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會計人才能力框架構建模式

時間:2022-02-01 03:09:21

導語:管理會計人才能力框架構建模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管理會計人才能力框架構建模式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企業財務的轉型,管理會計人才在企業中扮演者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提高管理會計能力和業務水平已經成為企業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在已有管理會計人才能力框架研究的基礎上,對管理會計人才能力框架構建需考慮的因素、構建過程和構建內容進行了相應的探討。

關鍵詞:管理會計;人才能力框架;企業財務

一、管理會計人才能力框架的研究現狀

目前,國內外管理會計人才能力框架都處于一個探索研究的階段,尚未形成統一的標準。國外關于管理會計人才能力框架的研究相對較早。上世紀六十年代,美國的會計組織就對注冊會計師的知識能力進行了規定。估計會計組織也在上世紀末對會計人員的職能范圍進行了規范。后來,國外對會計師的職能范圍的規范也就越來越具體。而我國對管理會計人才能力的框架研究則比較晚,2002年,我國財政部才開水組織相關學者就會計人才能力相關的課題展開研究。隨后我國學者就會計從業資格、會計專業技術等不同層面進行了研究。

二、構建管理會計人才能力框架的考慮要素

(一)提高會計人才能力

二十一世紀,知識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核心動力。在會計行業,知識的重要性也同等重要,會計人才需要把知識轉化為實踐才能真正發揮會計人才的作用。在會計人才評價過程中,能力是最核心的考慮因素,所以在構建管理會計人才能力框架的時候,應當把會計人才的能力作為一個最基本的要素來考慮。從我國目前的現狀來看,由于歷史的原因我國會計人才比較注重財務管理,而會計人能的職能未得到充分發揮。只有注重會計人才能力,才能讓會計人才更好地發揮會計職能。

(二)構建方法

常見的構建管理會計人才能力框架的構建方法主要有三類,即能力要素法、功能分析法以及勝任能力法。要素法是按照知識、技能和職業價值三個要素來構建管理會計人才能力框架的,這三個要素決定了會計人才的能力。功能分析法主要是根據會計從業人員的工作效果來進行能力評估。而勝任能力法是將要素法與功能分析相結合的一種方法,它是根據從業人員的層次分類來評價其職能的。

(三)環境因素

構架管理會計人才能力框架時,既需要考慮到微觀環境也需要考慮到宏觀環境。首先從宏觀層面上講,經濟、社會、法律以及會計行業發展狀況都是重要的影響因素。上世紀末會計行業就有責任會計體系和經營決策經濟效益等評價體系,到本世紀平衡記分卡、全面預算管理等會計工具也相繼出現。不同的管理和評價體系對會計人員的要求也不盡相同,所以宏觀因素只管重要。微觀方面主要是企業內部的財務政策和財務狀況。例如,不同的企業財務目標會對會計人才提出不同的能力要求。

(四)國際經驗

由于國外對于構建管理會計人才能力框架相關的研究比較早,而且研究內容也相對全面。而且國外的政府機關,會計組織在相關的理論和實踐方面也有較為豐富的經驗。我過可以參考甚至用過國外已構建的框架。

三、管理會計人才能力框架的構建

(一)研究對象的確定

本文研究的會計人才主要是指企業和行政單位的管理會計人才。選此作為研究的對象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企業的管理會計人才在我國整體管理會計人才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代表性強。其次是我國企業管理會計人才在不同企業中的能力和職稱相對復雜,具有較強的連續性。

(二)構建流程

本文的構建步驟大致如下:首先是對會計人才的進行層次分類。將會計人才分成三個層次并分別定位為助理型管理會計人才、實務型管理會計人才以及管理型管理會計人才。其次是分別對三類會計人才的之恩個進行劃分,然后根據不同層次的會計人才工作效果和職能履行效果進行評價。

(三)貫穿四大能力

管理會計人才在企業財務活動方面的作用至關重要,其涉及到企業的劃分、決策、控制、評估等方面的工作。所以在構架管理會計人才能力框架時應該注意貫穿會計的四種能力,分別是信息分析能力、決策支撐能力、風險管理控制能力以及統籌協同能力。當今社會,會計信息化迅速發展,各種財務會計信息報告可以由計算機系統迅速完成,而會計不再需要對財務信息進行人工計算,這就需要會計人員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對已有財務信息的分析方面。會計人員通過對已有財務信息進行分析,可以找到企業在財務方面的優勢和劣勢,而會計將分析的結果上交企業的管理決策層供決策參考,為企業的決策起到支撐的作用。此外,企業的管理會計人才需要對企業的財務狀況中存在的潛在風險進行管理和控制,這也企業才能健康發展。最后,為了提高企業不同部門和子機構之間的協同能力,企業還應該積極參與到企業的統籌和協同工作中去,這也企業才可以高效運行,管理會計人才也為企業提供了有價值的服務。

四、管理會計人才能力框架的內容

(一)建立管理會計師職業準入制度

西方發到國家推行的是管理會計師的等級考試認證制度,不得不承認這種認證制度為選擇和培養大批優秀的會計人才提供了一個范例,而且也對推動管理會計的實踐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其中特許管理會計師公會(CIMA)為例,它不僅實行公開管理會計師認證,而且也對管理會計師進行監督和掛你了。目前該機構在全世界超過170國家和地區擁有20多萬的學員和會員。我國的注會協會也和該公會進行了合作,該公會為我國注會申請CIMA管理會計開通了快速通道,為我國管理會計的發展提供了很大的支持。通過借鑒國外現金的管理會計經驗,我國應該盡快建立自己的管理會計考試認證制度,對管理會計師的培訓、認證等環節做好準備工作,以便我國選拔管理會計人才的培養和選拔。

(二)完善我國會計技術資格考試內容

目前我國已經擁有一套相對成熟的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制度,這項制度在我國國內運行多年,為我國評價會計人工知識水平和業務能力提供提供了很大的支持作用。同時這項制度對提高我國會計人才的能力以及素質也提供了機制保障。但是,我國會計專業技術的資格考試認證也存在這一些缺陷,其中最明顯的是考試內容偏重于財務會計內容,缺乏管理會計的內容。這種現象陷入對我國管理會計的發展造成了一定的障礙,致使我國的管理會計不能滿足社會和企業對管理會計人才的需求。所以在會計認證考試中應當適當增加管理會計的知識。由于在管理會計人才分類時,有不同層次和不同類型的會計,所以在考試中也應當增加不同層次的管理會計知識點。

(三)構建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高等院校是人才培養的主要陣地,它同時具有科研、社會服務等多種功能。目前我國高校的開設的會計理論與企業實際需要的會計人才之間存在這明顯的脫節現象。究其原因,主要是高校缺乏與企業合作交流,而且校內的社會實踐環節比較薄弱。因此高校應當對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創新,加強校企合作,促進資源的共享。另外,高校還可以開設會計管理專業,專門培養管理會計人才。

(四)完善管理會計人才的繼續教育

繼續教育對更新會計從業者的知識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在實踐過程中,管理會計的理論和知識會不斷得到創新,所以繼續教育也是管理會計非常必要的學習過程。在會計的繼續教育內容中應該增加管理會計的相關知識與理論,如會計相關政策、職業道德等方面的內容。此外,企業要強化對管理會計人員的培訓,讓企業中的管理會計知識水平和業務能力得到提升,從而讓管理會計在企業中能夠的到充分的應用。

作者:劉冬霞 單位:天津財經大學珠江學院

參考文獻:

[1]劉會君.淺議管理會計在企業中的應用[J].商,2015(36).

[2]蔡蕾.當代管理會計在我國企業中的應用[J].品牌,2015(09).

[3]鄭娟.論高速公路建設中管理會計的重要性[J].財經界(學術版),2015(21).

[4]衛強.大數據時代管理會計的發展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5(21).

[5]江楠.關于管理會計定位的一些思考[J].財經界(學術版),2015(21).

[6]熊威.管理會計變革與創新的實證分析[J].當代經濟,20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