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科技支出績效評價論文
時間:2022-05-12 11:26:02
導語:財政科技支出績效評價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科技項目績效評價指標體系設計的SMART準則及分類評價原則
SMART是被世界銀行及許多國家政府部門和組織作為在評價工作中所普遍遵循的評價指標體系設計準則。SMART是特定的(Specific)、可測量的(Measurable)、可得到的(Attainable)、相關的(Rel-evant)、可跟蹤的(Trackable)5個單詞詞首字母組成的縮寫。SMART對一般評價指標設計的基本要求給予了描述,結合已開展的績效評價的原則,本項研究將SMART準則具體應用于內蒙古自治區科技計劃項目績效評價原則中。評價應以解決經濟社會以及科學自身發展中的重大基礎科學問題為導向,突出自治區總體目標與科技發展目標的有機結合,以科學前沿的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對自治區重大需求的潛在貢獻以及優秀人才、創新團隊培養為評價重點??冃гu價應緊密結合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以技術推動為導向,以關鍵技術、核心技術及其體系的創新與集成水平、自主知識產權的獲取、技術標準的研制、潛在的經濟社會效益為評價重點??冃гu價應以技術創新帶動產業技術升級實現產業化規模效應為導向,以優化產業結構、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引導形成戰略新興產業、培育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高新技術企業為評價重點,要注重對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促進??冃гu價應以研究解決自治區公益事業發展的共性科學技術問題、增強科學技術為社會公益事業發展提供支撐的服務的能力,為人民生活水平提供技術保障為導向,以技術支撐及服務體系的先進有效性、潛在的經濟社會效益為評價重點??冃гu價應注重以科技、經濟、社會發展及國家安全提供科技條件支撐和公共服務為導向,以科技基礎條件和資源的準確性、完整性、共享性、技術的先進有效性、平臺運行與維護的高效性、提供服務的開放度、集成度與滿意度為評價重點。一般針對跨年度項目,重點考察項目合同或任務書所確立的目標實現情況和潛在應用價值;項目運行中期評估報告將對項目的下一階段運行提出指導性意見,對可能出現的停止撥款、追加撥款、調整項目目標等情況提出建議。后期績效評價應在對項目跟蹤考察的基礎上,從創新水平、關鍵技術的突破與掌握、經濟與社會效益等方面做出評價。后期績效評價項目報告結論將對項目承擔單位的運行績效評價、項目的延伸研究及項目組成員的其他申報課題、申報獎勵產生決定性影響。采用層次分析法可以滿足科技計劃項目難于完全量化分析的復雜系統問題的求解。把科技項目支出績效評價所包含的復雜問題分解為不同的組成要素,按照各要素間的相互關聯影響以及隸屬關系將要素按不同層次聚類組合,形成一個多層次的分析結構模型,并最終把模型分析歸結為最低層(指標層)相對于最高層(總目標)的相對重要性權值的確定或相對優劣次序的排序問題。表1為科技計劃項目中期運行評估層次分析模型,分為3層。表2~表4為科技項目支出后期績效評價層次分析模型,共分3類,分別為創新性項目、產業化項目和平臺建設類項目,每一類模型均分為4層,與中期模型不同的是,后期模型對指標層進一步做了細化。以創新性研究類項目為例做以下說明:①目標層:本套模型的總目標,對科技項目支出可以以指標度量的計劃完成程度以及所產生的對經濟社會發展有推動作用的預期成果的總和;②準則層:科技項目支出績效主要從項目執行結果的效率及產生的持續影響來評價,這種方法可使不同類型的項目站在同一基點上實現可比,通過個性指標的微調達到無類型因素影響的評價結果;③指標層:將準則層分解出12項指標(C1-C12),相對于該層指標諸因素,繼續細化出40項具體評價指標(D1-D40)。
計算方法的特征及應用結果說明
“十五”以來,自治區科技計劃體系進行了調整,按照“5226框架”分別對重大科技發展問題和關鍵技術領域的重點項目、主攻方向進行了決策研究,著力體現了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升傳統產業和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培育新增長點的引領作用,各類計劃逐步形成創新類、產業化類和能力建設類3種類型。按照這種三元配置結構,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在充分考慮各類計劃的共性指標的前提下,注意突出3類項目的個性指標,體現在四級指標即C級指標的區別上。觀察表2和表3,項目的經濟效益(C5)、項目的社會效益(C6)、項目的可持續影響(C7)的四級指標表述是不同的,我們將其定義為個性指標。如C6“項目的社會效益”,創新性項目重點考察技術受益范圍、生產工藝提高、人才培養情況等指標,而產業化項目考察的則是保障區域社會經濟持續發展、帶動區域產業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等指標。實用而簡捷,將指標間的重要程度及相互關聯影響在專家評判基礎上量化處理進入模型,給出層次總排序和各項指標的評價標準,待評項目的績效考評報告中相應欄目由專家組給出具體數值。最終分值由計算機運算得出。本方法的最大特點是把專家的主觀判斷以數量形式表達和處理,并可提出專家組對某類問題的主觀判斷是否存在矛盾。數學模型為N=ΣWiPi。其取值范圍介于100~684之間,如需轉化成百分制計分法,只需乘以系數0.1462即可。本方法特別適于對若干待評項目進行相對比較。第一步,采用層次分析法確定評價指標的權重;第二步,采用德爾菲法對評價指標權重進行修正或調整,進而給出每項評價指標分值的具體取值范圍,建立數學模型N=ΣPi。本方法的優點是評分標準直觀易懂,適于專家現場打分,且與財政部給出的參考格式相銜接。
至此,本文系統地設計了內蒙古財政科技項目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及其計算模型,期望它能有助于向社會各界提供科技計劃項目運作信息,有助于各類機構或組織增強計劃實施的績效理念,有助于優化配置科技資金,有助于適時調整科技計劃的支持領域;期待它在未來的應用中逐步得到補充和完善。
本文作者:高寶森工作單位:內蒙古科技信息研究所
- 上一篇:閩臺科技模式與策略研究
- 下一篇:農業科技推廣舉措及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