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會計發展現狀與變革方向

時間:2022-08-15 08:18:56

導語:管理會計發展現狀與變革方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管理會計發展現狀與變革方向

一、管理會計發展現狀

當前的宏觀經濟形勢下,管理會計發揮作用的舞臺越來越大,但是管理會計目前的發展現狀如何。一直以來管理會計并未引起人們的重視,很多會計專業的畢業生以及在崗的總會計師和財務經理對管理會計感到非常陌生和新奇,主要原因是由于長期以來會計學術資源和會計制度資源向財務會計傾斜,管理會計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以致出現“實務熱,學術冷”的狀況,部分教管理會計的學者去研究財務會計問題;此外部分理論工作者并未基于“本土化”視角來展開研究,始終處于“拿來主義”狀態,“拿來的洋品”放在我國這片土壤上有時并不能生根發芽,導致理論和實際相脫節。歸納總結目前我國管理會計的發展現狀如下:

(一)沒有統一的管理會計規范

相對于財務會計而言,財務會計有其自身相對完善的會計準則和制度,2007年在上市公司開始實施的新的會計準則,并經過多次的修改,特別是2014年對準則的再次修改,對財務會計理論和實務進行更為嚴格的規范和約束,對會計核算、會計報告進行內容和格式上的規范和約束,使企業在不同時期以及不同企業之間的會計信息具有可比性,然而目前缺乏統一的管理會計規范。

(二)管理會計學術研究薄弱以及理論體系不完善

一直以來會計學術資源和會計制度資源向財務會計傾斜,目前管理會計相關的研究較財務會計要少的多,國內會計領域的期刊長期被財務會計所占據,整個學術界的重心沒有向管理會計靠攏,以致管理會計的學術研究水平極其薄弱,即使有部門學者潛心研究管理會計,多從事的是翻譯和介紹類的規范研究,并且這些“拿來”的東西并不能融入中國的本土,導致理論和實踐脫節,因為中西方的文化、經濟背景有很大的區別,直接引進西方的管理會計理論和工具并不能和國內的實際相融合,比如國外應用理論中先進的管理會計工具經濟增加值、平衡計分卡、供應鏈管理、價值鏈管理、全面質量管理,實踐證明這些先進的工具確實有助于提高國外企業的價值,但是這些先進的工具“拿來”之后并不能助推我國企業的價值提升,所以學術研究的現狀根本談不上能夠形成中國特色的管理會計理論體系。

二、管理會計變革方向

筆者認為管理會計變革的重要方向應傾向于本土化、一體化和標準化,秉承“研究問題本土化,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國際化的”思想,在研究方法上從以規范研究為主到規范研究、實證研究、案例研究、實驗研究并重。筆者認為未來管理會計應從兩個方面進行變革。

(一)學術研究

基于產學研相結合的原則,管理會計的變革首先從學術研究方面進行,因為規范的管理會計指引的出臺離不開學術研究的支持,理論研究成果是實務的應用的前提,要實現產學研結合。未來我國管理會計學術研究領域要進入“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繁榮時期,改變目前“實務熱,學術冷”的現狀,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變革。

1.注重多學科交叉研究。管理會計理論體系可能涉及會計學、社會學、心理學、管理學和老三論(信息論、控制論、系統論)等相關學科的知識,因此對管理會計研究者來說要多角度、全方位展開綜合研究,因為只有多學科交叉構建出來的管理會計理論體系,才能解釋管理會計現象、預測管理會計未來發展,幫助企業進行科學決策,引導實務。

2.管理會計研究方法和應用方法的革新。目前的管理會計研究大多采用的規范研究,還有個別的案例研究,未來管理會計研究方法要在現有的方法的基礎上,引進實證研究、實驗研究、比較研究等方法。在應用方法上,管理會計有成本計算和管控方法、全面預算管理方法、業績標準的設計和評價方法、長期投資評價方法、激勵機制設計方法、內部控制設計方法、業務流程的改進和再造、平衡計分卡等,每一種應用方法都有若干種可供選擇的方法,這些方法之間有重疊現象,此外國內外兩套方法目前無法溝通,因此未來管理會計應用方法上要為未來兩套方法之間搭起橋梁,實現溝通。

(二)管理會計教育

目前管理會計在高等院校的被重視程度遠低于財務會計,管理會計面臨學分低、課時少甚至被作為選修課的現狀。針對目前的現狀筆者認為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變革。改革目前的學分,目前的學分大部分向財務會計傾斜,開設基礎會計、初級財務會計、中級財務會計、高級財務會計、國際會計等內容,而管理會計只開設了一學期的課程,將來可以針對管理會計多學科交叉以計算機為基礎開設管控系統分析與設計、職業道德、組織行為等學科,為將來企業輸入優秀的管理會計人才做鋪墊。

作者:李新麗 單位:新鄉學院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