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成本會計實驗課程教學改革探討
時間:2022-03-21 05:16:35
導語:高校成本會計實驗課程教學改革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2016年國家在宏觀經濟領域提出供給側改革,那么作為人才培養供給側的高校也應進行課程教學改革,培養出滿足市場需求的各級各類人才。成本會計崗位對會計人員的各項技能要求極高,一般高校畢業生要經過較長的培養周期才可以勝任。
2016年國家在宏觀經濟領域提出供給側改革,那么作為人才培養供給側的高校也應進行課程教學改革,培養出滿足市場需求的各級各類人才。成本會計崗位對會計人員的各項技能要求極高,一般高校畢業生要經過較長的培養周期才可以勝任。所以我們有必要針對成本會計實驗課程教學的種種不足,提出改革思路,幫助學生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動手能力,實現短期內培養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會計人才的培養目標,促使高校會計學專業學生畢業就就業,就業就勝任[1]。
一、成本會計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
1.實驗教材質量不高
目前,可供我國高校會計學本科學生使用的成本會計理論教材異彩紛呈,但相應的高質量的實驗教材卻難覓芳蹤。究其原因,主要是教材的編寫者——高校教師心有余而力不足。眾所周知,成本會計崗位工作內容十分復雜,與企業的實際生產聯系緊密。而大多數的成本會計教師沒有企業工作經驗,高校現有的以科研為導向的職稱評定機制又無法激勵教師參與到企業實踐中,所以廣大教師無法為編寫高水平的實驗教材積累必要的從業經驗和業務資料。
2.實驗內容系統性不強
受制于成本會計實驗教材本身的缺陷,成本會計實驗內容涉及缺乏系統性。具體表現如下:第一,有的高校只有每一單元教學任務結束后的分項實驗,而且分項實驗的設計不細致,僅僅是理論教材課后的習題再現。實驗過程中缺乏原始數據的采集、生成環境,學生無法清楚成本數據的來龍去脈;第二,有的高校雖然安排了成本會計課程的綜合實驗,但實驗中缺乏生產車間、采購部門等相關的業務部門支撐,有時業務僅有語言提示而無實際單據印證,學生無法了解實驗原始單據的傳遞路徑,亦無法全面了解經濟事項。實驗過程中,學生猶如做大練習題,缺乏身臨其境的真實感;第三,幾乎所有高校都不開展關于成本分析、預測和成本控制方面的模擬實驗。
3.實驗方式比較原始
自1999年高校擴招以來,我國高校幾乎形成了無校不會計的局面。由于快速擴招,大多數高校的與專業相匹配的軟硬件建設相對滯后,造成會計實驗條件簡陋,直接導致成本會計實驗方式原始。具體表現有:第一,成本的計算以手工計算為主。有些高校尚未購置財務軟件,或雖購置財務軟件,但由于生產企業成本核算涉及到大量的公式,而且許多公式是企業根據其生產特點自行設定的,導致外購的通用財務軟件無法完全滿足企業的成本核算功能;第二,實驗的仿真程度差。大多數高校的成本會計實驗基本都是在校內的教室或會計模擬實驗室進行,而且實驗中一般不分組,無法體現會計的崗位分工,以及單據的傳遞流程。
4.部分學生實驗態度敷衍
由于目前大多數高校的成本會計實驗課程只選用同一套實驗資料,無論是否分組實驗,總有些學生渾水摸魚,部分或全部抄襲別人的實驗成果。如果實驗教師無法識別這種作弊現象,勢必會造成實驗成績評定結果失真,而且還會助長消極學風和渙散作風在班級蔓延,進而影響到后續課程的學習。
二、實驗教學改革思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為了圓滿實現成本會計實驗課程的教學目的,我們有必要從實驗內容設計、實驗過程控制和實驗評價機制等方面對成本會計實驗課程教學進行改革。
1.對成本會計實驗內容進行分級設計
成本會計實驗課程應該有個從初級到高級的循序漸進的過程。初級成本會計實驗課程為分項實驗,安排在工業企業要素費用的核算、輔助生產費用的核算、制造費用的核算、廢品損失和停工損失的核算、生產費用在完工和在產品之間的分配等成本會計課程各單元內容學習完成后,幫助學生掌握本單元學習的最基本的成本計算方法。中級成本會計實驗課程為綜合實驗,安排在品種法、分步法、分批法、定額法、成本報表等成本會計課程內容學習完成后,以某一同時采用幾種不同的成本核算方法的工業企業為模擬實驗企業,幫助學生掌握各種成本核算方法的實際應用技巧和各種成本會計報表的編制方法。
2.對成本會計實驗過程進行分組控制
各級成本會計實驗均采用分組實驗方式,實驗教師參與小組內報告,實現對實驗過程的控制,并對實驗進行講評總結。初級成本會計實驗由組內學生獨立完成實驗內容,并向小組報告實驗結果,經協商一致后,向教師提交最終的實驗報告。中級成本會計實驗在校外實訓基地或校內實驗室進行,由組內學生協商進行崗位分工,分別承擔材料核算、職工薪酬核算、其他費用核算和成本核算等崗位的工作。為了方便組員熟悉其他崗位的工作內容,實驗結束前組內所有成員進行本職崗位工作內容報告,互相交流實驗經驗和心得體會。
3.對成本會計實驗采用二級評價機制
實驗成績采用學生組內評價與教師評價相結合的二級評價方式,各級評分權重由教師根據實際情況決定。組內學生對組員的實驗自主性、參與度等指標進行“背靠背”評分作為學生級評價成績,教師對小組發言、實驗結果、實驗報告等進行評分作為教師級評價成績。最終的實驗成績為二者加權后的計算結果。
三、實驗教學改革中的注意事項
1.要強調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
會計是需要終生學習的職業,所以自學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當學生在實驗中遇到問題時,教師不要立刻給予解決,而是要引導學生自主尋找答案。在網絡資源豐富的當今社會,借助百度、谷歌等強大的搜索引擎,讓學生自己去偽存真,自己嘗試解決。
2.要注重對學生自信心的培養
在實驗前,教師要設置恰當的實驗教學目標和難度適中的教學內容。讓學生雖遇挫折,但只要努力,就會成功。在實驗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討論,為他們創造展示自己的機會,讓他們看到自己的優點。在實驗總結時,對學生的細微進步,都要大加贊許。教師的表揚促使學生自信,促使其成績不斷提高。
3.要強調對學生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
當今社會分工日益細化,個人的力量日漸微不足道。只有通過其他人的配合,個人才能才得以發揮。這足見團隊合作精神的重要。教師要引導學生欣賞同一團隊的每一個成員,有助于大家對某一問題達成共識,保證優質高效完成實驗內容。
作者:翟東進 曲洪艷 潘忠志 單位:東北電力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趙莉,楊希平.成本會計實驗教學的思考[J].知識經濟,2015(18).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