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威雷防治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17 02:43:00

導語:綠色威雷防治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綠色威雷防治管理論文

摘要:室內用8%的綠色威雷對成蟲進行毒力測定,選出致死率較高的濃度為20倍稀釋液。用該濃度進行林間藥液持效試驗,第15天接蟲死亡率可達90%。應用該濃度藥液于蕭氏松莖象成蟲剛剛進入產卵期在林間基部噴霧,施藥區防治效果可達91.1%。

關鍵詞:蕭氏松莖象;綠色威雷;防治

蕭氏松莖象HylobitelusxiaoiZhang隸屬于鞘翅目Coleoptera象甲科Curculionidae松莖象屬Hylobitelus,主要危害濕地松和火炬松。以幼蟲侵入樹干基部或根頸部蛀害韌皮組織為害,嚴重的切斷有機養分輸送,導致樹木死亡[1~4]。該害蟲自1988年在江西省安??h首次被發現以來,發生面積已擴大到12萬hm2,枯死樹2500萬余株,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目前,蕭氏松莖象已經成為江西省的頭號森林害蟲。該害蟲隱蔽性極強,其卵、幼蟲、蛹和大部分越冬成蟲都生存在樹皮內,環境十分穩定,用化學藥劑很難殺滅樹皮內的害蟲[4-8]。研究表明:越冬后的成蟲是蕭氏松莖象唯一裸露的蟲態,并且有較長的補充營養期,在產卵之前控制成蟲種群密度是防治成敗的關鍵[2~3]。我們在室內篩選有效藥物毒殺蕭氏松莖象成蟲的試驗中,發現綠色威雷對成蟲有較強的觸殺作用。在這一基礎上,我們用綠色威雷對毒殺蕭氏松莖象成蟲的藥效進行了研究,旨在為防治蕭氏松莖象提供經濟、安全、有效的防治方法?,F將試驗結果報告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8%綠色威雷為南京紅太陽集團生產,主要成分是氯氰菊脂。室內蕭氏松莖象成蟲為安??h林間所捕,并挑選健康一致的成蟲作為試蟲。林間防治試驗在信豐縣萬隆林場選擇3塊濕地松林,面積分別為3hm2,樹齡12年生,樹高10-12m,胸徑9-10cm,密度2000株/hm2,郁閉度0.8-0.9,植被蓋度90%,林間有蟲株率80%~86%。施藥前分別調查試驗地的蟲口密度。

1.2方法

1.2.1室內藥效測定參照巨云為2003年對紅脂大小蠹的測定方法[9],分別將8%綠色威雷配置成15倍、25倍、50倍、100倍、200倍和400倍6種濃度梯度,將藥液噴到濾紙上,以濾紙微濕為標準。以清水為對照。濾紙干后,將10頭蕭氏松莖象成蟲放入濾紙上,5min后,移入干凈的燒杯內,并加入新鮮松枝進行飼養。每個濃度重復3次。48h后觀察記錄死亡蟲數,以仰翻、側翻為擊倒標準。繼續飼養,觀察其死亡恢復情況,求出擊倒率。比較各種濃度的藥效,以擊倒率為標準,確定最適濃度做室外試驗。

1.2.2室外持效時間試驗根據室內試驗結果,選擇最佳藥效濃度進行野外試驗。選15棵樹將該濃度藥液從基部噴至1.5m高處,以樹皮濕潤為準,另選3棵噴清水作為對照。處理后第5天開始接蟲,每棵樹接蟲10頭,重復3次,當觀察到成蟲從基部爬過打藥高度時,將其移入室內放入燒杯內用枝條飼養,48h觀察其死亡率;每隔5天按上述方法重復實驗,一直到處理擊倒率低于50%時停止接蟲。確定本藥品林間防治的藥效持效期。

1.2.3林間防治試驗2006年4月下旬,當室內飼養顯示蕭氏松莖象成蟲剛剛進入產卵期,選一晴天進行防治試驗。將8%綠色威雷配成20倍濃度,用背負式機動噴霧機對其中2塊濕地松林從基部噴至1.5m高處。第3塊濕地松林作為對照。10月份,當第1代幼蟲都在3齡以上,分別于施藥區松林和對照區松林隨機取樣20株調查第1代幼蟲平均蟲口密度,按下式計算藥劑在林間的防治效果[10]:

防治效果(%)=(施藥區蟲口下降率+對照區蟲口上升率)÷(100+對照區蟲口上升率)×100。

2.結果與分析

2.1室內毒力試驗結果見表1由表1可以看出:15倍的稀釋液防治效果最好,48h死亡率達100%,25倍的稀釋液次之,48h死亡率也可達96.7%??紤]經濟的因素,選用20倍液為室外試驗濃度。

將濃度換算成對數值,校正死亡率換算成機率值,求出毒力回歸方程為:

Y=0.9180X–0.3017(R=0.9596);LC50為322µg/ml。

表1室內毒力試驗結果

稀釋倍數

濃度(µg/ml)

供試蟲數

死亡蟲數

平均死亡率(%)

校正死亡率(%)

15

5333

30

30

100

100

25

3200

30

29

96.7

96.7

50

1600

30

26

86.7

86.7

100

800

30

23

73.3

73.3

200

400

30

19

63.3

63.3

400

200

30

12

40

40

對照

30

2.2室外持效試驗結果見表2

表2室外持效試驗結果

處理濃度

供試

蟲數

5天后接蟲

10天后接蟲

15天后接蟲

20天后接蟲

25天后接蟲

死亡數(頭)

死亡率(%)

死亡數(頭)

死亡率(%)

死亡數(頭)

死亡率(%)

死亡數(頭)

死亡率(%)

死亡數(頭)

死亡率(%)

20倍

30

30

100

28

93.3

27

90

20

66.7

6

20

對照

30

由表2可以看出,在林間噴8%綠色威雷20倍液15d后對蕭氏松莖象成蟲的死亡率仍達到90%。因此可以確定,使用綠色威雷20倍液在林間對蕭氏松莖象的藥效持效期可達15d以上。

2.3林間防治試驗結果見表3

表3林間防治試驗結果

樣地號

施藥前蟲口

密度/(頭/株)

施藥后蟲口

密度/(頭/株)

施藥后蟲口

變化率(%)

防治

效果(%)

1

2

CK

1.86

1.78

1.67

0.18

0.20

1.96

–90.3

–88.8

+17.4

91.7

90.5

從表3可以看出,用8%綠色威雷20倍液處理的兩塊施藥區,蕭氏松莖象蟲口密度分別下降90.3%和88.8%,平均下降89.5%;防治效果分別為91.7%和90.5%,平均為91.1%;而對照區的蟲口密度上升17.4%。這說明8%綠色威雷20倍液能夠明顯抑制蕭氏松莖象種群的上升。

3討論

綠色威雷微膠囊劑是以聚胺脂為囊壁材料,將藥芯保存在囊內。其殺蟲機理是:當微膠囊被害蟲踩觸時會立即破裂,釋放出囊內的高效原藥粘附于害蟲足跗節及腹部的節間褶,并通過節間膜進入害蟲體內,進而殺死害蟲[9]。此外,該劑型有很好的密封性、耐光性和粘著性、并耐雨水沖刷,因而持效期長,目前廣泛用于林業害蟲防治。

研究結果表明,蕭氏松莖象成蟲是該害蟲唯一裸露的蟲態,成蟲*步行活動,并具有夜出活動習性,即晚上上樹取食松枝、交配和擴散,清晨起爬回樹桿基部棲息?;繕錀U是蕭氏松莖象成蟲活動的必經之路[2~3]。根據綠色威雷微膠囊劑的殺蟲機理,利用成蟲必須上、下樹的生物學習性,把綠色威雷的最適濃度藥液噴在基部樹桿上,可以使成蟲反復踩觸藥液而死亡。本試驗證實該藥劑在林間的防治效果能達到91%。此外,該藥劑可用于機械噴霧,效率高,且藥液只需噴在基部樹桿,環境污染少。因此,可以作為綜合防治的重要措施進行推廣。但比較適用于離水源較近,山勢比較平緩的林區使用。

林間防治必須注意掌握好打藥適期。本措施是通過降低林間蕭氏松莖象的成蟲密度進而降低下一代的幼蟲密度來達到保護森林的目的。因此,掌握在蕭氏松莖象成蟲剛剛或即將進入產卵期打藥是最重要的。一般的年份,成蟲于4月下旬或5月上旬開始產卵,但如遇到開春后溫度較高的年份,成蟲可提前到4月中旬產卵[2~3]。為了掌握防治適期,最好是配合成蟲的室內飼養,當發現室內成蟲剛剛產卵時,就可以進行林間防治。如果時間安排較后,一旦林間成蟲大量把卵產入樹皮內,藥劑對這些害蟲后代就無能為力。在確定防治適期的同時,天氣的變化也必須注意。最好掌握在前一段雨水剛剛結束,并將有一段相對穩定的晴好天氣,這時抓緊時間打藥,發揮的藥效會更好。

參考文獻:

[1]溫小遂,施明清,匡元玉,等.蕭氏松莖象發生成因及生態控制對策[J].江西農大學報,2004,26(4):495-498.

[2]Wen,X.S.,Kuang,Y.Y,Shi,M.Q.BiologyofHylobitelusxiaoiZhang(Coleoptera:Curculionidae),anewpestofslashpine,PinuselliottiiEngelm.[J].JournalofEconomicEntomology,2004,97,1958-1964.

[3]溫小遂,匡元玉,施明清,等.蕭氏松莖象成蟲的取食、產卵和行為[J].昆蟲學報,2004,47(5):624-629.

[4]李宗順,劉玉生,彭金福,等.蕭氏松莖象生物學特性及其防治研究[J].林業科學研究,1998,11(2):198–202.

[5]文志忠,李國純,龍煒,等,應用16%蟲線清乳油防治蕭氏松莖象的研究[J].森林病蟲通訊,20003:22-24.

[6]林仲桂,雷玉蘭,彭珍寶,等,蕭氏松莖象幼蟲食性、危害及防治技術[J]..中國森林病蟲,200423(1):9-12.

[7]朱凡,王明旭,戴立霞,等,蕭氏松莖象的防治試驗[J].中國森林病蟲,200423(3):25-27.

[8]高發祥,閻水發,雷永松等,蕭氏松莖象生物學特性及防治方法研究[J].湖北林業科技,20052:28-31.

[9]巨云為,袁衛華,劉俊磊,等,綠色威雷防治紅脂大小蠹試驗[J].中國森林病蟲,200322(5):11-13

[10]華南農學院主編植物化學保護[M]北京:農業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