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信息化環境建議
時間:2022-01-26 09:00:54
導語:會計信息化環境建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會計在企業中作用的發展變化。在我國的大多數企業中,會計部門的主要職能是“事后核算”,記錄經濟活動,反映企業運作情況,為管理層提供相關財務數據。但是在互聯網+信息化背景下,企業更需要會計所做的事情是“事前預測,事中控制”,不僅僅局限于記賬,企業需要更廣泛更全面的財務數據,并結合當前的市場發展形式,為管理人員提出更好的建議。自2016年3月10日德勤宣布與KiraSystems聯手后,人工智能被引入會計、稅務、審計等工作當中。2017年8月,會計機器人已經開始推向市場,幫助財務部門的工作提升效率,協助財務人員完成大量重復規范化的工作。正是由于會計機器人、云會計等會計軟件的產生,使會計人員的主要職能逐漸向管理、分析靠攏。管理會計,是旨在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并通過一系列專門方法,利用財務會計提供的資料及其他資料進行加工、整理和報告,是企業各級管理人員能據以對日常發生的各項經濟活動進行規劃和控制,并幫助決策者做出各種專門決策的一個會計分支。如上所述,企業會計的職能正在朝著管理會計的方向發展,而只會記賬的會計將逐漸被淹沒在互聯網興起的時代。(二)會計業務操作流程的轉變。一直以來技術革命都在推動著會計行業的發展,根據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博士生導師楊周南教授的觀點:如今,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Internet將對會計行業帶來革命性的影響。技術的進步進一步擴展了人的自由度:在第一階段,會計用戶局限在自己的電腦上;第二階段,可以擴展到一個網絡,可能是在一個辦公室或是一棟大樓里;第三階段,進一步擴展到幾個城市或一個城市的不同地區。目前,對會計行業沖擊力度較大的是云會計服務模式和會計機器人,二者都簡化了會計記賬的操作流程,大大減輕了會計人員的工作負擔。甚至不懂會計工作的人員經過20分鐘的操作培訓后,就可以按照要求將公司的發票、工資發放等流水逐一錄入會計機器人系統,錄入完畢后,會計機器人已將記賬憑證、會計賬簿、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等全自動生成,而且準確率達到100%。云會計、財務共享服務、在線會計服務、會計機器人等都預示著現代會計工作早已過了紙上記賬的時代,在“互聯網+會計信息化”時代,會計操作除了記賬這種靜態的財務管理模式之外,重點是利用互聯網的云計算和大數據功能,并將各類會計數據進行分析、比較和匯總,從而真正發揮出會計的分析預測、管理評價、規劃發展的動態業務功能。(三)會計信息質量要求的變化。會計的職責是確認、記錄并計量企業的經濟活動,將經濟活動所產生的信息提供給信息使用者。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信息使用者不斷擴大,企業管理層、股東、銀行、政府以及潛在的客戶等,身份不同,目的不同,所需要的會計信息也不盡相同。從另一方面要求會計信息更加及時、準確和全面,以方便信息使用者從各自的角度出發,考慮相關利益,做出合適的決策。更加具體的來說,互聯網形態下經濟情況相比以前更加難以預料,互聯網發展的同時加劇了市場經濟的競爭;信息技術的不斷變化和提升,對于企業來說,在面對復雜多變的市場時更加需要謹慎。此時,企業對財務方面的數據愈加敏感。財務部門在提供各種會計信息時,需要提供的將不僅僅是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等幾張報表這么簡單,而是要根據各種信息,從不同的角度分析企業經營業績的管理報告;并結合最新的市場情況,合理地向管理層提供建議。
二、互聯網+會計信息化環境下《會計法》存在的問題
(一)人才素質偏低無法滿足互聯網會計對人才的需求。2017年8月17日,財政部召開《會計法》修訂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全面部署《會計法》修訂工作。在此之前,會計法第三十八條規定“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必須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毙抻喓蟾臑椋簭氖聲嫻ぷ鞯娜藛T,應當具備開展會計工作所需要的能力。此項規定大大降低了會計人員從業門檻,進一步造成會計行業初級人才供大于求,中高級人才緊缺的市場氛圍。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初級會計人員的基礎工作將逐漸被機器或者高級的軟件或者會計機器人取代,初級會計從業人員將會面臨更加嚴峻的優勝劣汰的生存法則。為了防止這種現象愈演愈烈,建議應對此處做出調整和修正。(二)政府監管乏力,相關處罰空白降低了互聯網違法成本。我國現行《會計法》于1985年1月21日由第六屆全國人民大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通過,1985年5月1日正式實施;1993年12月29日和1999年10月31日,先后兩次對《會計法》做出了一定修改。劉桂蘭指出,在互聯網的普及作用下,大量的O2O、P2P、B2C應運而生,我國的法律政策很難適應這些公司的監管,網絡會計法規的缺失造成會計管理質量的下降,導致難以控制潛在的網絡會計風險,無法維護會計系統的安全性。進入21世紀以來,各行各業都沐浴在信息化的春風中,在“互聯網+會計信息化”環境下,會計人員可以利用互聯網進行偽造、篡改會計資料,進行會計犯罪,逐漸形成會計違法的新形勢;互聯網+會計信息化這種新型模式使得會計舞弊機會增多,而物質誘惑加大和違法成本較低更加助長了會計人員的冒險意識。種種跡象表明《會計法》滯后于互聯網+會計信息化時代潮流。(三)會計數據安全的問題更加突出“互聯網+”為會計行業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定挑戰。網絡中的所有計算機都處在互聯的狀態,各個子系統之間可以互相訪問,這是它高效的一面;但相反,高效性帶來的另一面是信息安全程度較低,計算機中的會計信息可能被輕易篡改、盜竊或丟失;不恰當的操作、黑客故意攻擊,都可能帶來很大損失。所以,網絡安全顯得極為重要,軟件提供者、會計服務提供者需要加強網絡安全保護,保證企業的數據安全。
三、互聯網+會計信息化環境下對于修訂會計法的建議
(一)注重管理會計人才培養?;ヂ摼W加入會計行業帶來了一定的沖擊,現行的人才市場呈現出的初級會計人員過剩,高級會計人員緊缺現象。政府應該鼓勵初級會計人員學習管理會計知識,不斷學習并加強自身本領,不要僅僅局限于已經學過的知識。鄧雨晴、劉夢菲(2017)認為:為適應會計職能向管理、分析方向發展,新《會計法》應明確提出管理會計在企業中的作用、職能、作用;并應該在法律中加入培養管理會計人才培養的相關規定,比如建設富有中國特色的管理會計師資格認證,培養多層次的職業管理會計師隊伍,成立專業機構對管理會計師進行資質評定、繼續教育、自律監管等。(二)加強網絡安全,為會計數據設。立保護屏障加強網絡安全法律法規的建立,有利于互聯網環境下財務會計的安全發展。竇松豪(2017)認為:目前,企業可以采用防火墻技術組織病毒和非法訪問者的進入,還可以采用數字時間戳、數字簽名、端點加密、節點加密等技術對會計信息在傳輸和存儲過程進行嚴格的加密處理。政府應根據互聯網+會計信息化發展情況,及時調整并增加相應的法律法規,在數據保護立法層面上多借鑒發達國家的做法。美國對于信息濫用頒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規加以調控,如《聯邦信息資源保護法》《聯邦信息安全管理法案》《國家信息基礎設施保護法案》和《聯邦網絡空間安全及信息保護研究與發展計劃》等,從立法方面大幅度提高了會計信息在內的信息安全質量。(三)頒布相關立法約定,進行規范化管制。為保障互聯網環境下會計行業健康發展,應從兩個方面頒布有關相關法律進行管制,一方面,互聯網的不斷發展導致大量會計處理軟件的出現,我們應該保護原創,由于盜版軟件對會計數據的保護性具有極大不安全性,國家應頒布相關法律法規保護正版會計軟件的知識產權;另一方面,作為新興行業,我國互聯網+會計信息化行業技術水平層次不齊,在建立健全《會計法》的同時還應借鑒國外先進經驗,規范此行業的資質標準。周思池(2017)認為:國家應根據各行各業的特點,對不同行業所使用的會計信息系統設定不同的標準。有利于軟件開發者針對每個行業的特點進行軟件開發,企業也可以根據自身經營特點和內部管理需求選擇適合自己企業的會計信息處理系統。
四、小結
“互聯網+”是當今社會發展的趨勢,它悄無聲息地滲入各個行業,為其帶來不同程度的變革。相對于比較機械化的財務會計行業,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不言而喻。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會計行業需要緊跟時代步伐,加強相關法律修訂,提供合理約束的行業環境,盡量減少風險,避免企業遭受損失。
參考文獻:
[1]周思池.“互聯網”環境下財務會計的發展要求及相關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7(7)
[2]鄧雨晴,劉夢菲.互聯網背景下關于修訂《會計法》的幾點建議[J].財會學習,2017(1)
[3]焦萌.“互聯網”對現代會計發展的影響研究———以財務會計領域的創新實踐為例[J].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6(3)
[4]張振通.“云會計”在企業會計信息化中的應用[J].當代經濟,2017(7)
[5]竇松豪.淺談“互聯網+會計”在中小企業的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7(1)
作者:李文 單位:南京師范大學
- 上一篇:高校會計信息化課程教學論文
- 下一篇:計量技術中激光位移測量系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