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林業建設育苗技術探析

時間:2022-01-02 03:24:43

導語:生態林業建設育苗技術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生態林業建設育苗技術探析

1育苗技術的實際應用意義

我國目前十分重視生態林業建設工作,并且將其納入了重點建設的工程項目當中。這樣一來,我國生態林業的建設能力就會顯著提高,這也帶動了育苗技術的不斷創新。對于較為珍貴的植物樹種需要用較適宜的育苗技術進行培育栽植,不僅大大提高了苗木成活率,縮短了育苗時間,而且會帶來更多新型樹種的快速培育與推廣,這樣就可以確保生態林業建設中植物種類的多樣性和名優新品種的快速推廣,并能實現較高的經濟效益和獲得顯著的社會效益,推動生態林業建設迅速發展。

2育苗技術在生態林業建設中的具體應用

2.1硬枝扦插。在當前的育苗技術應用中,在價格較低的苗木、花卉培育中,一般會選擇硬枝扦插的育苗技術。硬枝扦插技術主要是能保持苗木、花卉自身母體的主要優良特性。主要包括接穗的選擇,貯藏、扦插時間和管理技術。這項技術廣泛用于楊樹、柳樹、桃樹和花卉類等的扦插。2.2嫩枝扦插。嫩枝扦插也叫軟枝扦插和綠枝扦插,是生態林業建設中較為常見的一種育苗技術,主要是指以半木質化的嫩枝作為插穗,并且在育苗繁殖床之上進行扦插。夏季扦插效果好,6月初是大多植物扦插的最好時間。當地品種主要有五角楓、榆葉梅、玉蘭、衛矛、女楨、香椿、白蠟等樹種。但苗床的管護尤其重要,需要搭建遮陽網或在有稻草卷簾大棚進行,這樣有利于溫濕度的控制和陽光光照的調節,能大大提高成活率,溫度一般控制在25°左右,濕度在70%~90%。嫩枝扦插的生長素含量相對豐富,且內分子組織有著較高的活躍度,育苗發芽的速度較快,傷口的愈合速度也會較快。2.3容器育苗。(1)營養缽育苗。營養缽育苗主要應用在反季節蔬菜的容器點播和花卉及林木種子的播種。利用人為的方法比如溫水浸泡和沙藏的方法對種子的休眠期進行某種程度上的破壞,這樣可以有效加快培育的速度。在生態林業的現代化生產中,本地區主要應用于柏樹和松樹的播種育苗,因松柏樹屬于裸子植物和松柏樹針葉灰分含量低,能適于各種類型的土壤,育苗成功后,能大面積推廣用于封山育林和荒山綠化。容器苗能夠帶容器上山的便利,保證苗木隨著根際土團進行栽種,保證起苗及栽種的時候苗木的根系得到較好保護,確保其成活率相對較高,并且縮短緩苗期,保證其生長較為旺盛。①松柏樹種子的催芽技術,種子必須采用冬季室內層級沙藏的催芽方法。純沙濕度要求60%,種子用布袋裝好,種子與沙子的比例按1:3,平攤層埋沙中。沙堆上面覆蓋草簾,保濕通風,不要受凍。②采用營養缽做為容器。營養缽育苗可以在塑料大棚和溫室中進行。能夠較好地控制溫濕度,改善通風透過條件,縮短苗木培育時間,提高成活率。營養缽當中盛有營養成分較為豐富的培養土基質,第二年3月底4月初,當種子有40%~50%開裂時,就可以播種了,每個營養缽播種2~3粒,這樣可以去弱留強,經過一年的幼苗管理和煉苗技術,第三年就可以上山栽植。(2)空氣控根容器育苗法和美植袋育苗法。空氣控根容器育苗法和美植袋育苗法,成為現代生態林發展的新趨勢,這兩項育苗技術的成功,可實現四季栽植成活率近100%,俗有“移動的森林”美譽。主要應用于價格較高的名優新品種??馗萜鞯倪x擇與應用:容器由聚乙烯材料制成,由側壁圍成圓形、每排豎兩根立柱拉鐵絲,插桿固定苗木,在大規格苗木生產中,一般不使用底盤,側壁為凹凸相間狀,外側頂端有小孔,利用“空氣修剪”作用,促使根后部萌發更多新根,向外向下生長,增加側根數量,苗木生長量大。這樣能夠縮短育苗周期,快速培育大規格苗木,能快速地推廣生態林建設。美植袋育苗法應用范圍廣,由特殊的聚丙烯材料制成的非編織袋,美植袋具有極好的透水透氣性,主根在袋內范圍生長,側根側邊吸收水分、養分。從小苗開始直接栽在袋內,直到培育成大規格苗木,直接移植,根系完整,四季移植,不受季節影響,100%成活率。2.4露地小苗移栽技術。小苗移栽技術也就是分株培育大苗的方法:①人工移栽整地挖坑:采用穴狀整地,規格為40cm見方,株行距采用1×1.5,栽植密度以每畝444株左右為宜。②苗木供應:采用移栽地就近苗圃的苗木,做到隨栽隨起苗,且要保證苗木根系無損傷,如果從外地引進的小苗應采用帶土坨或不帶土坨沾泥漿后塑料包裹的方式運輸。③施保水劑:每坑內施保水劑10g,要拌表土均勻的撒于坑底鋪開。④生根粉蘸根:苗木栽植前要用50ppm生根粉溶液,在栽植前蘸根半小時(具體配制方法是:將1gABT三號生根粉加水25kg稀釋174(下轉第200頁)(3)競賽的組織與設計不完善。競賽設計與組織的完善程度直接決定著競賽舉辦價值的實現。很多時候學校在舉辦電機專業技能比賽中只是考慮學生必須具備的PLC編程能力,而忽略了對學生其他方面能力的考查,這就不利于對學生進行較全面的評價,影響了競賽結果的公正性。此外,當前社會競爭不斷激烈,企業對機電人才的需要也不斷提升。企業需要的機電人才必須具備運行、安裝、維修等綜合性能力,而且還需要他們掌握豐富的營銷與售后技能等等。因此,高職院校所舉辦的過于片面化、考核方式過于單一的機電技能競賽不僅不能對學生進行更好地引導、激勵,還會阻礙學生素質與能力的提高。

3完善高職機電專業學生職業技能競賽的主要途徑

(1)樹立正確的競賽觀。每一個高職學校及每一位老師都需要樹立正確的競賽觀,不要把技能比賽當成是宣傳學校的工具,而是要以提升學生技能為參與目的。首先,學校應該充分重視機電專業學生素質與能力的培養,抓住每一次技能競賽機會去鼓勵以及引導學生去不斷參與、改進,真正將機電技能競賽當成是為學生提供鍛煉機會、展示學生風采、培養學生能力的良好平臺。其次,老師也應該以單純的觀念來指導學生的積極參與,而不能僅僅重視優秀學生的參與,應該做到一視同仁。老師需要積極鼓勵每位學生進行參與,并在賽后對學生進行認真的指導,幫助他們分析自身的不足從而為今后的努力提供依據。(2)不斷提高教師素質與能力。教師素質與能力對學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老師及學校都應該充分重視教師素質與能力的提升。首先從學校角度看,學校應該為老師提供更多的培訓機會,從而促進老師的不斷進步。此外,學校還需要制訂一套科學的教師評價體系,不斷激勵老師進行自我改進。其次從老師自身角度來看,教師自身應該從以下,方面做出努力:①抓住學校為其提供的每一次培訓機會,去努力完善自己。②培養終身學習、虛心求教的良好習慣。③積極參與校外的專業實踐,即老師可以主動聯系校外相關企業,并到該企業進行實踐,從而實現在做中學。④老師需要不斷進行反思,尤其是在賽后進行自我總結,爭取為今后教學方面的改進提供正確的依據。(3)完善競賽內容與考核方式。競賽內容過于片面、考核過于單一,是當前機電技能競賽存在的主要問題,所以學校需要以培養高技能學生為目的,并結合社會企業對機電學生的具體要求來確定競賽內容,從而保證內容的全面及科學性。此外,競賽內容還需要結合學生的日常理論學習,將競賽當作是學習將理論應用與實踐的良好平臺,這樣更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理論的掌握。最后,由于社會企業對機電專業的學生要求越來越高,所以學校在對學生比賽進行評價時不僅要重視學生的最終成績,還需要結合學生其他方面的素質與能力進行評價,如學生的職業素質、應變及創新能力等等,這樣才能保證比賽結果的公平公正。

4結語

機電專業是一門非常重視實操的專業,這就需要學生具備較高的技能知識與能力。通過機電專業技能競賽的舉辦,可以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及學習質量的提升,還能夠有利于高職院校的長遠發展與進步。因此,高職院校都應該對技能競賽的舉辦有一個足夠的重視,通過各種競賽的組織與開展來實現學校辦學目的的實現。

參考文獻

[1]石學云.中國職業教育改革的政策走向分析—中國職業教育政策文本的定量分析[J].職業技術教育,2015,(4).

[2]劉存明.對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的認識與思考[J].中國電力教育,2017,(3).

[3]陳炳和.學生技能大賽對高職人才培養的價值研究[J].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

作者:姜興榮 單位:玉田縣林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