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會計對企業的影響
時間:2022-09-12 03:05:26
導語:管理會計對企業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發展背景
1900年—1985年是工業時代的公司制企業管理階段,此階段管理會計有了進一步創新發展,主要是為企業合并整合服務,使企業管理更加系統化。這個階段隨著企業的規模越來越大,形式也趨于多樣化,公司制逐漸成為企業的主導形式。同樣,企業對于管理上也有新的要求,提高效率仍然是首要任務,但是如何將各個層級、各項活動或作業、各種產品或服務、各個在地域上分散化的生產或銷售機構以及各個組織成員有機地連接在一起,圍繞著一個共同的目標工作,即所謂整合或目標一致,在當時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是以前的制度無法解決的問題,所以需要管理上的創新。
(二)本階段主要管理會計方法及其對企業價值增值的影響
1、20世紀初到50年代這一段是追求效率的管理會計時代,以標準成本、預算控制和差異分析為主要內容的管理會計,其基本點是在企業的戰略、方向等重大問題已經確定的前提下,協助企業解決在執行過程中如何提高生產效率和生產經濟效果問題。盡管如此,同企業管理的全局、企業與外部關系等有關問題還沒有在管理會計體系中得到應有的反映。這個時期的管理會計追求的是“效率”,它強調的是把事情做好。本階段主要管理會計方法主要是標準成本制度,在標準成本法中,標準成本和成本差異是分別列示的,相關賬戶均可直接按標準成本入賬,不必等到實際成本計算完成后再編制會計報表,因此大大簡化了日常的賬務處理和報表編制工作。通過事前制定標準、事中控制支出、事后比較分析,使成本在全過程都能夠得到有效的控制。標準成本管理,為企業正確核算產品單位變動成本提供了科學依據,便于確認企業的單位邊際貢獻,有利于企業計算盈虧平衡點,從而提高決策的準確性和有效性。2、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這時是追求效益的管理會計時代,西方國家經濟發展出現了許多新的特點。現代管理科學的形成和發展,對管理會計的發展,在理論上起著奠基和指導的作用,在方法上賦予現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技術,使其面貌煥然一新。至此,管理會計形成了以“決策與計劃會計”和“執行會計”為主體的管理會計結構體系。在這個階段,管理會計實務性技術方法革新較少,沒有突破性的進展,這主要與財務會計在社會和法律上的主導地位有關。然而,這是一個管理會計學術方法創新的階段。研究發現,這一階段出現了:資本預算的折現的現金流量分析方法,利潤和投資中心的剩余利潤考核方法,內部轉移價格制訂的機會成本法,規劃和控制問題的定量分析方法,以及信息經濟學理論、理論、交易成本理論的引入等。這雖然使管理會計的學術研究確實得以大大豐富,但對實務操作影響較少。進入80年代,由于“信息經濟學”和“理論”的引進,管理會計又有新的發展,主要是圍繞著管理會計如何為企業“價值鏈”優化和價值增值提供相關信息而展開。
(三)發展背景
1985年以后至今是信息時代的公司制企業管理階段,此階段人類社會正在由工業時代轉變為信息時代。此時的財務指標時間滯后、不能反映無形資產、不能表現財務指標變化的動因、易于被操縱歪曲、對于企業未來業績的預測能力差,以及企業的經營環境也發生變化,包括電子商務、全球化競爭。
(四)本階段主要方法及其對企業增值的影響
1、20世紀80年代-90年代管理會計在20世紀80年代取得許多引人注目的新進展都是圍繞著管理會計如何為企業“價值鏈”優化和價值增值提供相關信息而展開。此階段管理會計方法主要是作業成本法,它擺脫了傳統成本核算無法分配復雜而繁瑣的間接費用的困境,使間接費用的分配更加合理,從而及時、準確的計算出成本對象的真實成本。作業成本法精確了間接費用分配范圍,提供的成本信息更準確詳細,不僅提高了成本分配的準確性和成本可追溯性,使產銷決策和產品定價更加合理,而且該法有有利于企業改善內部管理,有利于企業優化資源配置。2、90年代以后隨著世界經濟環境的變化,管理會計的主題已經從單純的價值增值轉向企業組織對外部環境變化的適應性上來。本階段管理會計技術方法發展側重于新的成本管理控制系統的建立,并以新的觀念和技術提供有用的成本信息。所以,此階段出現了平衡計分卡、全面預算制度、環境管理會計等新的管理會計方法和理論。(1)平衡計分卡平衡計分卡的核心思想是通過財務、客戶、內部流程及學習與發展四個方面的指標之間的相互驅動的因果關系展現組織的戰略軌跡,實現績效考核——績效改進以及戰略實施——戰略修正的戰略目標過程。它把績效考核的地位上升到組織的戰略層面,使之成為組織戰略的實施工具。它的主要目的是將企業的戰略轉化為具體的行動,為企業的戰略搭建執行平臺以提升企業的戰略執行力。(2)全面預算管理實施全面預算管理給企業管理帶來巨大幫助,首先通過全面預算管理可以有規劃、有效率的資源配置、節約交易成本從而更有效的實現企業的預算目標;其次,通過預算管理可以明確和協調各部門的責任、調動各單位的積極性,促成企業長期目標的實現;再次,全面預算管理還可以通過對企業全面過程的有效控制來降低企業的各種經營風險;最后,通過預算的實施與計劃對比,可以實現對企業各部門和員工的業績考核。
本文作者:呂苗苗工作單位:河北經貿大學
- 上一篇:管理會計之謎與成因分析
- 下一篇:芻議行為會計企業管理的作用
精品范文
8管理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