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林業育苗栽培管理技術解析

時間:2022-11-19 10:25:11

導語:現代林業育苗栽培管理技術解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現代林業育苗栽培管理技術解析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對于林業發展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提升。隨著大眾的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保證林業健康發展成為我國亟待解決的任務。但是在當前的林業發展中,由于工作人員的技術不合理,使其中還存在較多問題?;诖耍疚膶θ绾卧诹謽I育苗栽培管理中實施現代化技術手段進行分析。

關鍵詞:現代林業;育苗栽培;管理技術;分析研究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建筑行業的不斷進步,亂砍亂伐現象在我國十分嚴重。該種情況的出現不僅會影響到我國經濟的發展,同時也會對我國的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因此,在林業發展的過程中,相關的工作人員一定要重視其中的管理工作,加強對育苗技術的管理,及時發現其中的問題并對其進行改進,以此提升林業發展的經濟效益,實現生態理念的發展。

1現代林業育苗技術

1.1容器育苗技術。在容器育苗技術中,最常用的技術就是無紡布技術。該種技術主要應用的材料就是無紡布、其他類似材質的布料,能夠自動制作的容器以及焊接機器。其具體的操作方式是:將苗種放入無紡布之中進行密封;將含有苗種的無紡布放入到特制的容器中,并對其進行焊接填充;將其進行移栽處理。一般來說,該種技術所用的材料硬度較大,適合上山造林工程。此外,通過該種技術培育出的苗木根系較為粗壯,所以能夠確定苗木的優良。1.2插條技術。該種技術主要應用于春季以及夏季。因為在春季時分,氣候較為濕潤且氣溫較低,樹木在此時會大量發芽,土壤也開始進行解凍活動,在此期間進行育苗,能夠大幅度地提升苗木的存活率[1]。同時,在實施該種育苗技術時,操作人員一定要確定土壤的濕潤程度,切忌由于土壤過度干燥而使苗木呈現枯死狀態。此外,在實施插條技術時,栽培人員也可以使用壟作的方法保證土壤的水分。在苗木生長期間,栽培人員一定要對其進行定期修剪,保證樹干的養分。1.3分植技術。所謂分植技術就是指將苗木的各個部位進行拆分,將其視為原料進行種植的方式。一般來說該種技術的操作較為簡單,并且由于苗木的生長速度較快,所以該種技術能夠有效地提升造林工程的效率。此外,該種技術主要應用于苗木較為稀缺的地區。但是在該種技術的實施過程中值得注意的是,栽培人員一定要保證土壤的濕潤程度以及疏松程度,進而提升苗木的成活率。1.4栽苗技術。所謂栽苗技術就是指,在整體的苗木栽培過程中選取根系較為完好的苗種進行育苗,進而提升造林工程的整體質量。該種技術對于實施環境的要求較低,即使環境極為惡劣,該種技術下的苗木成活率依舊不會受到影響。但是在該種技術實施的過程中,栽培人員應該注意各種資源的用量,防止提升栽培成本。同時栽培人員也可以將節約下的成本用于育苗工作,進而提升苗木的整體質量。

2現代林業栽培技術

2.1種子催芽技術。水浸法,該種技術分為2種形式:溫水以及熱水。一般來說,溫水催芽的最佳溫度在40~45℃之間,其浸泡時間最好在1d以內。同時,在實施該種方式時,管理人員應該將其放置于陽光下,以此保證其溫度[2]。大約在1周之后,種子就會發芽,此時工作人員可以實施種植環節;而熱水催芽的最佳溫度是80~90℃,與溫水催芽不同,在實施熱水催芽時,工作人員應該隨時使用木棒進行攪拌,并將其置于陰涼處,待到2~3d后,便可進行種植處理;在催芽技術中,藥物催芽能夠有效地提升工作的效率以及質量。其具體操作方式為,管理人員將種子集中到同一容器內,使用已經配置好的微量元素溶液對其進行噴灑。隨后,管理人員可將其放置在陽光直射處,待到2~3d后,便會發芽;溫床催芽,該種催芽方式屬于物理催芽,不會對種子造成傷害。其具體方式為,工作人員選取較為合適的土地,并在其處進行挖坑;工作人員可以將瓷磚板視為底座放入坑中,在四周釘上木板;工作人員可以在瓷磚上鋪好塑料膜,并將種子放在上面,進行灑水處理,在其上覆蓋草簾,避免水分蒸發。2.2播種技術。最為常用的播種技術主要有人工以及機械2種。一般來說,人工播種適用于場地較小的苗圃。在實施播種前,工作人員應該確定好距離,然后實施播種。而機械播種適用于場地較大的苗圃,通過工作人員的設置,播種機能夠自動進行播種,以此降低工作人員的壓力。

3結語

在林業管理工作中,如何做好育苗管理以及育苗栽培是決定整體工作質量的關鍵性因素。因此,在整體育苗工作中,工作人員一定要提升自身的工作理念以及工作技術水平,在育苗的過程中積極應用現代化技術手段,重視苗木的生長,提升工作的質量,進而推動我國林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文博.東北地區苗木培育技術研究[J].中國林業管理,2015(18):54-56.

[2]王世成.淺談遼寧林業育苗工作的歷史現狀及其發展[J].遼寧林業科技,2015(12):15-16.

作者:孟彩虹 單位:本溪市林業技術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