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信息化風險防范措施
時間:2022-02-09 10:24:56
導語:會計信息化風險防范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先進的信息技術為社會主義經濟的快速發展增添了強大的動力,各種先進信息技術能夠有效提升管理會計的工作質量以及工作效率,使管理會計的預測、決策以及規劃還有控制等各方面的職能能切實有效地發揮出應有的價值和作用。從現狀來看,很多企業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仍存在一定的問題和不足。因此,文章針對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企業管理會計信息化的未來發展做出一些策略上的分析和探討。
在我國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會計業務信息化行業發展呈現出了大好形勢,傳統的會計業務缺乏風險管理,極大阻礙了我國會計行業信息化的健康發展。因此需明確會計行業信息化風險管理的主要對象以及相關手段,進而著力提升會計大數據應用時代我國會計行業信息化管理水平,推動我國會計信息領域的健康有序發展。
1大數據時代下會計信息化的優勢分析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強化經營數據信息化處理才能抓住企業發展的機遇,從而幫助企業在海量的信息中挖掘到有價值的數據,為企業搶占市場發展的先機,從而有效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使之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企業在日常的經營運作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信息數據,這些數據能夠真實全面地反映出企業整體的發展情況,其中最有價值的就是與財務相關的信息數據,透過財務信息數據能直觀了解企業在經營管理、盈利虧損以及投資收益等方面的客觀情況。然而,在當前大數據浪潮下,傳統的會計模式難以實現海量信息數據的優化處理,因此會計信息化不單是時代發展的需求,也是減少企業人工、實現智能化、信息化辦公的根本基礎。通過會計信息化,企業可借助計算機、互聯網、數字化技術進行數據的處理分析,不但能幫助企業減少人力資源,還可實現信息數據的快速分類和存儲,顯著提高數據的計算準確率、整合率。而企業會計信息化是利用計算機將企業會計和信息技術結合起來,是實現企業會計現代化的重要渠道。企業會計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以信息技術為基礎,即企業會計理論在實踐中得到廣泛應用的關鍵是以現代信息技術為基礎;財會業務的一體化,即ERP系統把企業財務與業務結合起來,將企業的物質、人力、財務和信息資源管理高度集中,形成業務應用系統;會計管控的智能化,即企業會計信息化不僅擁有會計核算能力,還有財務管理與控制的能力;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即企業會計信息系統簡化了會計工作流程,提高了企業財務管理水平,規范了會計核算,提高企業綜合競爭力;即財會人才的復合性、即企業會計信息化,不但需要會計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還需要熟練的計算機網大數據時代下會計信息化的風險因素及防范措施姜雅楠(德州學院德州253023)絡知識與通信技術,需要企業建立完善的內部審計制度,實現日常審計工作的會計信息化[1]。
2大數據時代下會計信息化的風險
2.1會計信息安全得不到保證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在提高會計工作效率的同時,給會計信息安全造成嚴重的威脅。會計信息數據的使用質量與安全取決于該企業內部相應的會計管理信息系統。如果該企業的會計系統不夠先進、科學,更新不及時、漏洞百出,極易導致企業會計系統遭受黑客破壞以及病毒侵入,嚴重威脅到會計通訊安全。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與進步,黑客的破壞技術水平也在提高。企業會計信息在傳遞與儲存的過程中,難免受到黑客篡改與有意盜取,如果會計信息包含重要的個人或者企業秘密,會導致企業面臨嚴重損失。在系統登錄驗證方面,目前使用驗證身份的形式,通過密碼和賬戶的匹配來確保個人身份的安全,這種身份驗證手段一旦被不法分子破解而導致賬戶密碼被盜,企業會計信息將面臨泄密的危險;另外,在數據儲存方面,企業管理者為了方便,將企業會計信息放入云端文件,并利用網絡傳遞數據信息。由于數據保密技術尚不成熟,再加上會計信息系統軟件的加密模式過于簡單,很難保障企業會計信息數據不被泄露。2.2人員變革風險在傳統時代,財務人員的職能主要包括財務管理、財務核算,面對的數據冗長、復雜,將財務人員定位在單據收集、復核、結賬、歸檔、報告中。在大數據時代,財務人員不僅需處理財務單據和財務信息,還要將信息置于合理資源,借助高效的管理,將資源設置在適合的領域中。在這一背景下,管理會計開始從以往的財務會計中分離,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經營管理質量,因此在新時代價值的創造與維護是財務人員需關注的重點。與其它部門相比,財務部門具有較高的權威性,與其他部門的聯系較少,多數企業也不會在網絡化建設上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資金,加之企業內部缺乏綜合素質過硬的人才,一些財務人員的操作不當,會導致信息化系統出現故障;同時,部分財務人員對信息系統缺乏正確理解,而企業容易忽視對財務人員的培訓,讓系統成為分析資金動向、查詢物流、計算庫存的辦公軟件,難以與企業的系統組合起來。
2.3技術風險
引發技術風險的原因很多,具體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信息化設備不更新。企業會計信息化的成功,取決于企業信息共享平臺的建設。盡管國內的信息共享平臺迅速發展,企業也根據自身情況建立相對完善的信息共享平臺,但由于該共享平臺的發展尚未成熟,導致共享平臺設備"中看不中用";由于網絡技術尚不完善,以及受制于潛在的網絡風險等,信息共享平臺設備和信息化系統的開發和創新,不但過程較為緩慢,而且還存在諸多問題,無法適應企業會計信息化的需求,難以發揮會計信息化應有的作用;另一方面,在會計信息化辦公模式中,經常要用到一些信息化設備。有些企業引進信息化設備后,從來不進行專業化的更新、維護。即使信息化設備出現嚴重故障,也沒有立即進行解決。由于信息化設備長期不更新,與之相適應的技術體系也無法升級,嚴重阻礙了會計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同時,會計人員沒有及時學習新知識。目前,在部分企業里,會計信息化之所以難形成規模,與會計人員自身的信息化水平有很直接的關系。比如,對會計領域的新軟件、新系統、新設備,有些會計人員對其抱有抵制情緒,對它們不進行學習也不嘗試,只想保持現狀,不敢進行任何方面的突破。長此以往,會計信息化模式的發展很易滯后,在技術上面臨各種風險。為更好地推行會計信息化,企業要重視會計信息化的培訓工作,呼吁會計人員進行大膽嘗試,用新技術實現新突破。
2.4管理層對會計信息化的重視程度不足
隨著會計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嘗試實現并推廣會計信息化。在這過程中,一些企業管理者依然存在對會計信息化重視不足的問題。這些企業的管理者認為自己的企業發展事態良好,會計財務管理上沒有出現過什么問題,所以對會計信息化的需求不高,沒有會計信息化的應用價值。另外一些管理人員則將會計信息化與會計電算化劃等號,認為會計信息化已滿足了會計電算化的實際需求,只要通過計算機操作的方式就可有效擺脫手工記賬的束縛,節約人工成本。這些認識明顯都體現出管理者缺乏會計信息化認知,沒有將會計信息化的應用價值與深層次的意義滲透到企業戰略規劃與發展中。由于企業決策者、管理者的認識不足,導致會計信息化的推廣效率不高,發展十分緩慢[2]。
2.5缺乏具備高水平的人才
長期以來,多數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都采取壓縮成本的管理模式,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縮減人工開支,卻沒有認識到硬件、軟件投入的價值。這也導致會計信息化實施過程中,由于信息技術人才數量較少、軟、硬件建設不完善等問題導致會計信息化無法真正實現。從基層上看,大多數從事會計實務的人員僅僅熟悉一些基本的會計知識,但對專業領域的知識卻很少能理解、掌握。一些企業雖強化了會計人員的培訓與管理,但收到各種外部因素的影響與限制,導致培訓的整體效果并不盡如人意,無法在真正意義上滿足會計信息化的發展需求。整體來說,目前國內高水平、高素質的財務管理復合型人才十分匱乏,成為限制會計信息化的重要阻礙因素[3]。
3大數據時代會計信息化的風險防范措施
3.1完善安全防護措施
大數據時代,會計信息化系統基于互聯網的基礎上開發,其中以TCP/IP為基礎的網絡非常容易出現信息被竊取、攔截的問題,在網絡系統遭到攻擊后,將對企業的財務運行造成負面的影響。因此,企業要對數據的管理、維護工作予以高度重視,無論是企業外部,還是企業內部,都要關注網絡安全,做好數據保護措施,制訂科學的安全保障體系。目前,多數企業采用ERP系統,能將各類信息流匯集起來,在系統中集中體現企業生產、經營方面的信息,幫助經營者掌握企業的運行情況。在應用財務系統的過程中,需予其它功能模塊的高度關注,協調好各個板塊,強化內部管理,充分發揮ERP系統的功能,并做好授權管理,避免出現信息泄露問題。針對企業的情況,需構建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與信息系統維護專項制度,由專人負責系統的維護、開發、運行,避免信息泄露;針對與財務管理相關的工作內容,由專人負責,從源頭上杜絕公款挪用現象,禁止用企業內部電腦瀏覽惡意網站,降低遭受黑客攻擊的風險,定期更新防火墻,避免病毒入侵。
3.2大力培養綜合能力較強的會計人員
針對大數據背景下的會計人員,要幫助相關工作人員樹立終生學習的職業道德操守,積極投身于會計工作有關的知識技能學習中,更好地勝任大數據環境下的企業與相關會計工作,幫助企業與會計從業者更加準確地對企業與會計數據信息來源進行分析和判斷,提供更加可靠、準確的會計信息;同時,企業與會計人員也應始終保持良好的職業操守,遵紀守法。綜合素質能力較高的會計從業者不僅需具備一定的職業道德素養,而且還應具備較強的專業技術水平。
3.3合理規避會計信息化的技術風險
實現會計信息化建設是企業獲得良好發展的重點,同時是提高企業管理能力、發展水平,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手段。財務管理作為企業的核心工作之一,與企業日常的經營管理、資金流動、重大決策等工作密切相關。隨著會計信息化快速發展,市場也涌現出各種類型的軟、硬件、基礎設備、配套系統等,而會計信息化作為一個重要的財務處理系統,同時也需多產品和技術以及人力的支持及時投入使用,相對而言,一些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以及數字化技術在數據獲取、分析以及應用等環節都可能存在風險,為有效規避這類技術性風險,企業一定要選擇市場使用率高的合格優質技術和軟、硬件設備,建立完善的配套系統,同時在權限開放、身份識別、密匙工具等方面提高安全設置,委派專人定期維護檢測信息系統,以此盡量避免技術風險的產生[4]。
3.4完善會計信息化法律、法規制度,以規避行業規范和法律、法規建設的風險
目前我國企業會計信息化系統正處于發展階段,與之相關的行業規范和法律、法規制度不完善。要根本防范企業會計信息化的風險,就要在現有基礎上制訂企業會計信息化法律、法規,并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完善行業標準。在建立強化會計信息化安全建設時,需提高供應商的準入資格,從而督促服務供應商根據自身情況學習新的技術,及時對網絡設備進行更新,這樣才能提供優質服務。行政司法部門要嚴厲打擊不法分子破壞企業信息數據的行為,法規部門要制訂出更加有效的會計信息安全制度,以確保會計信息數據更加合理,以提升會計信息實用性并降低大數據背景下企業會計信息化發展中出現的風險、隱患。
3.5加強企業會計信息化管理理念,以防范人為操作能力和長官意志的風險
企業會計管理體系包含內容較多,在完善過程中要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建立與企業財務管理相對應的體系。加強企業的發展,除提升自身業務水平外,消除長官意志和樹立現代企業管理理念也至關重要。信息時代有許多渠道可獲得最新的信息,企業管理者應用積極的眼光看待共享信息數據,互利雙贏才是企業正確的管理理念。大數據背景下的會計信息化,需對財務人員進行會計信息化專業知識(包括計算機操作)進行培訓,讓員工真正掌握如何使用企業會計信息系統處理會計工作,使財務人員通過系統培訓學習,提升自身綜合能力,提高企業會計的工作效率,為加強企業管理能力打下堅實基礎。
3.6深入研究理論
只有對理論的研究足夠扎實,才能科學地將理論結合實踐。對企業內部財務管理人員來說,不僅需對大數據的相關理論與內容進行充分的了解,更需對會計信息化的管理內容、安全相關的知識進行了解;同時對會計信息化系統的操作內容也要足夠熟悉,結合自身工作的內容,對會計信息化的操作系統進行個性化的定制,只有這樣,才能將理論與實踐充分結合,對實際問題進行及時的分析與處理,對會計信息化系統進行充分的利用,為企業的會計信息化建設與發展奠定堅實有力的基礎[5]。
4小結
綜上所述,企業應注重開展專業人才引進工作,應對那些不但懂管理會計知識,又懂信息技術的高水平、高素質的專業人才進行積極、有效的引進,以此提升管理會計隊伍的綜合素質,推動實現企業管理會計信息化更為優質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彭超然.大數據時代下會計信息化的風險因素及防范措施[J].財政研究,2014(4):4.
[2]杜慶玲.大數據時代下會計信息化的風險因素及防范措施[J].財訊,2017(21):2.
[3]宋化福.淺談大數據時代下會計信息化的風險因素及防范措施[J].財會學習,2015(16):1.
[4]楊媚.大數據時代下會計信息化的風險因素及防范措施[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1):1.
[5]樊麗莉.大數據時代下會計信息化的風險因素及防范措施[J].今日財富:中國知識產權,2016(7):2.
作者:姜雅楠 單位:德州學院
- 上一篇:財務共享中心風險管理研究
- 下一篇:大數據背景軟件工程關鍵技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