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生產中的造林和撫育技術要點培育
時間:2022-09-14 08:52:07
導語:林業生產中的造林和撫育技術要點培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我國農業的主要構成部分之一就是林業產業,并且林業產業的快速進步帶動了社會經濟的進步,在建設生態林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造林撫育工作作為林業產業發展中一項重要的工作環節,其工作品質的好壞直接影響了林業發展的質量。基于此,筆者分析了林業生產中造林和撫育的現狀、價值、技術要點以及提升造林和撫育品質的有效方法,以期為林業生產工作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林業生產;造林;撫育;技術要點
近年來,我國森林資源蓄積量和森林覆蓋范圍持續增長。此外,因自然地理氣候條件不同,我國林業資源多種多樣,但基于我國林產品市場需要仍呈上升趨勢,再加上林業產業的底層經營能力不足,出現了林業生產品質較差的情況,在某種程度上阻礙了我國林業的進步。如何快速穩定地發展我國林業產業是當前亟需解決的重要問題。
1造林撫育的現狀
為了帶動我國林業產業的創新與進步,造林撫育工作一直在進步和優化當中,并且成為了可以調整林業產業結構以及長期穩定發展的重要技術措施。在林業生產中最重要的環節就是造林撫育工作,其工作品質的好壞對于后期林木的生長有著重要的影響。即便林業資源是一種能夠再生的綠色資源,但基于林業生產周期較長、需求量過大等特點,唯有將造林撫育工作做到位才可以保證林業產業的高效生產及實現長期穩定發展的目標。即便目前我國大肆推廣植樹造林政策以及退耕還林相關政策,但依然會受到現有技術的限制,導致林木成活率比較低以及林木品質較低等情況出現。
2林業生產中造林和撫育的價值分析
2.1深度發掘我國森林資源的潛在能力。目前,基于我國人口數量龐大這一國情,我國對于林業資源的需求量非常大,但由于我國現有的森林資源不能提供林業資源所需要的數量,碩大的市場需求量為我國森林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造成了很大壓力。在這種情況下,唯有深度發掘我國森林資源的潛在能力才可以符合市場的需要,然而林業持續穩定生產是處理打破這種局面的重要方式。將林業生產中的造林和撫育工作做到位,才能進一步發掘我國森林資源的潛在能力,同時符合市場所需的林業資源。2.2實現林業產業的長期穩定發展的目標。與其他產業相比,林業產業的生產不但具備了生長周期較長的特點,而且造林地區的生態環境及氣候是決定當地林業發展的自然條件,反過來森林的覆蓋率又影響當地的小氣候。當前我國林業產業也早已邁入綠色環??沙掷m發展的大門,在相關政策扶持的基礎上,我國的國土森林面積也在一直增多,唯有堅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才可讓林業生產實現長期穩定進步的目標。造林和撫育是林業生產的首要前提和重要保障,可帶動我國林業產業的長期穩定發展。
3.1造林技術要點。3.1.1因地制宜原則。我國森林資源主要分布在三大林區中,分別是東北林區、西南林區以及東南林區。每一個林區中的生態氣候條件和林木種類都大不相同,因此,在選擇林業生產的造林技術時,一定要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深度分析造林范圍內的生態環境條件以及地理條件,研究出最適合在該區域中生長的樹木種類,才能保證樹木成活率,達到林區造林速生豐產的目標效果。3.1.2良種壯苗原則。造林應根據造林區域的實際情況,同時也要遵循良種壯苗的原則,由于林木的成活率決定了林業的整體生產效果,運用良種壯苗的方法可以提升樹苗的成活率,同時帶動林地的長期穩定進步。因此,在開展造林工作時,應該盡可能選擇最適宜造林區域環境特點和氣候特點的樹苗品種。3.1.3高效科學的空間設計原則。林業生產的主要目的是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讓林業生產獲得最多的經濟效益。因此,造林工作前,應先對該林區的空間范圍進行最優化的設計工作,通過擴增林地的面積以及合理布局安排,來提升林區造林生產的經濟效益。通常情況下,高效科學的空間設計主要針對的是林地垂直范圍和水平范圍的合理開發,全面考慮到不同樹種之間的差異性特點來完成林區造林結構的空間設計。比如,多種樹種混合的林區以及密植林區等,都應在不同的生產標準下進行高效合理的設計。3.2撫育技術要點。3.2.1幼苗撫育。林業生產的基本工作內容就包含了林木幼苗的撫育工作,唯有提升林木幼苗的成活率才能保證林業生產的經濟收益。在進行撫育林木幼苗的工作時,要先加工和處理種子,篩選出破損、劣質的種子,然后種子發芽后,應對發芽的種子進行適宜的防護工作,比如觀察種子在發芽時土壤的溫度和濕度情況,最大限度上提升種子的發芽率。最后,種子發育為幼苗,應進行更多照料和防護,比如夏季應做好防曬防護措施,冬季做好抵御嚴寒的防護措施,日常對幼苗進行松土和施肥等工作,以確保幼苗的成活率。3.2.2幼林撫育。通常情況下,幼苗要進行1~3年的培育后才可以形成幼林,這時就應該對幼林進行撫育工作,提升幼林的成材率。工作重點為整改林地的種植密度,隨時修剪生長情況不好的枝干,預防長勢不好的枝干妨礙樹干的正常生長,以確保幼林有足夠的生長空間。除此之外,幼林的撫育工作還涵蓋了日常養護等方面的工作內容,比如及時清除幼林周圍的雜草,定期對幼林進行松土和施肥作業,對幼林進行防蟲害的治理工作,從多個角度將撫育工作做到位,以保證幼林的正常生長,提高林地的經濟收益。3.2.3中齡林撫育。中齡林在環境的適應性和病蟲害的抵抗力方面均有提高。林苗成熟階段,依然要做好林木保護工作。根據實際需要制定科學合理的保護方案,禁止出現亂砍濫伐的情況。同時,還要根據當地的氣候特點以及林苗的生長需要進行施肥澆水、修整剪枝以及病蟲害防治等期間的管理工作,保證中齡林木健康生長。此外,還要特別注意防止自然森林火災的發生,在林區火災的防控方面,還應利用監控衛星對森林進行大面積監測,杜絕因火災管控工作不到位,而帶來的森林損失。
4提升造林和撫育品質的有效方法
造林和撫育技術對于林業生產意義重大,關乎林業發展的品質。如何提升造林和撫育品質是當前林業生產中重點關注的工作。可從以下方面采取措施來提升造林和撫育品質。4.1增強林業生產方面的理論研究。因地制宜是林木種植的重要原則,由于我國南北方的氣候條件以及生態環境條件的差異性較大,再加上不同樹種的生長特點也大不相同,怎樣選擇最適宜的樹種來帶動林業生產已成為目前各個地區林業生產中的重點難題。當前我國關于不同林木種類與地理區域適宜性方面的理論研究比較淺顯,實際可以參考的資料文獻不多。因此,應重點增強對林業生產方面的理論研究。一方面,要對我國自然地理環境進行綜合性的分析匯總,通過深度踏查造林區域,了解當地具體地理情況以及氣候特點等方面。另一方面,對于我國林業生產中所種植的不同種類的樹種進行系統性的對比分析,將其各個生長階段的特點、習性以及所需要的種植環境等進行研究歸納。為后期林業生產中的造林和撫育工作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4.2加強林業科技推廣工作。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林業產業結構得以優化調整,林業經濟發展空間擴大。造林和撫育工作所涉及的科學領域也愈來愈多樣化,包含:化學領域、生物領域、物理領域等。同時,由于林業生產工作入職門檻較低,特別是對于偏遠地區,相關工作人員對于種植技術掌握不夠全面,以至于對于林業生產中新品種的種植和撫育工作難以勝任,造林撫育工作的質量得不到有效保證?;鶎釉炝趾蛽嵊ぷ魅藛T可以通過林業科技的推廣,全面掌握林業生產方面的專業技術,使得現代化科學技術更好地服務于造林和撫育,為造林和撫育工作提供技術上的保障,提升造林和撫育工作的質量。4.3加強林木種植期間的管理工作。林木種植期間的管理工作是造林和撫育品質的關鍵,加強對林木種植期間管理方面的人力和資金的投入。林業單位和部門可以組織專業性的技術人員,針對不同林木種類各自的生長特點,在不同階段需要的管理工作等,制定一套實用性和適應性較強的種植管理方案指南。要求基層造林和撫育人員嚴格按照管理指南在造林和撫育階段對林木進行松土、施肥、澆水、病蟲害防治以及整形修剪等日常管理工作,最大程度地提升造林和撫育的品質。
5結語
造林撫育工作是林業生產中的重要的基礎性工作,造林撫育工作質量的好壞對于林業產業的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林業生產周期相對較長,且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唯有將造林撫育工作做到位,才可以保證林業產業的高效生產,進而實現長期穩定發展的目標。相關林業單位和部門要深刻認識到,增強對造林撫育工作的重視程度,采取科學有效的工作措施,保障造林撫育的品質,為我國林業產業的快速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何婷.試析林業生產中的造林和撫育技術要點[J].農家參謀,2018(09):111.
[2]畢圣華.林業生產中的造林與撫育技術探析[J].綠色科技,2018(13):187-188.
[3]鄭永明.林業生產中的造林和撫育技術[J].中外企業家,2018(13):112.
[4]趙旭.森林撫育技術措施探討[J].農民致富之友,2019(15):195.
[5]徐華.關于林業種苗管理技術要點的探討[J].農業與技術,2019,39(13):77-78.
作者:孔慶成 單位:河北省木蘭圍場國有林場
- 上一篇:林業資源保護中護林防火技術應用分析
- 下一篇:跨文化交際下大學英語教學設計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