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堿地改良及園林綠化施工技術探索
時間:2022-08-05 10:28:21
導語:鹽堿地改良及園林綠化施工技術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鹽堿地是鹽地、堿地及鹽堿地的總稱,這類土地含鹽較高,會影響樹木正常生長,不利于植物群落形成及城市生態園林建設。結合鹽堿地及其危害作相關介紹,然后提出鹽堿地改良措施,并對鹽堿地園林綠化施工技術進行相關探討。
關鍵詞:鹽堿地;改良;園林綠化;施工技術
隨著生態園林建設的發展,搞好園林綠化工作顯得格外重要。但由于鹽堿土含鹽較高,鹽堿地的園林綠化難度非常大,迫切需要改良鹽堿地。
1鹽堿地的危害
鹽堿地是指土壤鹽堿化的地區,主要包括鹽地、堿地及鹽堿地。就目前來看,我國大約有100多座城市處于鹽堿狀態,鹽堿地面積約0.35億公頃,鹽堿地主要分布在東北、華北、西北及濱海地區[1]。鹽堿地的形成包括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自然因素有氣候、地質、地貌、水文等;人為因素有人類不合理的生產活動、盲目的改造自然環境等。鹽堿地的危害主要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1)威脅農作物的生長。鹽堿土有很高的鹽分,會改變土壤的理化性狀,使作物失去良好的生長環境和營養條件。在鹽堿的影響下,土壤溶液會直接危害作物細胞,影響作物的正常吸收和代謝功能。2)傷害植物組織。干旱季節,鹽堿土中的鹽會聚集在土表,進而傷害植物的胚軸。再者有些植物內部系統“排毒”功能不強,含鹽量高的土壤會危害植物的原生質,使得植物蛋白質合成受阻,危害植物細胞,易造成植物過早凋謝、死亡。3)引起植物生理干旱。鹽堿地的土壤含有較高的可溶性鹽類,這種可溶性鹽可提高土壤溶液滲透壓,進而引起植物生理干旱,造成植物根系及種子發芽時不能從土壤吸收足夠的水分,易導致植物干枯死亡。
2鹽堿地改良措施
鹽堿地的改良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我國鹽堿地面積非常大,對鹽堿地進行改良,可以提高鹽堿地的利用率,改善鹽堿地作物、植物生長環境,進而創造出更好的效益?;诖?,從生物、物理、化學3個角度,對鹽堿地的改良提出了一些針對性建議。
2.1生物改良措施
1)常用的生物改良措施是在鹽堿地種植一些耐鹽堿的植物,如沙棗、濱柃、白榆、白柳及紫穗槐等,這些耐鹽堿的植物對改良鹽堿地土壤鹽堿性有著積極的作用。2)種植耐鹽的綠肥和牧草,如田菁、紫花苜、草木樨等。3)開展大穴整地、淡水洗鹽工程,以此改良鹽堿地。一切改良土壤的措施都是相輔相成的,要想提高土壤改良效果,應綜合開發,整合各種改良手段,如喬木、灌木及草本等植物的復合種植,形成遮蓋面,將鹽堿地地面遮蓋起來,以此減少鹽類的積集,減少水分的蒸發。
2.2物理改良措施
1)深翻土地。深翻土地的好處是可以讓水分均勻下滲,防止土壤斑狀鹽漬化。在鹽堿地,要適時對土壤進行深翻,以此來改變土壤環境,切斷土壤毛細管,減弱土壤水分蒸發,防止土壤返鹽。在平整土地時,應盡量選擇春季和夏季,因為這兩個季節土壤返鹽較重[2]。2)洗鹽。洗鹽是常用的一種鹽堿地改良手段,即將水灌入鹽堿地,稀釋鹽堿地中的鹽分,并使其溶解,然后通過下滲把土層中的可溶性鹽堿排到深層土或淋洗出去,側滲入排水溝加以排除。值得注意的是,在應用洗鹽這種方法時,需要在綠地上挖排水溝。3)設置隔離層。隔離層的目的是隔離鹽堿,防止鹽堿上升。在種植植物前,可在預埋的洞穴放置一個隔離帶或設置一個隔離層,以此來隔離鹽堿與植物的直接接觸。
2.3化學改良措施
1)增施有機肥料。有機肥經微生物分解、轉化形成腐植質,可以提高土壤的緩沖能力,降低土壤堿性,同時有機肥可和碳酸鈉形成腐殖酸鈉,刺激作物生長,增強抗鹽能力。合理施用化肥,化肥可以增加土壤中氮、磷、鉀等元素,這些元素不僅是作物生長所需的營養物質,同時這些元素還可以增強作物的耐鹽能力。施用化肥時,要避免施用堿性肥料,如氨水、碳酸氫鈉等,應以中性和酸性肥料為宜。2)使用專用“土壤調理劑”?,F階段,一些專用鹽堿地改良的“土壤調理劑”也得到了研發和應用,這些調理劑可以很好地促進土壤中金屬離子交換釋放出來,降低鹽分含量[3]。例如,堿性硅酸鹽是一種含氟硅酸鈉鹽的分散無定形膠體,施于土壤后,可以增加土壤膠質,調節土壤空隙狀況,改善土壤性能;抑鹽劑,在鹽堿地使用抑鹽劑,可以在地面形成一層連續的薄膜,防止水分子通過,抑制水分蒸發,減少鹽分在地表積累。
3鹽堿地園林綠化施工技術
3.1做好鹽堿地的地質勘查工作
要想改良鹽堿地,地質勘查是必要的,只有了解鹽堿地的土壤環境、確定鹽堿地土壤含鹽量,才能有針對性地進行改良、改進,進而形成規?;闹脖蝗郝洹@林綠化施工前,施工單位要對綠化地進行勘查,了解綠化地土壤是否為鹽土,然后根據勘查結果,制定科學的施工方案。
3.2滲管排鹽
在園林綠化地鋪設暗管,通過暗管向土壤灌淡水,并通過暗管將土壤中的鹽分隨水拍走。滲管鋪設一般為水平封閉式,一級管和二級管相結合,一級管的滲入水匯入二級管,然后流入污水管排走。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污水管埋設較淺,則可在二級管的末端設集水井,定期強排[3]。
3.3選擇適宜的植被
選擇植被時,應選擇具有抗干旱、耐鹽堿、抗風沙、耐水濕等特征的植被。為了提高綠化質量,在進行綠化施工時,除了要選擇適宜的植被外,還可以適當引進其他地區能夠適應當地環境生長的樹種,從而豐富鹽堿地綠化景觀。3.4科學栽植1)栽植樹木前,應先挖好樹洞,在樹洞設置隔離層,可用粗砂、碎木屑、碎樹皮、馬糞等鋪設在樹穴內作為隔離層。值得注意的是,作為隔離層的用料,其大小要適中,且不能含有過多的雜質。2)埋好隔離層后,栽植樹木或幼苗,然后回填客土,在回填土過程中,要確保隔離層與塑料布的地層嚴密結合在一起,塑料布的頂端要超出地面,并用石塊對其進行固定[4]。
3.5客土抬高地面
園林綠化過程中,如果綠化地不具備排水條件,則應采用客土抬高地面下設隔離層,利用高差進行排水淋鹽,降低土壤鹽分,從而達到改良土壤的目的。
3.6大穴換土
大穴換土是一種比較實用的改變土壤鹽堿狀況的措施[5]。在園林綠化過程中,采用大穴整地的措施,可以創造有利于園林綠化植物生長的土地條件,有效控制土壤次生鹽漬化。在園林綠化地,可開挖深為10cm的穴,并在穴底埋設鵝卵石作為隔離層,在穴面鋪設5~10cm的中砂為覆蓋層,以便降水可灌溉水可以順利下滲透含鹽高的土層,從而降低其含鹽量。
3.7其他技術
1)灌溉。鹽堿地園林綠化植被主要是靠水管網供給的自來水進行灌溉。結合鹽堿地特點,澆灌時要對鹽堿地綠化地澆足、澆透,避免次生鹽堿化的發生,然后根據植被的生長情況科學澆水,一般每隔7d要澆水1次,澆水后要進行松土。2)施肥。保證植物生產所需的營養,可以提高植物的耐鹽堿性,進而促進植物的生長。鹽堿地園林綠化施工中,要做好施肥管理。施肥應以有機肥為主,因為有機肥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與通透性[6]。另外,要根據植物的生長情況,科學追肥,施加磷肥、鉀肥,拒絕使用堿肥。
4結語
鹽堿地改良是一項系統的工作,對鹽堿地進行改良,有利于鹽堿地農作物和植物的生長,改善鹽堿地的生態環境。基于鹽堿地的特征,可利用生物措施、物理措施以及化學措施對鹽堿地進行改良,鹽堿地改良后,對其進行綠化施工,可充分提高鹽堿地利用率。
參考文獻:
[1]孫輝.鹽堿地改良及園林綠化施工技術研究[J].種子科技,2021,39(2):83-84.
[2]張順.鹽堿地改良及園林綠化施工技術[J].現代園藝,2020,43(22):204-205.
[3]于曉龍,劉希娟,郭靜靜.鹽堿地改良及園林綠化施工技術[J].工程技術研究,2020,5(11):58-59.
[4]張田田.鹽堿地改良及園林綠化施工技術探究[J].現代園藝,2018(22):193.
[5]何冬太.鹽堿地改良及園林綠化施工技術探究[J].低碳世界,2017(34):206-207.
[6]周寅.鹽堿地改良技術在園林綠化施工中的應用[J].中國園藝文摘,2017,33(4):87-88.
作者:盧佳 單位:寧夏大學農學院 寧夏金沙林場
- 上一篇:園林綠化養護精細化管理對策
- 下一篇:園林綠化工程反季節施工技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