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探討

時間:2022-11-24 02:56:10

導語:現代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現代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探討

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對人類的生存與發展起到了巨大的影響作用。在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影響下,加快現代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建設,才能夠構建秀美山川大好的生態文明社會。

(一)現代林業的含義

現代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建設主要由生態可持續發展、社會可持續發展以及經濟可持續發展三大要素共同組成。其中生態可持續發展主要是說要依靠當今自然生態及社會資源,在自然條件下實現可持續發展。因為只有生態、社會與經濟三者之間達到協調發展、有機結合的效果,才能夠促進現代林業實現真正的可持續發展。

(二)實現現代林業可持續發展的措施

1.增加林業的科技含量

可持續發展不僅要求要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同時也明確提出要對資源進行可持續發展與保護,因此就必須幫助現代林業增加科技含量,對此就必須對傳統粗放型經濟發展模式進行改變。在發展現代林業的過程中,應堅持科技興林的戰略,從而使林業的科技含量得到增加。所以,在此過程中,就必須完善現代林業生態系統的基礎研究,強化對林業生態系統的管理與監測,做好林區樹種的結構調整,通過使用先進的科學技術不斷的改良育苗質量,提高育苗科技水平。另外,要進一步加強林業應用技術的研發,做好林業轉化技術的開發,積極的改善傳統林木加工技術,提高林木資源利用效率,進一步提升林木產品經濟價值,讓科研成果變成具有社會經濟價值的實際成果。

2.建立健全現代林業可持續發展保障體系

現代林業自身特點突出、社會性強,總體效益龐大,不過現實情況卻現實我國林業經濟效益持續低迷。鑒于我國人口基數大、教育水平低、整體素質低下的現狀,即使我國林木資源龐大,但是人均所有卻十分的少。據統計分析,我國人平均占有森林面積僅有世界的人均水平的1/5。雖然我國國土廣闊,但是我國山地丘陵較多,很多地區土地貧瘠,不適合耕種,加上受到頻繁自然災害、工業污染等因素的襲擾,我國林業基礎產業的發展并不是十分的樂觀。因此,只有加快建立健全有效的林業可持續發展保障體系,才能夠解燃眉之急,確?,F代林業的可持續發展?,F如今,林業可持續發展體系主要由中央政府政策、資金、技術、意識的支持及社會參與共同組成。

3.林業經濟體制要進行改革

為實現現代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對林業經濟體制進行改革,堅持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主導,建立反應林業經濟發展特點的新型現代林業經濟體制。政府要加強和改善對林業發展的領導,逐步建立有利于林業可持續發展的綜合決策體系,按照區域化和社會化的原則,對林業生產管理組織進行合理的設置,調整和優化林業生產布局,建立和完善森林資源產權制度,明確林業產權關系,逐步推行森林資源有償使用、轉讓和資源資產化管理。同時可以借鑒現代企業制度發展綱領,對林業企業進行內部調整、優化,建立新的有助于現代林業發展的新型產業群體。

4.對林業經濟結構進行優化調整

為加快實現現代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對林業經濟結構進行優化調整。當前林業產業由三大產業結構組成,其第一產業應堅持市場需求做導向,大力推進短周期工業原料林和其他原料林、速生豐產林和名特優新經濟林的建設。其第二產業應與時展接軌,吸收并利用現代社會的新興科學技術,加速林產品的開發,實現從低端原料粗加工到高端產品精深加工的轉變。其第三產業應完善森林旅游及花卉業的發展,要加大投入實現木材的精神加工,實現林產品用途的多樣化,促進林產品產業鏈的增長,提升林產品自身的附屬價值,實現對產品結構的優化調整,從而讓林產品的經濟效益得到提升。

5.加速發展生態林業

為了確?,F代林業可持續發展的步伐不受影響,就必須堅持生態林業的發展建設,從而實現生態、經濟、社會效益的協調整合。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把握好生態環境與社會經濟的關系,實現生態效益經濟的協調、穩定、良性發展。在此過程中,首先可以推進林農結合式發展:大力吸收、運用國內外優秀林業研究科技成果,在林業的生產、管理過程中采用科學方法,實現林農經營的有機結合,建立生態-經濟-社會效益協同的林業發展新模式。另外要加速推進生態與經濟價值結合,積極實行林藥間作、林果間作等混合種植模式,實現植樹造林服務于農產品發展的林業結構的打造,從而增加基層林農收入。其次要大規模造林:通過大規模造林的推廣將優化現代林業的景觀效果與生態效應,同時也提高了現代林業的經濟價值。具體的方法是積極推進苗木基地、速產豐收商品林等的建設。最后是實現造林多樣化:采用多種多樣的養林方式,有的以發展苗木養林,有的以發展林木加工養林,有的以發展經濟林養林。農村林農還采取林苗結合、林禽結合、林菜結合、林果結合和林藥結合等方式提高林業產出,增加經濟收入。

6.加快現代林業可持續發展法律機制的完善

現代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具備法律保護機制,因此在進行林業的立法中就必須堅持可持續發展為導向,對生態規律原則進行尊重與實施,將人類的社會發展所需要的生態環境、生態環境與森林資源的保護工作納入其中,充分的對生態及經濟利益的協調原則進行凸顯。另外,要不斷完善管理機制的建設,強化現代林業的執法力度,做好森林林木資源的有限采伐管理與監督控制,從而保證我國有限的森林資源可以得到穩定的生產環境。除此之外,還要強化林地管理工作,推行并嚴格落實林地多用途管理控制及總量控制制度,避免人為進行林地轉化,將經營多年的森林非法轉化為耕地;若發現這種問題,要第一時間進行追查、問責,并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嚴懲;只有堅持法治治林,才能夠從源頭上保護現代林業資源,實現現代林業的可持續發展。結束語:綜上所述,只有堅持科學發展觀作為指導,堅持以市場經濟為林業經濟體制建設的導向,堅持積極的引進優秀的先進的發展理念及技術等,才能夠實現現代林業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作者:王毓一 單位:山西省晉中市和順縣國營萬山林場

參考文獻:

[1]黃廣法.現代林業營林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6(14)

[2]劉淑波.建設現代林業的重要性及措施[J].吉林農業.2014(17)

[3]孫成龍.論現代林業的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