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楊混交林技術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17 01:06:00

導語:黑楊混交林技術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黑楊混交林技術管理論文

楊樹是溫帶最速生的樹種之一,實踐表明,黑楊具有適生性強、生長速度快、年生長量大、木材材質好、適宜工業加工、經濟效益高等特點。楊樹的木材潔白、樹脂少、易于漂白、制漿率高,為優良造紙原料,也是良好的膠合板材和纖維板材,楊樹全身都可利用。由此可見,在木材及其制成品緊缺的前提下,搶抓機遇、大力營造以楊樹為主的工業原料林,是一個回報率比較高的一個朝陽產業。由于目前大面積單一發展黑楊,不僅造成楊樹病蟲害大面積發生,而且所生產的產品難以滿足社會發展和人們生活的需求。因此,營造黑楊混交林成為現代林業發展的重要舉措。渦陽縣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自2004年以來,在林業項目方面全力開展了以黑楊為主栽樹種的混交林營造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存在問題的由來

單一黑楊大面積持續不斷的發展,雖然帶動了林業產業的逐步升級換代和三大效益的顯著提高。但是,大面積營造純林常產生不良后果,如地力逐漸降低,木材產量下降,林木病蟲和火災不易控制等嚴重缺點;為持續不斷的發展高效平原林業,在突出抓好楊樹栽植的同時,全力營造以楊樹為主栽樹種的混交林將成為今后一個時期林業建設的主要任務。

2.解決問題的辦法

2.1.營造混交林的優點

一是能夠充分合理的利用空間和營養。如陽性樹種與陰性樹種混交,淺根性樹種與深根性樹種混交等,使具有不同生長特點的樹種搭配在一起,各樹種能夠在較大的地上地下空間分別不同時期和不同層次范圍利用光照、水分和各種營養物質。

二是改善立地條件。混交林的冠層厚,葉面積大,結構復雜,且枯落物多,而成分較多,比純林更能改善林內小氣候和提高林地土壤肥力。楊樹刺槐混交林表層土壤(0~20cm)有機質含量較楊樹純林有極顯著的提高,混交林表層土壤有機質含量為2.117%,是楊樹純林的5.40倍。

三是提高林產品的數量和質量混交林。由多樹種合理搭配,不但能充分利用環境條件,而且能使樹種之間相互促進,從而使總蓄積量高于單純林;主要樹種在伴生樹種輔佐下一般生長較為通直、圓滿,干材質量亦較純林為好。

四是發揮防護效益?;旖涣至止跐饷?根系深廣,枯枝落葉較為豐富,地上地下部分結構比純林復雜,在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以及其他防護效能方面都優于純林。

五是抗御外界不良環境因子的能力較強。混交林與純林比較,樹種多,生境條件好,病蟲害的天敵較多,可以抑制病蟲害的繁殖和蔓延。由于混交林溫度低、濕度大,火災的危險性比較小。如針闊葉混交林能防止樹冠火和地表火的形成;深根性樹種與淺根性樹種混交,可以防止風倒等。

3.解決問題的依據

3.1.營建混交林絕不是閉門造車所想起來的,已有充分理論依據說明營造混交林是一種最佳的人工林模式,混交林是被歷史所證明和實踐所檢驗過的,是全球林業專家公認的極具穩定的生態效益最優的森林群落。長期以來因各種原因被人們束之高閣,沒有被大家所接受和掌握而已。

3.2.營建混交林的現實條件已經具備。在高科技迅猛發展的今天,混交林營造技術上不存在任何問題。造林綠化隊伍日趨專業化;可供選用樹種品種的資源十分豐富,已發掘出較為豐富的鄉土樹種資源;苗木的繁育手段完善可靠;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工程的實施.,得到各級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每年都投入大部分資金要求用于營造混交林。可以說營建混交林是萬事具備,只欠東風。

3.3.混交林建設的外部環境大為改善,不僅是農業綜合開發部門和林業部門自身宣傳報道的力度加強,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綜合國力的不斷加強,人們對改善生態環境的心情日益迫切,社會輿論對環境問題的報道頻繁,伴隨著美學事業的全面發展,全社會關注環境改善的熱情空前高漲。

4.解決問題的原則

4.1.建設好混交林首要的工作必須做到:規劃科學,布局合理,設計可行,這是關系到能否建設好混交林的基礎性工作。

4.2.建好混交林最基本的要求必須做到:按規劃設計,按設計施工,技術運用要到位,檢查督促要及時,竣工驗收要嚴格。

4.3.建好混交林要特別注意樹種之間的互補性,掌握陰陽結合、針闊搭配、喬灌錯落的原則。

4.4.建好混交林側重點要放在后期的管護上,堅持造管并舉的原則。

4.5.混交林建設剛剛起步,由于有很多人對混交林的認識不深,沒有提高到從改善生態環境,提高充分發揮生態效益的高度去認識加快建設混交林的重大意義,離全面實施尚有較大的差距。

5.解決問題的要素

楊樹混交林營造成功的關鍵在于正確處理好楊樹與混交樹種間的關系使楊樹在伴生樹種的輔佐下取得最佳的生長效果。選擇好的伴生樹種,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據造林地的條件和造林目的選擇適宜的主要樹種楊樹,再確定相應的伴生樹種、混交方式和混交比例。經過全國多年多點的大面積混交造林試驗,可選用泡桐、刺槐、臭椿、梧桐、香椿、合歡、楸樹等與楊樹進行塊狀混交或帶狀隔離。實踐證明目前楊樹的最佳混交樹種(伴生樹)是刺槐、楸樹和梧桐,刺槐主要品種有窄冠刺槐、香花槐、四倍體刺槐、速生紅花刺槐;楸樹品種有豫楸一號、豫楸二號、周楸二號等。混交的方式可以是株間、行間、帶狀和塊狀混交。

6.解決問題的策落

造林時,通過控制造林時間、造林密度、株行距、苗木年齡和造林方法等措施調節樹種間的關系。為了協調兩個樹種之間的相互關系,有時還可以引進第3個樹種栽培于二者之間,這個樹種稱為緩沖樹種?;旖涣譅I造的技術標準可分兩種類型。一類是新造林地,在新造林地上按照設計進行全面人工造林,實施不同模式的混交栽植;另一類是低產林改造,在實施楊樹低產林的改造時,保留一定比例的楊樹,采伐多余的楊樹,然后栽植良種拌生樹種。楊樹低產林帶可采用株間、行間混交,株間混交的比例為1:1、2:1;行間混交的比例為1:4、1:8。低產楊樹堤壩林、環村林和片林可采取帶狀、塊狀混交。帶狀混交是將參加混交的樹種都以三行以上的帶狀配置;塊狀混交的面積不宜太小,一般為20-25平方米。也就是在原楊樹林中安照設計采伐部分楊樹,然后栽植拌生樹種苗木,與先前種植的楊樹形成混交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