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水流域水環境治理措施分析
時間:2022-11-23 10:09:35
導語:溪水流域水環境治理措施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十三五”時期以來,隨著國務院印發《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全國各地水環境整治任務逐年加重,各主要流域支流的整治已經提上日程。2017年,南安市蘭溪流域水質較差,為劣Ⅴ類。本文通過分析蘭溪流域各污染源的排放強度,針對性地采取生活污染源治理、農業面源治理、畜禽養殖污染整治等措施,提升蘭溪流域水質。2020年底,蘭溪水質得到一定改善,基本達到Ⅲ類水質標準。
關鍵詞:蘭溪;水環境治理;污染源
蘭溪流域面積為153.4km2,包括東田鎮的14個行政村(東田村、美洋村、山西村、桃園村、蘭溪村、岐山村、南坑村、豐山村、西坑村、雪峰村、湯井村、彭溪村、蓋鳳村和鳳巢村)和溪美街道的2個行政村(長富村和蓮塘村)。主流發源于東田鎮的鐵峰山,河道全長為29km,最終由溪美街道的港仔渡匯入晉江西溪。根據2017年水質監測結果,蘭溪港仔渡橋斷面水質為劣Ⅴ類,系南安市需要重點整治的小流域[1-2]。
1流域主要污染源
1.1生活污染源
1.1.1生活污水。蘭溪流經東田鎮14個行政村和溪美街道2個行政村,流域內人口數量為67563人。2017年,蘭溪流域內,生活污水排放產生化學需氧量(COD)236.74t/a、氨氮(NH3-N)837.33t/a,總磷(TP)84.60t/a。1.1.2生活垃圾。蘭溪流域內,生活垃圾收集轉運體系不夠完善。2017年,垃圾集中收集率僅為50%左右,約50%的生活垃圾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收集和無害化處理,亂堆亂扔,最終進入周圍環境。同年,蘭溪流域內,生活垃圾排放產生化學需氧量21.03t/a、氨氮3.10t/a、總磷1.07t/a。
1.2農業面源
蘭溪流域內,主要土壤類型是壤土,主要作物為稻谷、甘薯、蔬菜等。2017年,蘭溪流域內,農業面源污染排放化學需氧量438.02t/a、氨氮87.60t/a、總磷19.44t/a。
1.3畜禽養殖
養豬業是東田鎮的傳統支柱產業,東田鎮是南安市的生豬菜籃子基地,生豬存欄量大。2017年,蘭溪流域內,畜禽養殖污染排放化學需氧量820.78t/a、氨氮26.69t/a、總磷9.30t/a。
1.4工業污染源
蘭溪流域內,現有工業企業以輕工業為主,這些工業企業多數僅排放職工生活污水,無生產廢水外排。企業職工主要為當地居民,其生活污水產生量在生活污染源統計中已考慮,這里不重復計算,僅針對排放的生產廢水進行統計。蘭溪流域內,3家工業企業共排放化學需氧量5.55t/a、氨氮0.83t/a。
1.5污染物入河源強分析
經計算,蘭溪流域內,2017年化學需氧量入河總量為1522.12t/a,其主要來源為生活污染源、農業面源和畜禽養殖;氨氮入河總量為955.73t/a,其主要來源為生活污染源和農業面源;總磷入河總量為114.41t/a,其主要來源為生活污染源、農業面源以及畜禽養殖。
2主要整治措施
經分析,蘭溪流域的主要污染源為生活污染源、農業面源和畜禽養殖。針對這些污染源,近年來,南安市東田鎮政府、溪美街道辦事處及市直相關部門采取了有力的整治措施。
2.1生活污染源治理
2.1.1生活污水治理。近些年,針對蘭溪流域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及管網建設滯后的情況,南安市持續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采取諸多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措施(見表1),取得一定的工作成效,有效地收集和處理蘭溪流域的生活污水。同時,南安市將全市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統一委托給第三方機構進行運維管理,提升污水處理設施的處理效果。2.1.2生活垃圾治理。2019年,南安市啟動城鄉環衛一體化項目,將全市城鄉環衛委托第三方服務公司統一處理。2019年底,蘭溪流域內,溪美街道及東田鎮生活垃圾已經順利移交第三方服務公司統一處理,流域沿線生活垃圾收集系統趨于完善,收集處理率顯著提升。
2.2畜禽養殖污染治理
蘭溪流域曾存在比較嚴重的畜禽養殖廢水污染,近年來,當地采取了多種治理措施。2.2.1鰻魚養殖場污染治理。東田鎮有4家鰻魚養殖場,其位于東田鎮鳳巢村,每天約有1000t鰻魚養殖場廢水未經處理直接流向鳳巢水庫,造成鳳巢水庫水質氮、磷濃度較高,鳳巢水庫蓄水是蘭溪的源頭水,對整個蘭溪水質影響較大。同時,鰻魚養殖場幾乎將蘭溪源頭水全部截流,導致蘭溪源頭無新鮮干凈的生態補水,河流凈化能力下降,加劇水質污染。從2019年開始,4家鰻魚養殖場進行了清退轉型。目前,4家鰻魚養殖場已全部完成清退工作,減少養鰻廢水排放約1000t/a。2.2.2規?;i養殖場污染治理。東田鎮擁有12家規?;i養殖場,2017年,存欄共計37750頭,年排放養殖污水39.2萬m3。生豬養殖場清糞工藝大多采用干清+水沖組合工藝,造成污水產生量較大,且多數養殖場配套污水處理管網不完善,尾水未能有效消納,大量養殖廢水排入蘭溪,對水質造成較大影響。從2018年開始,東田鎮聯合農業部門和行業專家,對12家規?;i養殖場進行標準化改造,改用最新一代的異位發酵床養殖工藝,實現了養殖廢水的零排放,生豬養殖場無須設置排污口,從源頭減少養殖廢水排污量[3]。2.2.3散養戶污染治理。東田鎮曾經是“海西沼氣第一鎮”,生豬散養戶多,有700多戶,最高存欄量達到2.2萬頭。散養戶的養殖廢水經沼氣處理后,高濃度的沼液均直接通過各個村莊的小支流匯入蘭溪,是蘭溪流域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從2018年開始,東田鎮政府聯合相關部門對蘭溪沿線違規養殖的生豬散養戶進行了整治,共計拆除養豬場(散養戶)725戶、面積5萬m2,同時對拆除后的養豬場場進行了清理和生態恢復。
2.3農業面源污染治理
從2018年開始,南安市農業農村局積極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同時開展農作物病蟲綠色防控示范工程,實施80hm2測土施肥和化肥農藥減量化工程,成果較佳。蘭溪流域沿線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取得一定的效果,削減了農業污染源對蘭溪水質的影響。
2.4河道生態整治
南安市定期對蘭溪主干流及各支流進行生態清淤,共計清淤3萬m3左右。對蘭溪支流(南坑村支流、蓋鳳村支流、豐山村支流、美洋村支流、蓮塘村支流)的水體進行異位除磷修復處理,總設計處理能力為1.8萬t/d[4]。
修復并完善南同公路(桃園段)環?;瘜W應急溝池(閘門);完善蘭溪沿線垃圾圍欄和垃圾小屋等基礎設施建設,做好生活垃圾入圍;組織人員對河道漂浮的水浮蓮、垃圾等進行及時清理;對沿溪違規建筑進行拆遷及生態環境修復;定期開展專項行動,多部門協作互動,加強對河道電魚、毒魚、網魚的巡查和處理,嚴厲打擊河道采沙行為;切實改善人居環境,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改善工作作為推進河長制工作的重要舉措,拆除旱廁649座,建成公廁10座。
3整治成效分析
南安市東田鎮政府與溪美街道辦事處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以河長制為抓手,充分發揮河長制辦公室的工作職能,持續推進蘭溪水環境改善[5]。蘭溪港仔渡橋斷面水質情況如表2所示。經過前期一系列整治,蘭溪水質緩步提升,到2020年底基本達到Ⅲ類水質標準的目標要求。
4結語
蘭溪流域水環境整治工作涉及面廣,需要采取多種措施,綜合施策。近些年,南安市積極實行河長制,由河長制辦公室統一協調多部門開展綜合整治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整治效果,對改善流域水環境質量起到關鍵作用,應進一步加以推廣。
參考文獻:
[1]王曉琴,閔志華,李傲.平原河網地區典型小流域水環境治理工程環境效應評估[J].長江科學院院報,2017(8):24-29.
[2]林強.建寧縣楊林溪、里沙溪小流域水環境治理實踐及成效研究[J].海峽科學,2020(8):39-42.
[3]葉鼎承,胡玲英,戴文宵,等.微生物異位發酵床在養殖糞污中的應用[J].中國豬業,2017(7):30-32.
[4]喻惠花.水生態修復技術在河道治理中的應用與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6(15):280.
[5]胡光勝.河長制:流域治理的權力整合與責任重建[J].連云港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8(2):104-108.
作者:張文默 單位:泉州市南安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大隊
- 上一篇:景觀園林綠化施工養護技術探討
- 下一篇:森林可持續經營與可持續發展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