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技術創新與成果推廣實踐
時間:2022-07-22 04:01:44
導語:林業技術創新與成果推廣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林業發展規劃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美麗中國的戰略發展要求,對鞏固我國生態安全屏障亦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國林業建設存在整體結構復雜、生產周期漫長、發展技術滯后的問題,如何提升林業發展水平、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建設因此成為廣大學者所思考的問題,本文從林業技術發展現狀及特點入手,就如何實現林業發展技術創新和成果推廣進行分析論述,旨在為建設一個可持續現代生態林業發展體系提供參考策略。
【關鍵詞】林業發展;技術創新;成果發展
林業建設是我國經濟發展產業組成之一,相較之其他產業的蓬勃發展略顯滯后,但經濟發展建設和生產技術水平的提高對林業建設提出的新標準和新要求是不可忽視的,因此,傳統林業向現代生態林業的過渡是緊迫且必要的,這一過程當然離不開產業技術創新與成果推廣的實踐,唯有如此才能有效提升林業產出率并合理利用林業資源,為建立現代化林業發展體系添磚加瓦。
1我國林業技術創新與成果推廣的實踐中的問題
我國林業發展結構組成是復合的,包括木材生產、木材開采、木材加工等項目組成,其中的生產流程和技術水平是存在較多問題的,互相之間的效益沖突從而導致了發展結構的不平衡和復雜。林業的生長周期較長,其生產受到自然因素和經濟因素的雙重影響,林場經營的材木因此需要因地制宜,生產周期需要同生態環境中的原生林木生長周期相協調,一方面其選材的種植開采和生態環境之間存在制約,其間的平衡需要把握,另一方面有的經營者因為眼前利益盲目過度開采,從而影響了整體林業的發展格局。[1]傳統的林業管理人員對林業技術創新和成果推廣的實踐是不重視的,過度信奉自然因素的作用,這種“靠天吃飯”觀念是消極且老舊的,極大的影響了林業技術成果推廣的效率,制約了林業建設的發展,林業技術研發的經費也存在配置不合理的現象,科研經費更應當側重于實踐和生產,而不只是高校的科研中心,只有培養優秀的林業技術實踐人才,將科研項目的立題需要同生產實際緊密結合,提升技術的成果轉化率,才能將科技變成真正的生產力和效益,從而有效推動技術的不斷創新和長遠發展。科研立項的方式依舊以政策引導為主,顯得較為傳統單一,純粹依照當地政策進行開發和管理是同多元化的利益價值觀產生沖突的,倘若林農的自身利益沒有保障,技術推廣是無法得到相應的反饋的,因此現有的技術導向的方式需要得到調整。應當首先了解林農的真實需要和困難,才能根據其已有的勞動力和財力為其提供相應的技術,林農的積極性是發展林業、推廣技術的原動力,技術推廣需要解決的不只是技術優劣問題,更應該是技術認可的問題。
2我國林業技術創新與成果推廣的實踐中的思考
2.1加強林業科技項目管理,突破科技服務最后一公里。技術創新與成果的推廣離不開科學的管理,首先應當拓寬科研立項的導向方式,突出實踐應用、結合市場需求的篩選原則,引入競爭機制,對立項進行招投標和評估審查,避免重復課題,確??蒲许椖考夹g性強、可行性強以及經濟效益強,項目研究中需要進行全程監控,確保技術成果的驗收和審核,保質保量的同時需要經過市場的檢驗和應用,技術成果的推廣也需要相應政策的扶持,只有加大推廣資金的投入力度,科研隊伍的組織以及激勵機制的建立也能促進科技成果更為有效的轉化,當科研人員的付出有了相應的回報和價值,科技的創新和推廣速率就能得到有效提高[2]。政府應當將林業科技推廣列入非贏利性的管理范疇,并建立相應的技術成果推廣體系和運行機構,使得推廣機制同林農進行互動結合,推廣人員、科研人員、林農三方應當共同參與研究和推廣,只有讓林農能充分參與林業技術創新和成果推廣的過程,才能讓技術更加符合受眾的需求、適應經濟發展的要求。技術傳播的本質在于互動,在三方推廣機制的建立基礎上,可以設置示范點、示范基地以及示范戶的示范體系,現身說法為林農們傳授林業建設的新技術和新方法,發揮優勢生產主體的示范帶動效應。同時組建專業的教導團隊,切實解決林農在實際操作中遇到的困惑和難題,使得林農通過輻射效應和現場指導有效提升林材生產經營能力,實現致富的最終目標。[3]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是不斷創新發展的,只有以此為基點不斷交替更迭,才能實現經驗和需求的完美統一,一旦嘗到了新技術的甜頭,林農就能真正對其產生認可,技術創新和成果推廣才能真正發展和實踐,技術入戶的最后一公里才能突破。2.2加強現代園區建設以及社會化的專業組織體系的管理技術應用。林業生產是一種規?;漠a業,產業運行的過程也需要園區建設和管理技術的創新。為整合林農并形成社會化的組織形式,政府一方可以在技術推廣過程中組織建立多種規模化的經營形式,以便在形成專業的合作組織的同時達到更好的經濟效益,一方面可以通過合作社的組織牽頭對林業基地進行規模承包,對肥料等用品進行集中購買,對產品成果進行集中銷售等,以此縮減個體在市場經營過程中耗費的額外成本;而組織化和規范化的程度越強,對創新技術的需求也就越迫切,技術成果的應用也能越發廣泛和深入,因此也可通過建立一個相對集中的現代林材產業園區、強化統一的農業裝備設施來優化自身的產業布局,從而將生產要素和管理資源進行集中,生產過程和經營機制進行規范。產業園區應當做到產學研相結合,極大發揮科研人員的指導作用,采用創新技術對產品生產、生產線運行進行輔助,極大促進生態化、標準化、規模化的產業建設的推廣應用,這種管理技術的推廣能將規模生產同市場經營緊密相連,滿足生產項目的需求的同時更能集中解決林業生產中的結構難題,最終通過各方合力將其打造成一個高質量、高標準、高技術、高效益的穩固產業鏈。如浙江省竹子現代林業園區項目就是一個充分利用以上措施的良好案例,在各方的同心協力之下,該園區已經成為竹林產業建設的重點示范單位,屬于竹產業建設中的領先代表[4]。
3結束語
林業建設通過對林木資源的培育管理和開發利用,不僅能為現有生態環境景上添花,還能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實現林業生產的經濟效益,林業科技成果的轉化是推進林業建設發展和經濟增長的重要內容,在引起重視的同時需要積極采取措施將其付諸實踐,以此才能帶領林業產業建設走向正軌,并實現林業科技發展的真正進步。
參考文獻
[1]隆紹國.淺談現代林業技術推廣在生態林業發展中的應用[J].中國林業產業,2016(11):26.
[2]趙開銀.論現代林業技術的推廣與應用[J].科學技術創新,2014(21):265.
[3]常雨來.論現代林業技術推廣及生態林業發展[J].中國高新區,2017(24):187.
[4]梁啟英.對廣東林業科技成果轉化問題的思考[J].科技成果縱橫,2005(3):39-40.
作者:劉一帆 徐晨 單位:江西省贛州市大余縣林業局
- 上一篇:林業綠化樹移植栽培技術解析
- 下一篇:林業種苗管理技術要點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