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準則中公允價值的運用
時間:2022-04-19 09:00:12
導語:會計準則中公允價值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眾所周知,當今時代公允價值已經成為世界各國會計的主要計量屬性,但是由于各個國家的發展水平不同,公允價值的使用情況也不盡相同,就我國使用情況來看,2014年2月,新公允價值會計準則得以頒布和落實,至此我國公允價值的應用范圍得到了進一步擴大,其內容也得到了一定的完善,但是就當前情況來看,我國會計準則中公允價值的運用過程中依舊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因此本文就會計準則中公允價值運用的理論基礎進行了研究,探究了我國會計準則中公允價值的運用現狀,進一步針對公允價值在我國運用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解決對策,希望能夠起到一定的參考和借鑒作用,進而能夠促進我國會計工作實現更好更快的發展和進步。
關鍵詞:會計準則;公允價值;理論研究;運用;現狀;對策;研究
一、會計準則中公允價值運用的理論基礎分析
充分理解、掌握會計準則中公允價值的理論基礎,對于會計準則中公允價值運用價值的提高,不必要風險和損失的降低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與此同時,還能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筆者就會計準則中公允價值的內涵、實質等理論基礎進行了如下分析。
(一)會計準則中公允價值的內涵
1946年3月,公允價值由美國專業人士在會計理論界上首次提出并一直沿用至今,時至今日,美國依舊是公允價值研究成果最多的國家,在美國,公允價值被冠有公平、公正、正直的含義,而我國也對其賦予了允當和公正的內涵,目前,公允價值以決策的有用觀為根本,主要由現值計量決定,以提升現值技術,提升現值計量可靠性,促進會計行業更好更快的發展和進步為終極目標。
(二)會計準則中公允價值的實質
從會計準則中公允價值的含義中可以推斷,公允價值的實質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體現的是現值,另一方面公允價值指的是公平交易的市場針對資產或者負債價值的確定。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會計準則中公允價值的實質還體現在信息的可以取得性,參與者的自愿參與性,以及公平性。
二、會計準則中公允價值的優勢
據調查,相比傳統的以歷史成本為基礎的計量屬性,會計準則中公允價值的使用有著一定的優勢和長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層面:
(一)從資產負債層面來看
現階段,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經濟的進步,各個企業之間的經濟活動變得越來越復雜和多樣,如何更加準確的計量會計信息,減少不必要的損失和失誤是當前業界人士十分關心和重視的問題之一。而傳統歷史成本所反應的“過去的價值”已經不能滿足時展的要求和工作的需求,而會計中公允價值的使用,能夠利用“現實價值”使得上述擔憂得到有效的解決,進而使得資產和負債的計量更加科學準確。
(二)從信息者的使用需求層面來看
傳統的歷史成本反應的是歷史信息,而會計準則中公允價值反映的是現在的信息,由此可見,公允價值更符合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和要求,有助于信息使用者更加及時準確的了解企業的財務信息和經營狀況,進而有助于降低投資的風險,提高資金的利用率。
(三)從金融風險層面來看
到目前為止,公允價值是金融工具的唯一計量屬性,公允價值的使用對于金融工具的量化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而且公允價值是金融工具的衍生物,所以,公允價值的使用能夠很好的預測金融風險,對于企業的發展有著一定的積極影響。
三、我國會計準則中公允價值的運用現狀
據相關資料顯示,在1998年以前,我國的會計準則中主要是運用歷史成本來進行計量,1998年后,隨著《企業會計準則——債務重組》等相關制度法規的頒布和落實,會計準則中公允價值在我國得以正式應用,2001年,我國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會計準則與國際接軌,公允價值使用的必要性日漸突出,時至今日,我國會計準則中一直在使用公允價值來進行計量。但是就目前情況來看,會計準則中公允價值的使用依舊沒有達到完美的效果,存在被企業濫用、偽造財務報告、粉飾利潤等現象,而這些問題的出現與會計準則中公允價值運用的不足是密不可分的,而會計準則中公允價值運用的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層面。
(一)從環境層面來看
會計準則中公允價值的運用需要公平公正的客觀環境,但是就目前情況來看,由于我國至今沒有完全解決國有產權設計到的相關問題,市場發育也處在初級階段,人民幣匯率沒有形成自由浮動的局面,再加之日益繁雜和多樣化的經濟活動,導致我國的市場經濟環境很難形成公平公正的氛圍,所以說,我國公允價值運用的環境亟待改善。
(二)從計量層面來看
現階段,會計準則中公允價值的確定主要是通過市場法、類似項目法和估價技術法等來實現的,而真實準確的對資產和債務的公允價值進行估量和計算是企業一直追求的方向和目標,但是就目前情況來看,受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以及不斷改變的市場要素的影響,使得很多資產的公允價值都很難準確的獲得,進而大大降低了會計準則中公允價值應有的價值和績效。
(三)從操作性層面來看
雖然會計準則中對資產公允價值的確定規定了一定的確定方法,但是就當前情況來看,由于相關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不夠高,或者自身的綜合素質不夠高,使其不能準確的對資產的公允價值進行估量和計算,價格不能反應價值的現象時有發生,此外,還存在隨意操作公司利潤等問題,給公司帶來了很大的潛在風險,所以說,會計準則中公允價值的可操作性問題亟待優化和完善。
四、會計準則中公允價值運用中存在問題的解決之道
會計準則中公允價值運用過程中問題的存在確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公司相關工作的順利開展和運行以及公司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獲得,所以筆者結合多年的工作經驗和相關的調查研究就會計準則中公允價值運用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以下幾點切實可行的解決措施,具體內容如下所述:
(一)提高相關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
相關工作人員素質的提高是上述問題解決的基礎和關鍵,所以企業首先要加大對財務管理人員的培養力度,使其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得到不斷的提高,減少人為因素造成的不必要的損失和風險;其次,要鼓勵其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提高自身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不斷完善既有的公允價值處理方法,提高公允價值計量的績效;此外,要完善相關的獎懲機制和監督機制,從根本上提高相關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和工作熱情。
(二)優化公允價值的市場條件
會計準則中公允價值市場條件的優化和客觀環境的完善對于上述問題和困難的解決也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所以企業首先要嚴厲打擊行業壟斷的現象,這樣一來能夠有效的減少會計信息失真的現象;其次,要加大對各級市場的扶持力度,使得公允價值的的外部條件得到不斷的優化,進而有效的擴大了其使用范圍,為客觀市場價格的確定奠定了良好基礎。
(三)完善既有的監督控制機制
監督控制機制的完善是解決上述問題的又一重要舉措,所以,首先要完善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強化相關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使得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實現有機結合和統一;其次,要發展公允價值可靠性的驗證機構,創建上市公司綜合管理體系,樹立公平、公正和公開的市場競爭意識,加強市場監督的力度;此外,要加強審計力度,完善相關的制度規范、建立獨立的審計機構,提高審計人員的責任意識,進而使得會計準則中公允價值的績效得以穩步的提升。
五、結束語
總之,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經濟的進步,我國的信息化水平得到了不斷的完善和發展,為了提高信息使用者決策的效果,改變傳統的以歷史成本為基礎的計量屬性,就需要使會計準則中公允價值的價值得到充分的發揮,因此,就會計準則中公允價值的運用問題進行研究顯得尤為重要和必要,本文愿意拋磚引玉,希望能夠引起更多業界人士的關心和重視。
作者:楊少明 單位:蕪湖三明商務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冉琪鈴,劉源.會計準則中公允價值計量與應用的思考[J].中小企業與科技,2015
[2]屈利平.淺析新會計準則中公允價值的運用[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
- 上一篇:國際會計準則趨同變化對我國的影響
- 下一篇:旅游局第三次局務會會議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