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在建設生態環保型林業中的作用

時間:2022-10-11 08:53:17

導語:森林在建設生態環保型林業中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森林在建設生態環保型林業中的作用

生態文明建設是我國十七大報告中提出的建設適宜人居環境的重要建設目標,是人類生存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手段,也是實現經濟發展與人類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舉措。生態文明的實現離不開林業對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作用,所以一個地區林業經濟發展和森林覆蓋率高低直接反映該地生態條件的好壞。本文將分析林業建設生態環保中的作用,提出建設生態林業的具體發展策略,以期為林業建設提供理論依據。

1森林的生態作用分析

1)森林具有良好的防止水土流失作用。在局地強降雨發生時,森林覆蓋率較高的地區可以涵養較高的水分,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現象發生。相關實驗研究證明,林地中65%的降水被樹木葉片截留,部分被葉片吸收,部分蒸發,35%的降水可以變為地下水,這可以有效減少地表徑流的產生;在森林覆蓋率較低或者裸露地面上,半數以上的降雨均會變成地表徑流,僅有5%變為地下水,地表徑流的產生也加劇了水土流失量。森林具有良好的涵養水源,減輕地表徑流產生的良好作用,因此森林可以有效的降低洪澇災害發生概率,減輕干旱以及泥石流的危害,更好的固著土壤,防止發生大面積的水土流失。

2)森林具有防風固沙的生態作用。沙塵暴是我國北方地區早春比較嚴重的風沙災害,也是重要的空氣污染源,而防治沙塵暴的關鍵就是提高森林覆蓋率,這主要是因為森林具有良好的防風固沙的作用。相關研究證明,防風林帶兩側可以有效降低風速,一般林前5倍樹高處和背風面25倍以內距離風速可以降低20%左右,這對降低風速,減少風沙危害具有重要作用;除此之外,森林還可以較好的固定沙土,防止沙塵暴的形成。森林是一個復雜的生態系統,喬木、灌木、草本植物相互配合可以較好的固著沙地,也可以顯著降低風速,這對防止土壤被風吹走具有良好作用;對于沙漠周邊的林地而言,由于枯枝落葉的不斷積累,可以較好的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促進植物生長,對防止沙丘移動具有重要作用。

3)森林具有良好的凈化空氣作用,還可以較好提高空氣中氧氣含量??諝赓|量的高低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其中森林覆蓋率高低是決定性因子,這主要是因為森林具有良好的凈化空氣的作用。首先,部分樹木種類可以吸收空氣中的有害氣體,如柳杉可以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硫,刺槐可以吸收氟化氫;其次,很多樹木可以分泌殺菌物質,降低空氣中的有害微生物和細菌含量,如丁香可以分泌殺菌素降低空氣中有害細菌含量;再次,森林可以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釋放出氧氣,維持生態環境中的氧氣平衡,相關試驗結果表明,森林中每產生1m3的木材,樹木從大氣中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可以達到852kg,而每公頃森林每天生產的氧氣量可以供1000余人呼吸消耗。

2森林在環境保護中的作用

1)森林具有維持生物多樣性的重要作用。在陸地生物系統中,森林生態系統是主體,也是大量野生動物植物的生存場所,在原始森林中,除了喬木和灌木之外,森林中還有大量的苔蘚、地衣等低等植物存在,也有大量的鳥類、野獸和多種昆蟲生活其中,這些生物均需要森林的存在才能生存,所以森林是地球生物多樣性的前提和基礎。當前,由于世界各地亂砍濫伐現象屢禁不止,每天都有生物滅絕,據估計,由于人類對森林的破壞導致物種滅絕速度是自然滅絕速度的1000倍以上。在林業發展相對比較迅速的國家,維持生物多樣性成為了其發展林業的重要標準之一。

2)森林具有調節氣候的重要作用。森林調節氣候的主要表現是可以有效的降低溫差變化和降低溫室效應,這主要是因為森林可以吸收大量的太陽輻射,從而有效降低太陽輻射到地面的熱量,從而局部降低氣溫。相關試驗結果表明,森林可以吸收太陽輻射量的50%~80%,加上森林光合作用和蒸騰作用對熱能的消耗,使得森林內晝夜溫差顯著降低,也可以有效降低凍害和夏季高溫危害。當前溫室效應成為了人類面臨的最大威脅,而溫室效應主要元兇就是二氧化碳的積累,森林具有吸收二氧化碳功能,對于降低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具有重要作用,森林覆蓋率的增加對降低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具有重要作用,這對降低溫室效應,改善生態環境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3)森林是天然的凈化器。森林可以凈化空氣,吸收粉塵,降低噪聲污染,還可以凈化水體,是天然的環境凈化器。空氣中含有大量的懸浮物質,而樹木葉片可以吸收這些粉塵及懸浮物,試驗表明,林地空氣內懸浮物數量低于非林地75倍,每公頃林地每年可以吸收粉塵及懸浮物70t以上;樹木葉片對降低噪聲也有良好的作用,試驗表明,城市中40m寬的林地可以降低噪聲20%以上,其中喬木和灌木混合林地降低噪聲效果最佳;由于森林生態系統復雜多樣,因此對流經其中的污水具有良好凈化作用,相關試驗表明,流經森林生態系統的污水內細菌及雜質可以降低90%以上,所以森林生態系統的凈化作用不容忽視。

3森林對節能減排和營造適宜的人居環境的作用

1)森林在節能減排中的作用。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石油消耗、建材消耗量巨大,單位國民生產總值的能源消耗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8倍以上,而環境污染則是發達國家的30倍以上,這也是我國華北地區冬季嚴重的霧霾天氣持續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近兩年國家花費大力氣整治京津冀周圍的環境污染問題,關停了大量的高能耗、高污染企業。國家在進行節能減排凈化空氣污染的同時,還應當重視森林降耗減排的作用。森林的降耗減排作用主要表現在間接方面,這與森林大量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粉塵、懸浮物有關。首先,森林是地球生態系統中重要碳吸收源和儲存源,全球碳庫中半數的碳儲存在森林中。從我國來看,每年全國所有林地可以吸收二氧化碳9億t以上,相比較之下,我國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為3億t左右,由此可見,目前我國森林資源可以較好的維持生態系統中二氧化碳的平衡,并且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高耗能、高污染企業排放的污染物總量,對于降低由于關停這些企業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森林在節能減排中的作用不可忽視。

2)森林可以營造適宜人居的良好生態環境。森林可以增加空氣濕度,提高城市景觀效果,對于營造適宜的人居環境具有重要作用。同時,樹木光合作用過程中會產生較多的負離子,而負離子可以殺滅細菌、真菌、病毒,對于降低空氣中有害生物含量具有良好作用,這也提高了人類生活區域的環境質量。試驗表明,空氣中負離子濃度越低,空氣的污染程度越重,生活在這樣環境條件下的人非常容易發生癌癥這種疾病,而森林覆蓋率較高地區負離子濃度較高,人類在這種環境下生存患癌癥疾病的風險顯著降低。所以森林營造適宜人居環境的生態作用不可忽視。

4建設生態環保型林業的策略

1)林業建設中必須堅持以生態效益為主。無論是在城市森林建設還是保護林建設中,生態效益必須是首要的目標。實踐操作中,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劃分區域建設生態林區,加大林區植被的保護力度,同時要禁止生態脆弱區原始森林的采伐,采取人工林間伐與采伐育林相互結合的方式保持林區面積的穩定性,保證林地覆蓋面積不發生顯著變化;在森林經營中,要注重保護生態多樣性,這對于保持林區生態系統穩定性具有重要作用,同時還要注意維持生態系統中食物鏈的穩定性,防止因林木采伐利用導致生物的食物鏈發生破壞。

2)以保護林區生態環境為主。林區環境保護主要包括兩個方面,首先森林營造的適宜人類生存的環境的保護,這是最重要的營林目標,其次是森林所在地環境的保護工作,包括林區的土壤環境保護,地下水的保護工作,具體措施包括禁止林區土壤開墾為耕地,實行農業生產區與林區相互分離的方式,減少林地環境的破壞;減少林地內地下水的開采,減少農藥與化肥的施用,防止由于操作不當造成的水體污染,以促進森林生態效益的發揮。

3)適當兼顧經濟效益。森林生態建設中,除了注重生態環境效益之外,還應當適當考慮提高林業經營的經濟效益,但是具體實踐中要將經濟效益和生態環保效益有機結合,防止顧此失彼,實踐中一般通過3種措施實現:首先是栽培速生林木,滿足經濟發展對木材的需求,同時還可以使林木經營者盡快的獲得收益,有力減少對原始森林的依賴;其次,在條件適宜的地區可以考慮栽培部分果樹樹種,特別是經濟效益較高的果樹品種,這也是提高森林經營經濟效益的又一項重要途徑;第三是發展地區特色林產品加工產業,在保證生態環境不受影響的前提下定時生產土特產森林產品,也可以獲得可觀的經濟效益。

4)發展森林生態旅游。森林生態旅游既可以促進林業建設的發展,又可以提高森林經營的經濟效益。原始森林季相變化顯著,風景優美,對長期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們而言具有極強的吸引力,根據林區所在地的景觀特色發展森林生態旅游,可以提高林木經營的經濟效益,同時為了更好的吸引游客,經營者就會盡可能的保持林區的原始狀態,這對保護原始森林具有重要作用,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森林的生態效益。

作者:尹建昌 單位:山西合合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