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林業經濟組織論文
時間:2022-10-11 04:14:00
導語:構建林業經濟組織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省集體林權主體改革已經完成7868.32萬畝,完成率達99.47%。集體林權主體改革的完成,標志著集體林的林木所有權、林地林木使用權、處置權和收益權明晰到了千家萬戶,集體山林被分割成條條塊塊,形成了廣大農民分散經營、勢單力薄、競爭力弱、缺乏規模效益和難以進入大市場的局面。
關鍵詞:**省林業合作經濟
一、林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現狀及特點
1.1林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現狀截止2009年11月,全省共建立農民林業合作經濟組織1777個,已經登記注冊的1115個,其中林業專業合作社1241個,已經登記注冊的有718個,占總數的57.86%;林業專業協會536個,已經登記注冊的有397個,占總數的74.70%。
1.2林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和分布特點從統計表中已經登記注冊的合作經濟組織情況
二、林業合作經濟組織建設的主要做法
為促進農民林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增強規模優勢,增加農民收入,我省各級林業部門因地制宜,采取了多種有效措施。一是加強宣傳。省林業廳編制了林改配套改革指導手冊下發全省,內容包括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和林業專業協會的登記管理條例、章程樣式、財會制度等;沈陽、丹東林業局也編制下發了配套改革指導手冊;鐵嶺電視臺新聞部、新聞觀察和電臺、報社等多家媒體對林業合作經濟組織進行系統宣傳。二是廣泛開展培訓。省廳對全省進行了兩次培訓,尤其對建立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作用意義、方法步驟、注意事項、章程制度等內容做了重點講解。培訓范圍包括各市林改辦主任、重點林業縣(市、區)林改辦主任和部分林改工作人員等共計160多人。各市也開展了不同形式的培訓。三是實行典型推動。召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現場經驗交流會,請撫順縣、寬甸縣專門介紹林業合作經濟組織建設的做法?,F場參觀了撫順縣榛子中草藥、和山野菜專業合作經驗。四是各市縣加大資金投入,支持合作經濟組織建設。沈陽、朝陽、鐵嶺等市,對合作經濟組織給予資金支持,每正式登記注冊成立一個合作社給予1萬元以上的補助;營口市政府出臺貼息補助政策,對合作經濟組織優先貸款,并全部貼息,市縣各承擔一半。五是各市縣通過項目扶持、森林經營方案編制等措施積極引導合作經濟組織的建設。撫順、本溪、丹東等市對合作經濟組織給予項目上的傾斜支持,對成立林業合作組織的村組優先落實產業發展項目,并及時編制森林經營方案,落實采伐限額。
三、林業合作經濟組織初現成效
農民林業合作經濟組織的建立,提高了廣大農民生產經營的組織化程度,增加了農民的就業機會,提高了勞動生產率,降低了經營管理成本,增加了農民的經濟收入。
3.1提高了組織化程度,保護了廣大農民的利益農民林業合作經濟組織能夠把一家一戶分散的農民組織起來,進行統一品種,統一配藥施肥,統一加工,統一包裝銷售,降低了成本,保護了農民的合法利益;形成了規模和優勢互補,增強了各家各戶防御市場風險的能力,提高了農民參與市場活動的競爭力;作為“市場+專業合作社+農戶”產業化生產經營鏈條的中間環節,在三者之間形成了更加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降低了單個農戶在市場交易中的成本,維護了廣大農民的利益。
3.2帶動了弱勢群體,增加了農民就業機會農民林業合作經濟組織作為農民聯合自助的經濟組織,在帶動弱勢群體、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安置富余勞動力、消除貧困、共同走向富裕等方面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3.3顯現了規模優勢,增加了經濟效益農民林業合作經濟組織充分發揮了內部成員專業化分工的優勢,提高了生產效率,形成了整體放大優勢,有利于創造林產品品牌,增加市場競爭力,不僅降低了成本,而且增加了經濟效益。本溪市07年各林業專業合作社平均收益44.13萬元,人均5253元;08年平均收益77.09萬元,人均9177元,比上一年增加74.70%;09年平均收益為104.59萬元,人均12451元,比上一年增加35.68%。
四、林業合作經濟組織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雖然我省的林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勢態良好,但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有些地方領導還不夠重視,沒有認識到林業合作經濟組織對林業發展、農民增收、進一步解決“三農”問題等方面的重大意義;二是宣傳發動還不夠廣泛深入。廣大農民對林業專業合作組織的認識模糊,對林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作用、意義、組建方式等不清,自愿組建林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積極性不高;三是缺乏有力的指導隊伍?;鶎尤狈Χ?、能指導的工作人員,難以很好的指導林業合作經濟組織建設;四是區域分布還不平衡。東部山區明顯多于中西部地區,中部是沈陽占絕對優勢,西部朝陽占了一半以上;五是內部管理制度還不夠健全。有些農民林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章程、財務管理制度、利益分配制度等還不健全,組織不夠規范,運行不夠順暢;六是對林業合作經濟組織建設引導和支持力度還不夠大。大多數農民林業合作經濟組織是自發的,急需資金、稅收、信貸等方面的支持。
五、做好我省林業合作經濟組織建設的對策
實踐證明,農民林業合作經濟組織要經歷從不規范到規范、從松散型到緊密型、從服務型到實體型、從單一經營向復合經營、從高耗低效到低耗高效的發展過程。為加快農民林業合作經濟組織的建設步伐,增強合作經濟組織的生命力,我們必須采取有力措施,促進農民林業合作經濟組織的健康持續發展。
5.1是加強宣傳,提高認識。各地要廣泛宣傳林業合作經濟組織的作用意義,使廣大干部群眾充分認識林業合作經濟組織是農民在從事林業生產和產品進入市場整個過程中實現組織化的重要組織載體,是解決碎片化經營,實現規模化、集約化經營,增強市場競爭力的有效途徑,對農民致富,繁榮農村經濟,實現農村和諧穩定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
5.2是強化領導,落實責任。建立領導責任制,把林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建設作為重點工作來抓,采取有力措施,精心組織,系統部署,因地制宜,組織協調,真正推進我省林業合作經濟組織建設。
5.3是加強指導,規范發展。各相關部門要要熟練掌握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和林業專業協會的登記管理條例和章程樣式等,指導廣大農民規范建立林業合作經濟組織,統一標準,科學可行,不要流于形式,使合作經濟組織真正發揮應有的作用。
5.4是強化服務,加大支持。切實貫徹落實上級對合作經濟組織的支持政策,制定本地支持政策,給予資金、保險、技術、項目等方面的支持,以減輕農民負擔,增加農民投入,提高農民技能,增強抵御經營林業風險的能力,創造有利于農民林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的良好服務環境。公務員之家
5.5是統籌規劃,有序推進。要因地制宜,制定系統科學的可行性規劃,使全省每個縣(市)和鄉(鎮)都圍繞區域優勢產品開發組建農民林業合作經濟組織,每個優勢主導產業都建立林業產業協會,在全省范圍內建成上下貫通、縱橫有序、聯系緊密、運轉順暢的農民林業合作經濟組織體系。
之后林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迅速。林改前全省林業合作經濟組織只有68個,目前已發展到1115個,增加了15倍。其中:林改前合作社19個,目前發展到了718個,增加了37倍;林改前林業專業協會只有49個,如今發展到了397個,增加了7倍。
- 上一篇:經濟增長理性模式的轉變論文
- 下一篇:鄧小平經濟非均衡發展研究論文
精品范文
10構建企業文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