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生產管理措施探討
時間:2022-09-29 08:45:49
導語:林業生產管理措施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林業發展對于一個國家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其中營林發展與林業發展密切相關,營林發展對于林業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在我國林業發展的過程中,應當堅持發展營林為核心,并將其放在新常態的框架下進行分析。新常態下,相關林業政策不斷發展創新,一方面推動林業產業的發展,另一方面也保障造林效率和質量的提升,創新林業資源的管理模式。[1]
一、新常態下林業生產管理的意義
新常態下,我國經濟發展與城市化進程都不斷加快,我國在工業和服務業取得平穩較快發展的同時也應當促進林業的深化發展,在此背景下,我國的林業資源短缺以及林業產業升級的問題十分突出,通過進行新常態下林業生產管理的創新,能夠推動林業資源的創新性利用,促進其更新換展。提升林業生產管理能力,提升林業樹木的種植量,保障林業樹木的健康發展,能夠實現減少水土流失、保持水土的重要目的。除此以外,還能夠實現防風固沙等進一步的作用,尤其對于霧霾空氣的凈化意義重大,提升區域之間的綠化率,能夠提升生態環境保護質量。通過進行林業生產管理,能夠有效控制泥石流災害的發生,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二、新常態下林業生產管理措施
2.1根據經濟發展規律,安排林業生產管理。林業發展對于經濟發展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同時,經濟發展對于林業的發展也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因此,在林業生產管理的過程中,應當保障林業生產管理符合經濟發展規律,在新常態下尤為如此,遵循經濟規律,有利于推動林業生產發展更加專業化和高效率。在實際的林業生產管理過程中,應當根據不同地區的不同樹種生長狀況指標進行多維度的測量,提升苗木整體的成活率,通過對于苗木數據的長遠可持續性分析,有利于結合經濟發展規律進行進一步的管理策略探討,能夠保障苗木實際保有量在合理范疇內。[2]2.2重視新常態下的造林管理。造林是林業生產管理中的重要環節之一,尤其對于第一年進行種植的苗木,應當在前一年的春夏之交進行苗木的松土和除草相關工作,對于林地內的雜草進行及時清除,防止發生苗木生長造林影響的問題,同時在此過程中提供必要的養料和其他資源,與此同時,在同年的夏天進行進一步的初次栽種苗木撫育工作,這種撫育工作要求的工作時間較長,需要持續兩年到三年左右,在進行苗木栽種成功的第二年,是進行苗木維護撫育的重要時間點,應當安排人員進行專業化管理,防止由于病蟲、溫濕度變化等原因導致苗木被破壞,與此同時,在我國北方地區應當重視防寒機制的建立,防止發生凍害。2.3苗圃運營模式的創新發展。林業生產管理中,苗圃運營模式是較為傳統和承包的模式,應當創新苗圃運營的模式,提升苗圃市場化的進程發展,將苗圃發展中引入競爭機制以及進行多種維度經營模式搞活,企業也可以采取合同的模式進行會首發站,建立起相應的措施,根據不同苗木的價格、種類進行科學育苗與種植,推動林業生產管理模式的組合發展,進行較為大規模的種植保障成本的降低以及質量的提升,除此以外,通過引入市場競爭機制的方式,促進苗木質量的提升。將競爭的機制引入到苗圃管理中。作為林業管理系統,應當在滿足當前進行苗木需求的大背景下,進行苗圃客戶的積累和培養,同時也可以引入苗圃訂單銷售市場訂單擴展的模式,對于閑置的苗圃進行地域的合理利用,進行花卉苗圃以及其他農作物或者動物的養殖,能夠進行資源合理利用的同時優化林業產品組合。2.4尊重市場規律,培育優質苗木。對于新常態下的林業生產管理措施,應當在進行集約性的林業苗木樹種培育中,堅持尊重市場發展的規律,積極進行林業不同生長周期以及其他不同種類的纖維林木進行市場化的區分,與此同時,在苗木市場中積極構筑和搭建銷售渠道,同時進行認知的改變,利用苗木材料的質量上進行經濟社會效益的把控,進行精品苗木的栽培,不應單單獨進行盲目種植數目的擴張,林業進行生產管理過程中,經歷了從傳統的單路徑的模式轉向現代化雙途徑模式的過程,未來將向著多維度市場模式進行擴張。進行苗木原料供應過程中,應當根據不同林業生產管理的產品模式、產品布局模式以及產品規模等,由此可見,林業生產管理應當進行市場需求的變化調整,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對現有的林種、進行調整,以適應市場需要,擴大銷售口徑。2.5林業生產中的人力資源與財力投入管理。林業生產管理的實踐過程中,應當重視進行林業撫育的管理,并將其作為重點進行創新管理,這一工作要求的技術性和更新換代速度都非???,同時也具有較高的難度,因此,對于整體工作從業者的要求都非常高,不僅要求進行專家分析,同時也要求從業者定期接受培訓,保障其能夠按照規章制度進行嚴格管理,與此同時,林業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還有大量的資金支持,財政投入是進行林業生產的關鍵環節之一,應當制定??顚S?,嚴格進行財政流程的優化管理,財政資金的利用保障公開透明,除此以外,還應當重視后備資源的儲備,對于不同種類的苗木進行富有針對性的管理。
三、小結
總而言之,新常態林業發展過程中,應當重視加強對于林業生產的整體管理,以市場和需求為導向,提升林業生產管理的模式創新,正確樹立起現代化的林業生產戰略,使其符合可持續和科學發展觀,維護整體生態系統的平衡,從市場規律、苗圃模式以及財力投入出發,使林業在國民經濟發展過程中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作者:程國青 單位:安徽省宣城市郎溪縣林業局
參考文獻
[1]王雪梅.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在林業生產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J].綠色科技,2017,(01):103-104.
[2]何偉堅.試析林業生產中的造林和撫育技術要點[J].農技服務,2016,(06):150+170.
- 上一篇:基層林業技術推廣問題和應對策略
- 下一篇:林業技術創新在現代林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