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營林造林研究

時間:2022-05-31 02:46:04

導語: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營林造林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營林造林研究

摘要:現今人們日漸注重林業生態發展,并通過開展營林造林最大程度推動國內的林業可持續發展?;诖?,除了推動此類經濟建設工作的后續發展更具穩定性之外,還可重點實現社會經濟的延續性發展。就此類經濟可持續發展中的營林造林工作進行研究,為今后的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營林造林

0引言

對于國內的森林資源現狀、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要求而言,其此類經濟轉向延續性發展勢在必行,而涉及森林管理的相關政府部門也在其林業工作中注重如何提升森林質量。只有重視該項造林的撫育、監管工作,并持續健全森林綜合功能,才能提升林木質量,進而促使經濟實現發展。

1分析營林造林工作的實際作用

1.1保護水土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得到高速發展,但也導致生態環境遭受破壞,致使國內近幾年出現極其惡劣的氣候環境和生態環境,同時降低了森林覆蓋率。國內的林業資源保護形勢越來越嚴峻,每年都在降低地面植被覆蓋,一旦水土脫離樹木的保護,就會致使其伴隨雨水大幅度流失,在河流中不斷堆積成泥沙,借此持續提升河床高度,進而致使其極易出現洪澇災害。

1.2防風固沙近幾年,因為國內的北方地區的森林植被遭受大面積破壞,致使該地區每一年經常發生沙塵暴天氣,不僅導致人們的生活質量遭受嚴重影響,也會致使當地的經濟發展困難重重。因此,政府和社會各界人士正逐漸提升其重視態度;樹木的種植面積越大,就越容易抵擋住風沙,同時還能在其光合作用下對二氧化硫進行吸收,達到凈化空氣的目的,防止大氣中的微小顆粒物過多沉積,進而確??諝赓|量得以改善[1]。

2當前林業發展的態勢

我國的土地資源較為豐富,各地區具備較大差異性氣候條件,地區的差異性促使其生長的生物類型也各具特色。除了營造富饒的國內森林資源之外,還能確保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伴隨國內市場經濟的進程,已經不再使用以往的計劃經濟體制,各行各業發展的同時也在逐級增加森林資源的使用量,嚴重破壞國內的森林生態環境,不利于發展國內的此類經濟。由于我國不斷加大生態環境的重視程度,促使環境保護和森林保護方面的管理越來越嚴格,但是,開采的森林面積逐漸呈現上升趨勢,導致森林生態平衡的恢復變得困難重重?;诖耍嚓P部門務必要加大國內林業建設力度,促使其管理水平得以提升。

3營林造林對林業經濟的促進作用

3.1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念只有林業實現延續性發展,才能推動森林生態系統的維護和發展過程中更具平衡和穩定性,而森林物質的保護工作、林木的修復工作都可囊括其中。只有運用科學、合理的修復和管理方式對待已呈現破壞狀態的森林生態系統,才可極力凸顯其森林作用。對于國內的國民經濟產業而言,林業作業具備基礎性,要想維持可持續發展,就需立足于可持續發展觀念,確保的工作人員具備此類發展意識,進而推動該項造林工作。

3.2強化管理只有務必遵守快且好的發展原則,才能促使林業的發展道路走得更遠,基于此應該同步確保林木的產量和數量。對于該項造林工作而言,工作人員務必要全面把控管理和技術之間的關系,具體分析工作中出現的問題,然后經由實地考察全面制定計劃,做好相關準備,借此確保該項造林工作實現遠足發展。此外,生態公益林的建設需獲得林業技術以及相關管理者的高度重視態度[2]。

3.3提升全民整體意識提升工作人員意識的同時應保障增加全民的意識,借此全面激發人民群眾的環保意識,加大其他區域綠化工作力度,促使城鎮有效結合于森林造林工作,持續加大綠化面積和綠化速度,進而推動人們繼續存續的環節和空間更加健康。

3.4保證多樣化發展要想確保林業的發展道路更加長遠,就需在各種渠道的幫助下促使其協調發展路線更具多元化性質。有關的特色加工業、綠色食品和特色旅游業等全面結合于林業,不僅促使其整體具備系統性,還能促使此類行業之間形成相輔相成的關系,進而推動其實現同步發展[3]。

4營林造林工作的具體展開

4.1做好種苗的育種工作林業工作過程中最看重的就是種苗生產工作,且樹木的生長情況可受種苗質量的影響,只有使用優質的種苗,才能確保樹木生長得更加快速、健康。嚴格把控所選用種苗的質量,重點關注其繁殖、發育速度。在其繁殖、發育過程中全面使用國內前沿性的科學技術,借此加快其繁殖、發育速度,進而促使國內種苗過程中發生的質量問題得以解決[4]。此外,種苗繁育基地的建設還需結合林業的生長粗求,確保規范其質量標準和基地發展,借此促使更多好質量的種苗運用到國內的林業進程中。

4.2大力發展森林后備資源對于其實際操作過程而言,只有重點關注天然林的保護工作,借此對國內當前的森林資源進行保護,進而確保國內此類經濟的延續性發展得以實現。在此類樹林的砍伐過程中務必要遵循相關執行要求,基于此調整國內的木材產量,加強開展該項造林工作,在此基礎上選用封山育林等方式對此類樹林進行保護。

4.3進行體制改革改革和創新國內如今的林業產權制度,有助于國內林業實現新型發展。公益林和商品林組成其主要類型,且國內林業屬于粗放經營方式,可在其中運用林業分類經營管理制度。第一類林業的責任是國內政府,其服務對象為社會和生態環境,只要森林資源規劃在第一類樹林的范疇中,政府就應經由各方面渠道合理地補償給經營者。但經營者應該明確自身已經不具備此類樹林的經營效益收益權及其自主權,如果其執行過程違背相關法律要求,其就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而對于第二類樹木而言,其木材和林產品的供需對象是市場,只有采取現代化方法,才能促使森林生長地更快,而政府可適宜地減少政策的約束力度,通過自主經營方式匹配市場需求,借此最大程度提升其經濟效益。

4.4明確工作重點國內的生態建設可遭受林業的重度影響,同時,其還可緊密聯系于社會經濟的延續性發展,務必要有效開展該項造林工作平時的工作內容,推動經濟發展。由于森林資源具備可再生性,相關人員務必要對此類資源長期持以高度保護意識。在林業中建立良好的質量管理意識,有助于轉變其以往陳舊落后的管理思想,借此提升林業質量的同時也能最大程度提升其經濟效益。妥善處理常規的監督工作對于增強其管理力度以及整體工作效率有較大的促進意義。

5結語

對于該項造林工作而言,相關人員務必要對其產量和質量的改善過程長期持以高度重視態度,同時還需健全和區分當前的林業資源,借此清晰確立林業地區的目的,全面運用國內的科學技術,促使國內的此類資源發展地更好。同時,該項造林工作的全方位管至關重要,借此增加其各項發展渠道,并確保國內此類資源的經濟效益得以提升,進而確保此類經濟實現延續性發展。

參考文獻

[1]白麗環.營林生產中的造林規劃設計與造林技術初探[J].種子科技,2017,35(11):51.

[2]李新杭.營林生產中造林規劃設計與造林技術探索[J].農民致富之友,2017,(9):267.

[3]于長有.營林生產與林業生態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探討[J].現代園藝,2017,(8):235-235.

[4]包鐵巖.淺談林業工程中營造林質量的影響因素及加強營林質量措施[J].農民致富之友,2017,(5):233.

作者:程偉 單位:甘肅林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