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會財務會計管理論文

時間:2022-03-31 08:23:49

導語:工會財務會計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工會財務會計管理論文

一、工會財務會計規范化缺失原因

1、某些單位的工會財務人員會計知識欠缺

財務人員是單位財務的重要管理者與執行者,而工會財務人員同樣也是工會財務管理的重要人員。高素質的財務人員能更好地進行資產管理與會計處理。而工會只有具備了高素質的財務人員,其財務管理才能較少出錯,工會經費的使用也才能有章可循且按照規則辦事。而現實生活中,在某些單位工會財務人員專業素質不強,對于工會財務職業規范了解較少。工會財務會計人員會計知識欠缺的情況造成了部分工會財務會計管理混亂、規范化缺少的現狀。同時在某些單位,也存在工會財務人員非專職工作人員,他們的本職工作是進行單位的財務會計管理,兼職負責工會財務會計管理。這些財務人員由于其日常工作并不是獨立完成工會財務會計管理,因此很難有時間和經歷對工會的財務會計規范進行詳細了解,這也導致不遵守工會財務管理規范的事情頻頻發生。譬如很多事業單位由于人員編制有限,往往安排單位財務科室員工管理工會賬務,或者由辦公室人員管理,較多的只記了個“流水賬”,更有甚者,由于工會賬務業務相對較少,工會的賬、款都由單位的出納管理,很容易出現資金安全風險。有些兼職員工沒有接受過工會財務會計的有關教育培訓,對該領域的會計工作不熟悉,將某次工會給困難員工發放的慰問金計入管理費用中,造成賬目混亂。

2、工會財務會計管理制度不健全

工會經費的管理需要有健全的制度保障,而健全的財務會計管理制度是做好工會財務會計管理的基礎。我國目前很多單位并沒有單獨針對工會建立財務會計管理制度,這也造成了工會經費的管理混亂、使用無效等情況的出現。而某些建立了工會財務會計管理制度的單位,制定的工會財務會計管理制度也并不完全符合《工會法》和工會財務會計規范的要求。工會財務會計管理制度涉及工會經費管理的收繳、管理、使用等各個方面,可以有效減少工會經費管理失效的情況出現,同時健全工會經費使用的監管體制,防止濫用工會經費的情況發生。許多單位現在已經建立了較為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肩負起了減小單位經營風險的重任,但卻沒有意識到工會經費良好使用對單位的重要意義,這也造成了工會財務會計管理制度缺失,沒有受到單位重視。而據調查,當前基層僅有不到四成的中小企業建立了工會財務制度。事業單位由于其規模、人員等因素,對于專門建立工會財務制度也并未全面落實,不少員工不清楚工會經費的用途,大部分財務人員并不能完整說出工會財務會計的相關制度與規范。正是因為制度的不健全,更有甚者,工會賬戶甚至成為單位、領導轉移資金的小金庫,把不應拔入工會的資金轉入工會,以使其在使用這部分資金時達到形式上合法合理的目的。

二、規范工會財務會計管理的有效措施

1、加強各單位對工會經費的認識

(1)提高單位負責人的工會管理意識。要規范工會財務會計管理,首先需要加強各單位對工會經費的認識。單位只有了解工會經費的性質及規定用途,才能不斷完善工會財務會計管理,提高工會經費的使用效率。而想要加強單位對工會經費的認識,必須先從單位負責人抓起。國家各級工會需要抓好其所管轄下一級的每一個單位的工會,對單位負責人進行強制性培訓,增進單位負責人對工會的了解程度,讓單位負責人認識到工會經費的合理運用將有效提高員工工作效率,幫助困難員工,促進單位提高整體工作效率。同時也要讓單位負責人知道單位私自挪用工會經費是違反工會法的,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2)增強普通員工的自我保護意識。由于部分單位員工并不清楚工會經費的用途,因此很難起到對工會經費收繳、管理、使用的全面有效管理。而員工作為單位監督的主力軍,當員工無法積極行使監督管理的職能時,便會出現權力的失控,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因此,增強普通員工對工會經費的了解,提高普通員工的自我保護意識,將促進工會經費的有效利用和工會財務管理的規范化進行。各級總工會可以通過“走基層”的方式宣傳工會的作用及工會經費的用途,讓普通員工知道工會經費將幫助單位有困難的員工、舉辦工會活動等有利于員工自身的事項,對于某些單位多收繳工會經費的情況進行清查,對于私自挪用工會經費的單位進行嚴懲。

2、提高工會財務人員的專業素養

(1)對工會財務會計人員進行專業技能培訓。由于工會經費在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財務會計人員的會計處理,因此加強對工會財務會計人員的專業技能培訓將有效規范工會財務會計管理。各級總工會需要結合不同單位的實際情況進行培訓,指導工會的財務會計人員學習有關工會的會計處理知識和相關法律規范;強化對工會財務會計人員的財經法律教育等。同時,總工會還可以通過舉行業務經驗交流的方式來營造會計人員的學習氛圍。

(2)提高工會財務會計人員的從業標準。某些單位存在工會財務會計人員由單位財務人員兼任的現象,這造成了工會財務會計人員的工會知識匱乏,對工會經費的收繳、管理、使用存在流程上的問題,使得對財務會計管理的規范很難進行。總工會可以通過將是否工會財務會計人員由其他人員兼任、工會財務會計人員具備職稱等內容計入工會對單位的考察范圍,每年評選出年度“工會之星”的單位,并給予單位或個人一定獎勵的方式來促進工會財務會計人員的水平提高??偣部梢悦魑囊筮M行工會經費管理的財務會計人員必須為專職會計,不可進行單位其他崗位的兼任等來提高工會財務會計人員的從業質量。

3、提高工會財務會計管理制度的執行效率

(1)工會財務會計管理制度完善。各單位工會都應該按照工會法及工會相關的會計制度建立完善的工會財務內部控制制度,制度了除了需要符合法律法規和行業規范外,還需要符合本單位自身狀況和發展條件。只有建立了完善的工會財務內部控制制度才能減少工會經費私自挪用及工會經費操作流程不合法的情況。工會財務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也要求單位具有較好的工會財務機構,只有建立了較為完善、健全的工會財務機構,才能保證工會的獨立核算和基本會計職能的有效落實。

(2)增強對工會財務會計管理制度的監督能力。僅僅完善工會財務會計管理制度并不能完全提高工會財務會計管理制度的執行效率,還需要輔以較強的對工會財務會計的監管能力。單位只有提高員工的監督意識,發揮員工的能動性,才能促進工會財務會計管理走向規范化道路。同時,良好的監督能力也會限制權力的肆意擴張和濫用,工會經費是保障普通員工的屏障,只有利用好工會經費才能為單位員工謀福利。單位需要通過培訓等方式提高員工對工會經費的認識,健全監管體制,使得如果單位工會經費出了問題,可以直接找到第一責任人。

三、結語

總之,對工會財務會計管理進行規范化是一件工作量大、涉及單位眾多、需要解決很多問題的事情。而如何推進工會財務會計管理的規范化進程,首先需要找出工會財務會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與問題,掃除工會財務會計管理中的障礙,制定針對導致工會財務會計管理規范化欠缺的原因,最終制定合理有效的方法促進工會財務會計管理規范化。由于工會的運行效率及工作質量將直接影響到單位員工的生存與發展,因此單位需要重視工會在單位中的作用,提高工會經費的使用效率和管理能力,減少濫用職權造成的工會經費流失情況。只有工會財務會計管理不斷走向規范化,工會才能不斷執行其只能,員工權益才能獲得保障,才能促進我國工會事業健康有序的進步發展,才能促進我國職工福利的保障,最終促進基層單位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推進國家經濟的發展。

作者:董燕江單位: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