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循環經濟發展的理論與實踐
時間:2022-04-25 05:04:37
導語:林業循環經濟發展的理論與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我國社會經濟快速增長,人民不斷追求高經濟水平的大環境中,環境惡化與生態危機日趨嚴重,已經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在各項資源均在極度浪費的現象當中,人們除了注意到即將枯竭的化石能源,亦對于人類生存息息相關的森林資源產生了關注。采用何種方法能夠保護林業生態,成為了當前社會各界均極為重視的課題。為此,我國提出了在林業當中實行循環經濟發展的戰略。為了探討對當代林業循環經濟發展的理論與實踐。本文首先闡述了對循環經濟與可持續發展的基本理論,在此基礎上分析了當前林業循環經濟發展的必要性。在詳細分析了當代林業循環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后,提出了一定有效的發展措施。
關鍵詞:循環經濟;可持續發展;生態資源
當前,我國經濟改革力度不斷加大,林業的發展方式亦在不斷更新,民生林業、生態林業已經成為了當代林業經濟發展的重點。但是,在林業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大部分林農并未對時展要求下的林業經濟產生時代性的認知。由此使得當前的林業經濟發展中仍舊存在一定問題?,F階段,我國林業經濟必須在可持續發展戰略、循環經濟思想的支持與指導下,保護好林業資源,合理開發與利用,由此加大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力度。鑒于此,深入分析與研究當代林業循環經濟發展的理論與實踐十分必要。
1循環經濟與可持續發展基本理論
1.1循環經濟基本理論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鮑爾丁最初提出了“宇宙飛船理論”,主要倡導在經濟活動當中,建立一個“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循環生產與開發流程。通過該流程,實現低量開采、高效利用、低量排放的目的。該理論主要針對傳統工業經濟發展而言。而循環經濟比較強調自然生態系統與經濟系統之間的和諧關系。發展循環經濟需要遵守再利用、再循環、減量化的基本原則。其中,再利用主要強調產品能夠以其自身比較原始的狀態被反復、多次地使用;再循環主要強調,在一次使用過程中,產品完成其使命后,可以被生產成為新產品再次使用,產生循環往復的過程;減量化則是指強調在利用的源頭上恰當地借閱資源或者物質,減少污染的排放量。由此可見,循環經濟的基本措施比較符合當前環境、社會、資源、經濟等多方面和諧發展的要求。
1.2可持續發展基本理論
1.2.1社會可持續發展??沙掷m發展戰略當中的社會可持續發展,主要將社會進步作為其發展的核心。為此,在當前社會的發展過程中,必須逐步提高全面的生態保護,以及可持續發展意識。在此情況下,逐步使人們認識到其自身的行為、生產活動等,均可能對其自身所生存的環境產生重大的不良影響。通過該種方式,培養人們具有良好的、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增強各個方面可持續發展的支持力度。由此可見,社會可持續發展是可持續發展基本理論的重要內容。
1.2.2環境可持續發展。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戰略之間存在著極為密切的關聯??沙掷m發展戰略當中,必須將環境可持續發展作為重要內容。通過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恰當地衡量當前社會的發展質量、發展水平等進行。當前,社會發展中,環境問題已經十分嚴重。人們在繼續發展的過程中,必須反思過去的環境破壞行為,并且深入了解當前的可持續發展觀念。同時必須明確,只有擁有良好的環境作為保障,方能夠實現真正的可持續發展,保證人們的生存質量。
1.2.3資源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當中涉及的問題十分廣泛,除了將社會進步作為其發展的核心以外,亦將資源問題作為了重要的中心問題。在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必須保證資源利用與人類生存、發展相互協調。將其作為基礎理論的情況下,合理地開發與利用新的資源,深入分析資源的承載力。每一次的開發利用均必須在資源承載力的范圍之內。此外,合理規劃利用資源開發過程中,必須采用科學的人工措施,促使新資源能夠獲得再生產。對于不可再生的資源,則應該盡量通過有效的措施提高對其的利用率。亦可以適當地創新與利用可替代資源的,盡量減少對不可再生資源的大量消耗。
1.2.4經濟可持續發展。在社會與經濟的發展當中,實行可持續發展,將滿足人類的愿望以及需求而服務。該點亦是可持續發展的最終目標。為此,在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必須保證社會經濟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改善人們的生活質量,促使人們認識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積極投入到可持續發展當中,由此支持可持續發展進程逐步加快。
2當代林業循環經濟發展的必要性
2.1有利于擺脫經營困境
我國林業企業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一直沿用著粗放式的、外延式的經營方式。該種經營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即大部分林業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急功近利的現象。加之生產中的技術比較落后,設備亦比較陳舊,基本上均屬于落后的、分散的小作坊生產形式,該種情況占據著生產市場中極大的比重。同時,小作坊形式的林業企業,在林木產品轉化率方面具有比較低的技術含量,此時產生的附加值亦比較低。因此,導致出現了十分嚴重的資源浪費現象。根據我國當時的部分數據資料顯示:大部分林業企業僅有20%左右的科技工薪份額,只有34%的成果轉化率。與其他行業相比較而言,水平比較低??偠灾?,該種情況導致林業企業在經營當中出現了高消耗、高投入、高污染,低效益的情況。但是,林業實行循環經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傳統的經營方式,促使林業企業在經營當中逐漸能夠實現節約、綜合用材,擺脫傳統的經營困境。
2.2有利于解決林業經濟與生態效益矛盾
林業發展對改善自然環境、綠化山河、促進林業企業發展具有重大的積極意義。若出現了林業資源不足的情況,林業發展將產生嚴重的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矛盾。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林業經濟若能夠逐步轉變其發展的觀念,將極大程度地將國家制定的政策作為發展導向,促使林業經濟成為循環經濟。在該方面,首先,木材產業自身的利益必須得到保證,在此情況下積極推進生態環境的保護。例如,林業發展中,對木材的采伐需要制定明確的限制條件。此時,為了保護木材原材料,解決原材料的來源問題,將必須重視防護林業火災、病蟲害。由此,將加強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其次,國家制定相應的政策保護生態林業,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各個企業之間的競爭力,促使各大企業在資源的開發利用方面,進行生產方式的創新,轉變原本粗放式的生產方式。最終,促使林業企業進入“低投入———高產出———低投入”的良性循環。
2.3符合國家林紙一體化發展要求
當前,世界各國均逐步認識到了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性,并且世界范圍內的造紙業,均主要希望通過循環經濟的發展,實現林紙一體化。我國雖然國土廣袤,擁有豐富的森林資源。但是,人均森林資源則十分匱乏,相對于其他資源豐富的國家而言,總體的森林資源亦呈現著嚴重匱乏現象。當前,我國的木材蓄積量僅為120億m3左右,人均只有8m3左右,相較世界人均水平,占比僅為14%。但是,另一方面,我國對于木材的需求量比較大,每年均存在一定的木材需求且缺口,在2015年時木材缺口已經達到了近2億m3[1]。此時,若對于森林資源的培育不予以重視,對木材不加以循環和節約利用。則不僅會導致林紙方面出現巨大的花費量,更會加大成本,造成對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面對該種情況,我國將發展林紙一體作為重要的經濟發展戰略。因此,在此時發展循環經濟,將完全符合國家提出的林紙一體化發展要求。
3當代林業循環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3.1林業科技發展水平比較落后
當代林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雖然已經認識到循環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仍舊存在著科技發展水平比較落后的情況。該問題可以成為當前我國林業循環經濟發展當中的關鍵性問題。在我國現階段的林業經濟發展當中,在林業生產與林業作業方式上,存在著比較突出的滯后問題。大部分比較現今的生產與作業技術、方法等均未得到有效、廣泛的普及。由于該問題的存在,使得大多數地區的林業經濟在發展當中,仍舊在使用比較傳統、比較陳舊、比較落后的林業生產與作業方式[2]。因此,大部分地區的林業生產效率均比較低,相應的,該部分地區的生產建設水平亦比較低。未來,林業循環經濟在發展的過程當中,必須對科技發展水平的提升予以高度的重視,不斷提升生產效率,為林業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3.2林業環境污染情況比較嚴重
林業發展的過程中,若要實現循環經濟發展,除了重視科技水平的提高以外,亦需要從思想與理念方面進行相應的改變。但是,當前我國林業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存在著一定比較嚴重的環境污染情況。在某方面而言,主要由于我國當前并沒有針對林業經濟的發展,更新相關的理念[3]。尤其對循環經濟的理念,更是未產生比較深刻與清晰的認知。該種情況使得當前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林業管理,仍舊處于比較落后的水平與階段上。直接導致當前我國的林業與生產水平難以得到有效的提高,生產效率亦比較難以得到提升。在此情況下,更加使得我國林業生產與作業當中,會出現比較嚴重的污染情況。尤其農村的林業污染排放量,更未得到有效的控制,甚至呈現著逐漸增加的跡象[4]。在林業的環境污染方面,尤為重要的應該是土地污染和森林污染。面對該種嚴重的環境污染情況,繼續制定可行的、有效的對策進行控制與整改。
4當代林業循環經濟發展的重要措施
4.1發展有機林業
當代林業循環經濟的發展過程當中,必須大力發展有機林業。通過發展有機林業,將能夠有效促進林業循環經濟的快速、穩定發展。林業循環經濟發展實踐工作當中,必須詳細地了解生態學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論、發展規律等[5]。并且要在發展的過程當中,嚴格地遵守生態環境發展存在的觀念與法則等。由此,推進林業循環經濟的大力發展。另外,在發展有機林業時,需要研究與創新新型的、無公害的防病蟲害藥物。以此加強林木當中病蟲害有效的防治。同時,可以建立完善的、健全的輪耕體系,采用動物肥料、綠色化肥等精心培育土壤[6]。最終,將能夠幫助林業的發展上升一個階段,保證有機林業發展中產生的產品等,能夠符合當前循環經濟與可持續發展的要求[7]。此外,有機林業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適應氣候以及季節方面的變化,具有比較良好的發展前景。
4.2發展循環經濟林業
我國人口眾多,雖然土地面積比較廣闊。但是,人均土地占有率比較低,人們與土地之間的矛盾和問題等十分突出。鑒于此,我國林業循環經濟在發展的過程當中,必須要針對該特點入手,解決人與土地之間的矛盾、問題。為此,在林業循環經濟發展實踐當中,必須要針對當前林業發展的形式,分析與改變其經濟發展的方式,并且使之成為真正的循環式經濟發展形式。通過循環經濟林業發展形式的實現,亦能夠穩定與協調當前我國人口、土地、環境、資源等多方面因素之間的關系[8]。同時,在建設與發展新型林業資源過程中,將能夠提高與促進生態和經濟的發展水平,實現林業經濟發展形式的逐步改革。
5結論
綜上所述,在當前環境問題與資源浪費十分嚴重,各個國家均開始重視對環境的保護與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為此,當前各國均逐漸發展的經濟與可持續發展經濟。在此情況下,我國林業經濟若想要獲得良好的發展,亦必須遵守可持續發展戰略,使林業逐漸向循環經濟發展。但是,當前,我國林業循環經濟在發展的過程當中,仍舊存在著科學技術水平較低,環境污染十分嚴重等問題。面對該種情況,我國林業必須積極發展有機林業,并且要發展循環經濟林業。通過該種方式逐漸解決,我國人口與土地之間存在諸多矛盾,為林業經濟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促進相關工作能夠穩步前進。
作者:趙雅潔 單位:吉安市吉州區林業局
參考文獻:
1趙靜芳.可持續發展理論引導下的林業循環經濟分析[J].北京農業,2015(18)
2俞花美,葛成軍.海南省熱帶農業循環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理論與實踐[J].安徽農業科學,2011(26)
3黃道京.廣西林業循環經濟現狀及發展模式探討[J].福建林業科技,2011(3)
4陳寶剛,劉愛華,李朝暉.關于發展林業循環經濟的探討[J].防護林科技,2012(1)
5陳紹波,盧璐,鄧紅兵.云南省農林業循環經濟發展及其在低碳發展模式中的作用[J].經濟問題探索,2012(2)
6谷鵬,支玲,郭小年,等.云南省林業循環經濟發展水平實證研究[J].生態經濟,2014(1)
7吳曉軍,張發.當代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創新發展及其歷史性貢獻[J].甘肅理論學刊,2014(2)
8張金環,顏穎,張金萍.新型林業發展模式———循環林業[J].廣東林業科技,2010(3)
- 上一篇:林業資源的保護與管理策略
- 下一篇:林下經濟前景及其路徑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