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規劃設計工作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時間:2022-10-22 02:37:55

導語:林業規劃設計工作存在的問題與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林業規劃設計工作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1林業規劃設計基本認識

“林業規劃”是指國家或地區對林業事業的長遠發展計劃,是對今后一個較長時期的指導性綱要。它是通過對現狀及未來整體性、長期性、基本性以及發展趨勢的科學分析后,從宏觀上提出相應目標(建設內容)和實現目標的保障措施。分為發展規劃和具體規劃兩個類別。規劃與計劃基本相似,不同之處在于:規劃具有長遠性、全局性、戰略性、方向性、概括性和鼓動性,其基本意義由“規(法則、章程、標準、謀畫,即戰略層面)”和“劃(合算、刻畫,即戰術層面)”兩部分組成,“規”是起,“劃”是落;從時間尺度來說側重于長遠,從內容角度來說側重(規)戰略層面,重指導性或原則性。計劃的基本意義是指辦事前所擬定的具體內容、步驟和方法;從時間尺度來說側重于短期,從內容角度來說側重(劃)戰術層面,重執行性和操作性,計劃是規劃的延伸與展開。設計就是按照任務的目的和要求,預先定出工作方案和計劃,并繪出圖樣的活動過程,是把一個計劃、規劃、設想通過視覺的形式(各類圖件),再輔以文字和數據說明而表達出來的活動過程。設計從類型上大致可分為總體設計、項目設計、工序設計;從階段上可分為初步設計和作業(施工圖)設計。林業上的作業設計又可分為造林作業設計、封山育林作業設計、低產(效)林改造作業設計、撫育(間伐)作業設計、采伐作業設計等。

2昭通當前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2.1認知不足,重視度不高

第一,對規劃和設計的概念不清,相互混淆,規劃就是設計等。第二,規劃設計是國家規定的必要動作,沒有實際意義,沒有規劃或設計造林、管護、采伐等營林生產仍然進行。第三,由于對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工作持可有可無的態度,對其過程和結果就聽之任之,規劃或設計成果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不高,對林業生產建設的指導性就不強,失去了規劃設計應有的作用和意義。

2.2沒有激勵機制,難于調動技術人員工作積極性

要搞好一個規劃或設計,需做大量的調查工作,包括資料收集、整理分析;包括立地條件的調查、統計歸類;包括規劃設計所涉及的經濟技術指標的調查收集;還包括種苗情況的調查分析等,這些工作有的要協調部門配合、有的要爬山涉水,是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的綜合。辛辛苦苦、加班加點完成一個規劃或設計,待遇與坐班的人一樣,技術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很難調動。

2.3政策面投資不足,導致規劃設計流于形式

目前的林業建設項目,特別是營造林項目,大都是補助性質的,基本沒有足額的投資,技術人員很難按實際需求完成規劃設計。以目前正在建設的天保工程森林撫育、特色經濟林建設3個項目為例,天保工程人工造林300元/667m2、森林撫育120元/667m2、特色經濟林建設低到30元/667m2。昭通市目前人工費用在100~200元之間,我們取下線值100元/工日。正常情況下,人工造林林地清理需1個工日、整地和造林各需1~2個工日;森林撫育從標記到剩余物清理完畢667m2至少3個工日,基于以上實際,勿庸置疑,財政投資不能保障基本的勞務費。而這些項目建設除勞務費外還有種苗、管護、施肥、撫育等建設內容需要投資,而造林主體又沒有其它投入,在這樣的情況下,技術人員很難對項目投資進行切合實際的概算。因此,規劃設計就只能流于形式,其科學性和指導性很難體現。

2.4部分技術人員專業素質和敬業精神不夠

林業調查規劃設計要求具有相應的專業技術水平、業務技能和一定的文字功底,但是從事管理和調查的工作人員專業素質卻普遍較低,技術水平也不達標。主要是很多工作人員本身不是林學專業,業務知識不強,再加上不認真學習,缺乏一定的技術知識功底。同時,規劃設計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搞野外調查,敬業精神差的技術人員就閉門造車,導致規劃設計成果質量低下。

2.5先進的科學技術得不到有效的運用

由于領導層重視不夠和相關硬件設施(測量工具、計算機、相關軟件的購買和運用等)不足,很多基層技術人員對先進技術運用不夠或者是就不會運用。如地理信息系統(GIS)、遙感(RS)和全球定位系統(GPS)以及組培等技術。導致昭通的林業規劃設計還停留在20世紀80年代的水平,工作效率低,且設計成果質量不高。

3提高林業調查規劃設計質量的對策

3.1加強學習、提高認識,對規劃設計工作給予足夠的重視

規劃設計在營林生產中的作用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通過規劃,把一個較大的或者是某個產業的建設項目做出通盤的考慮,科學合理地做出長遠設計;二是把先進適用的科學技術安排到山頭地塊,達到保障造林質量,提高造林成活率和林木生產力的目的;三是通過規劃設計加強營林工程的技術性和可操作性,克服盲目性,避免人、財、物力的浪費;四是建設營林生產的科學的工程管理程序,逐漸走入科學化的管理軌道,提高工程建設效益。因此,各級領導和技術人員要加強學習,提高對林業規劃設計的認識。

3.2政策扶持,加大投入

政策的扶持對于林業建設是起決定性作用,政策扶持的完整性和足額性是規劃設計的前提,因此,政府要加大林業建設的扶持力度,以提高項目建設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另一方面,對相關技術設備的投入是提高規劃設計質量的基本保障,所以要加大投入,提高規劃設計所需的硬件和軟件設施。

3.3加強技術人員的繼續教育,提高技術人員的專業素質

一是加強與西南林業大學、云南省林業技術學院和昭通農校林學專業等涉林大專院校和職業學校的聯系,讓在職技術人員盡可能得到系統的學習;二是加強與國家林業局昆明院、省林業調查規劃院等專業隊伍的聯系,爭取讓昭通市相關技術人員通過輪崗或其它形式跟著他們在生產實踐中得到充分的段煉。三是舉辦培訓班,請相關院?;驅I人士結合昭通實際,講授林業調查規劃設計的專業知識;四是聘請相關專業人士對各縣所做的規劃設計成果做專業審查,在實際工作中段煉和培養技術人員,提高他們的專業素質。

3.4建立獎懲制度,提高技術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敬業精神

全市11縣區林業局和三江口林場要根據本地資源情況和立地條件,制定規劃設計的獎懲制度,如根據外業調查的難易程度,分別森林撫育、天保工程、退耕還林、低效林改造、林下資源開發等項目制定具體的獎懲制度,讓規劃設計人員看得到前途和利益所在,也看得到風險和危害所在,以提高他們的敬業精神和工作積極性,保證規劃設計成果具有科學性和可操作性,實現其應有的作用和意義。

3.5加強與邊緣學科的聯系,把先進、適用的新技術運用于林業調查規劃設計

昭通市的規劃設計工作要加強與邊緣學科的聯系和滲透,把那些先進、適用的新技術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如地理信息系統(3S技術),各種制圖軟件和調查工具的應用等,以提高規劃設計質量,保障建設項目的順利進行。

3.6建設責任追究制度

一個規劃或設計,從時間界限上講,至少要到這個項目實施、驗收完畢;從科學性上講,應當根據項目建設的實際情況和需要,融入現代科學技術;從可行性和操作性上講,應當保證在實施中不出現原則性偏差,不能子虛烏有,欺上瞞下,不論質量優劣,有個本子就行。因此,在全市建設規劃設計的責任追究制度,從制度上保證規劃設計的質量,以杜絕個別敬業精神不夠的技術員閉門造車、弄虛作假很有必要。

作者:祖萬巧 單位:昭通市森林資源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