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會計與企業會計的差異
時間:2022-03-15 10:20:32
導語:預算會計與企業會計的差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從本質上看,凈資產是資產、負債相減后的結果。針對企業所有者權益,會計制度曾對其進行了明確的定義,即所有者所享有的企業資產利益,是企業投資者對經濟的要求權,也是和企業債權人經濟權益相關的概述。從實際看,企業會計中使用凈資產稱謂,不是可行不可行的問題,而是和所有者權益稱謂相比,哪個稱謂更為合適的問題。從定義上看,所有者權益類似于凈資產。現階段,我國的會計準則,就是該權益是投資人對凈資產的所有權。當然,會計制度對凈資產的稱謂比較籠統,對于企業來講,使用所有者權益,能更好的反映其內涵。和企業會計相比,非盈利單位的凈資產要素具備這樣幾個特征:不存在所有者,凈資產也無法體現企業權益;出資者作為單位資產所有者,不能轉讓、出售資產和財務,而不能憑借其獲得經濟利益。總之,由于非盈利組織不將盈利作為目的,客觀上是無法為投資者提供利益的。
二、凈資產和所有者權益在會計核算中的區別
(一)設置的會計科目。為更加詳細的記錄各要素信息,會計核算應將要素作為基準,分門別類會計業務,并設置會計科目。企業的會計制度曾明確規定,應在所有者權益中設置股本、本年利潤、資本分積等,中外合資的企業,也要設置相對應的科目。而預算會計中,則要求要設置專用基金、事業基金、結余分配、固定基金等科目。通過對企業會計、核算會計科目的分析發現,不但存在科目名稱上的不同,也存在核算內容、設置目的上的不同。在對所有者權益進行核算時,要將工作重點放在權益的來源上。而核算凈資產時,則要將重點放在資產的使用方式上。(二)會計處理方法。和企業核算相比,事業單位的工作多會涉及到凈資產的核算。因為,事業單位日?;顒又校瑯O易出現資金使用用途不斷變化的現象,導致基金余額變化。比如:企業用銀行的存款,來購買固定資產時,僅需借記這類資產,貸記存款。而事業單位除上述外,還要借記固定的基金。企業在用固定資產投資時,僅需要借記股權投資,貸記固定資產。
三、凈資產在預算會計與企業會計中不同的原因
預算會計、企業會計中的凈資產,都是資產、負債相減后的結果,但兩者在對會計的核算上有著不同的方法,原因包括以下幾點。(一)核算主體不同。眾所周知,會計核算主體機是以營利為目的的組織、企業。會計作為經濟性的系統,需滿足債權人、投資者等各方面對會計信息的需求。而信息使用者,除要了解所有者在資產中的權益外,還要了解企業經濟效益的產生原因,從而更好了解企業的經營現狀、盈利能力。并且,企業作為法律、經濟主體,也要服從國家法規對企業經營、發展制定的規定,比如:公司股東登記,且創立股東大會后,不能將投資抽回;按照納稅后得出的利潤,抽取10%作為盈余公積,并從中抽取5%-10%,作為公司員工的公益金。在設置所有者權益時,要從企業實際出發,從而滿足企業的經營、發展需求。所謂的預算會計,是將預算管理作為中心的手段,是核算、監管事業單位、地方單位預算執行情況的會計組織。因此,預算會計對凈資產的核算,只是為了計算單位占有的資產凈值。對于事業單位而言,最為主要的工作是了解預算執行情況,單位經營中收支的結余,并不能作為評估單位業績的依據。而會計核算則將收支結余作為次要工作,甚至要素只有少數,不存在和企業會計經濟效益對應的結余。(二)核算原則不同。預算會計、企業會計作為會計體系的重要分支,核算過程中必須遵循及時性、可比性、歷史成本等原則,然由于兩者的核算主體不同,所遵循的核算原則也大不相同。企業會計作為以盈利為目的的組織,首要任務是核算經營利潤。因此,企業會計核算中需遵循這樣幾個原則:一是配比性原則,也就是會計工作中的支出、收入相匹配;二是權責發生原則,根據收入、費用的發生,來確認會計;三是謹慎性原則,對于無法確定的事項,寧可少記,不能多記,估算極有可能出現的損失。對于預算會計而言,主要任務并不是核算會計結余,而是了解預算執行情況。故而,預算會計應遵循這樣幾個原則:一是專款專用原則,按照國家的相關規定,單獨的反映核算,保證企業資金能滿足預期;二是統一性原則,將企業的各項資金都納入預算中,統一核算范圍、科目,真實的反映預算結果。(三)核算目的不同。企業會計中的所有者權益,是所有者在資產中所享有的權益,而企業所存在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獲得經濟效益。因此,在核算所有者權益時,除要計算所有者所享有的權益外,還要核算利益來源,尤其是多少經濟效益是在企業經營中產生的。企業會計科目設置中,必須重視所有者的經濟效益來源,通過對各科目余額的分析、核算,能清楚的了解經濟效益的產生途徑。對于非盈利的組織來講,最為重要的工作是了解預算執行情況,收支結余并不是評估工作業績的關鍵。并且,會計信息的使用人員,也要充分了解單位占用的國有資產情況,和是如何使用這些資產的。故而,在對會計科目進行設置時,要重視單位對資產的占用情況。通過對各科目余額的分析、核算,能了解到單位是如何使用這些凈資產的。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預算會計、企業會計作為國家會計體系中的重要分支,對凈資產有著不同的稱謂和核算方法。但是,這種不同有著自己的意義和理論。本文通過對企業會計、預算會計進行分析發現,我國當前的會計制度并不完善,從某種程度上阻礙著會計工作的進行。因此,需根據實際情況健全會計制度,并了解兩大分支對凈資產的稱謂、核算原則和方法,以在落實會計制度的基礎上,提高企業、事業單位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劉立娜.政府預算會計要素劃分的理論探討[J].中國經貿,2012,15(6):223-223.
[2]張志萍.事業單位會計與企業會計的比較[J].濟源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14(4):51-55
作者:林敏 單位:象山縣財政局
- 上一篇:糧食企業管理會計思考
- 下一篇:園林建筑公司管理會計論文
精品范文
10預算執行審計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