面,在任何一個環節,都應該要按照合同執行,比如在貨款回收過程中,如果逾期貨款沒有實現及時回收,則可以啟用法律手段對貨款進行清收。加強合同管理制度的完善,也能為企業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的融合提供支持。(二)加強管理機構的融合由于管理會計。在我國屬于一種全新的管理模式,其實踐研究時間不長,因此當前我國很多企業并沒有真正做到將管理會計工作和財務會計供著的區分,當前企業的財務會計部門承擔了大量的預算決算、成本核算、績效考核等方面的工作,這些工作都屬于管理會計的職責。鑒于財務人員在某些工作上的缺陷和不足,其管理會計工作的水平不高,對此,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實現兩者融合的過程中可以考慮從機構上進行改革,在企業內部設立統一的會計管理部門,但是在會計管理部門中要細分財務會計管理部門和管理會計部門,兩者要成為獨立的部門機構,設定總的會計部門負責人,對兩個部門的工作進行協調和統籌,并且要將兩個部門的工作進行分配,各司其職,相互幫助、相互監督、相互促進。(三)實現全面預算管理,嚴格控制成本費用。全面預算管理是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融合發展過程中的一項重要工作職責,在全面預算管理過程中可以很好地體現出兩者的融合水平,一般來講,全面預算管理需要確定全年的生產經營目標、成本費用開支限額等,并且要根據預算方案設定具體的經濟指標,按期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考核。在全面預算管理考核過程中,考核的具有工作屬于管理會計部門,但考核所需要的數據還主要是從財務會計部門獲得,財務會計工作質量會對考核過程產生影響,因此必須要加強兩者的融合,財務會計及時為管理會計人員提供真實、全面的數據,便于實現全面預算管理目標,控制企業成本。

四、結語

綜上所述,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都屬于會計管理范疇,在企業中的具體職能有所不同,但兩者之間的聯系也十分緊密。隨著企業的快速發展,企業會計管理的任務越來越繁重,在企業會計管理過程中必須要加強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的融合,兩者相互補充、相互制約、相互促進,從而對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各種會計問題進行解決,為企業發展提供真實有效的數據以及未來發展的決策依據,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劉葉 單位:中山大學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張雪,李凱旭.論管理會計和財會會計的融合[J].商業經濟,2014,33(05):47-48.

[2]袁璐琪.淺析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的融合運用[J].學園,2010,03(07):58-59.

[3]蔡立新,李彪.IT視角下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融合研究[J].會計之友,2016,34(04):29.

[4]孟須芹,劉姝瑤,郭巍.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相融合的可行性分析[J]魅力中國,2010,06(03):32-34.

[5]張小玉.淺析新形勢下企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J].現代國企研究,2015,06(06):44-46.

[6]劉永欣.淺析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的可行性[J].商場現代化,2014,43(0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