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預算會計改革的初探
時間:2022-09-13 03:07:08
導語:關于預算會計改革的初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體系結構不合理。以前在計劃經濟體制下,主要是政府主管部門、財政機關及預算單位等使用政府以及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信息。這些使用者只關注預算的編制以及預算的執行,因此當時的預算會計體系是完全適用的。但是隨著經濟體制的改革的深入,目前政府以及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信息的使用者已經包括了廣大的社會公眾,使用者的要求發生了很大變化,不但關注預算的編制以及預算的執行,還關注預算資金使用的效率以及政府責任是否履行,甚至需要借助信息來評價政府工作,在這種情況下,目前的預算會計體系越來越不適用,預算體系結構也不夠合理。
2.收付實現制有局限?,F在預算會計使用的收付實現制,其支出僅僅能反映實際支出而不能反映已經發生但尚未支付的部分,這不利于發現問題規避風險。另外實行國庫支付制后,會更多地出現因種種原因導致一些費用或款項無法在當年支出而只能作年終結余處理,這樣會導致虛增年終結余。而且收付實現制固定資產不提折舊、無形資產一次攤銷等等也導致了成本和費用不能很好地核算。
3.會計核算不規范、信息披露不充分?,F在預算會計在實務中會計核算不規范、信息披露不充分主要體現在:第一,核算對外投資只是用成本法核算股權投資,而目前一些事業單位對外投資比例大,有的也對被投資單位有控制權,采用成本法核算明顯不合理。第二,未核算政府的基本建設撥款,因為大部分行政事業單位非營利,實行部門預算后所有收支納入綜合預算,而大部分行政事業單位預算會計和基建會計分列,這會使得實際核算與預算管理口徑不符。第三,固定資產沒有計提折舊導致單位資產狀況不能如實反映以及不能對價值進行補償。第四,目前的預算會計核算較少對行政事業單位提出編制現金流量表的要求,以及會計報表項目列示不科學等等導致了預算會計核算單位財務報告信息披露不夠充分。
4.監督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目前的預算會計制度對其核算的政府、行政事業單位及非營利組織沒有廣泛地要求其提供財務審計報告,無法使其財務報告取信于其他的信息使用者,無法更好地對發揮其監督作用。另外預算會計長期局限于分配資金的角色,對具體如何使用資金沒有進行有效地監督,比如對于一些專項資金,預算會計僅僅只是起了登記的作用。缺乏有效地監督也是貪腐發生的主要原因。
二、對我國預算會計改革的設想
1.完善預算會計體系結構。應該在目前預算會計體系的基礎上,制定出有完整的內容、科學的結構、統一的概念的適合我國國情的政府及非營利組織會計。我國預算會計制度改革是公共管理改革的重要一環,這項改革需要系統的法律支撐,因此,可以推進《預算法》、《會計法》等法規的修改,在健全法規的同時,推進預算會計體系結構的完善。
2.逐步推進權責發生制與收付實現制的結合。收付實現制能反映現金的進出及存量,有助于政府確定債務規模、制定合理的財政收入政策;而權責發生制反映資產及負債更加全面,對信息者使用信息作出決策有非常大的推動作用。權責發生制與收付實現制結合使用具有非常明顯的優勢,只有將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結合使用,才能正確完整地反映政府整個的經濟活動。
3.健全預算會計準則。健全預算會計準則首先應處理好財務規則與預算會計準則之間的關系,包括完善和健全預算會計基本準則及具體準則,要使預算會計基本準則能指導和統一駕馭具體準則,以使得各準則能統一概念,做到首尾一致。而健全具體準則主要是使基本準則能符合基本準則的要求,又能有針對性的對各種經濟業務做出完善的具體規定。
4.加強預算會計的監督作用。最主要的是要改進和完善預算會計報告體系,預算會計報告系統必須使會計報告能滿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應提供全面、透明的財務信息。完整的預算會計信息體系是能及時提供可靠的信息以幫助政府部門進行決策以及控制,又及時編制審計報告使得其他信息使用者能夠得到及時完整準確的信息來促使政府提高工作效率、加強成本管理。從其他國家一些預算會計改革的實踐經驗來看,權責發生制與收付實現制結合使用具有非常明顯的優勢。目前我國要建立適合我國實際情況的新的預算會計制度,不可能簡單照搬他國做法,而是應該在借鑒國際先進的改革經驗的基礎上建立進一步與國際接軌,又對我國經濟體制改革、政府職能轉變等方面有促進作用的預算會計制度。
本文作者:李海榮工作單位:山東省安丘市財政局
- 上一篇:高校辦公網絡安全問題與策略簡述
- 下一篇:試析預算會計的問題及改進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