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學習興趣的培養3篇

時間:2022-11-27 09:22:53

導語:初中歷史學習興趣的培養3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歷史學習興趣的培養3篇

第一篇

一、將知識轉變為故事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方式就是站在講臺上把課本上的知識轉述給學生,學生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下會覺得學習是一件很無聊的事情,就會對學習產生厭煩的情緒,進而會導致學習成績低下,所以教師要在課堂上轉變教學方法,讓學生對歷史學習感興趣。歷史本來就是老師講故事,學生聽故事,并且讓學生在聽故事的過程中去體味道理,所以教師可以將歷史課本上的知識以講故事的方式告訴學生,學生在聽教師講故事的時候就會對歷史產生興趣,然后教師再結合故事向學生闡述知識,這樣學生就會以一種愉悅的心情去學習歷史,進而對歷史這門課程產生興趣。

二、設置情景劇

想在歷史課堂上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就要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親自去體味歷史的魅力。在初中歷史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結合知識為學生設置情景劇,讓學生扮演歷史事件中的各個角色,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還讓學生化身為歷史人物,在具體的歷史情景中去切實的體味人物當時的心理。學生在接觸情景劇的時候會覺得很新鮮,也就會很積極的配合老師參與到其中,這樣學生在情景劇的表演過程中既可以學到知識又可以對歷史這門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同時教師在設置情景劇的時候要注意緊緊圍繞課本上的歷史知識,要充分保證學生在表演過程中輕松、快樂地學到歷史知識,在參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對歷史學習提起興趣并提高課堂效率。興趣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是學生的指路明燈,它指引著學生前進讓學生在前進的道路上充滿動力,所以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習成績首先就要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學生只有對歷史學習感興趣了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歷史學習中去,以提高學習歷史的成績。

總之,要在初中歷史課堂上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就要求教師要打破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思維方式,靈活的進行教學方法和思維方式的改變,鼓勵學生積極的參與到課堂教學過程中來,讓學生從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變成主動的知識探究者。作為一名合格的歷史老師首先要學會帶領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去感受歷史的無限魅力,讓學生積極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使學生主動的愛上歷史這門課,并對歷史課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作者:張麗丹 單位: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兩水中學

第二篇

一、歷史老師深厚的學科底蘊是學生學習興趣調動的關鍵點

古人講:“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對老師的喜歡程度,往往決定著學生是否喜歡某個學科的學習。歷史學科的教學也是一樣的。老師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組織者,作為知識的主要傳遞者,作為學生能力提升的主要指導者,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學習能力的提升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因此,歷史老師一定要在各個方面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學生的表率,讓學生因為信服老師而喜歡學習歷史,讓學生因為喜歡老師而學好歷史,更要讓學生因為歷史老師深厚的學科底蘊而敬畏老師。作為歷史老師要熟悉歷史學科最基本的、高效的教學流程,熟知古今中外的歷史史實、歷史典故、歷史故事。在日常教學之余要主動研究各個版本的歷史教材、教學參考用書和各種歷史讀物,還要廣泛地閱讀中外歷史理論著作,通過互聯網和最新的報紙雜志積極關注最新的史學研究動態,不能做故紙堆里的“古董”,靠上大學時的底子吃多年的老本。除此之外,作為歷史老師還要汲取其他學科知識,文學、地理、美術、音樂、建筑等等都要有所涉獵,博觀約取,厚積薄發。作為歷史老師還要有調動學生課堂學習興趣的完美口才,讓用學生喜歡聽的語言和詞語來講授歷史,這樣才能讓學生聽得如癡如醉,忘記自我,不能自拔,如此,說明歷史老師的吸引力就非同一般了。當然,歷史老師深厚的文化底蘊不是一天兩天能夠積淀起來的。作為歷史老師要不斷加強自主學習,堅持閱讀,向書本學習;相互交流,向同事學習;堅持深造,向專家名師學習。通過學習,拓寬自己的知識面,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豐富自己的知識內涵,拓寬自己的專業成長路徑。面對新時代的初中學生,歷史老師絕對不能固步自封,不思進取,否則就會讓自己的學科教學陷入被動。因此,歷史老師深厚的學科底蘊是學生學習興趣調動的關鍵點。

二、立足課堂實際創設教學情境是學生學習興趣調動的基礎

教學情境的創設對課堂教學有著非常明顯的作用,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情境創設要在遵循歷史課程特點的基礎上進行,要根據情境教學理論,歷史學科的特點和學生學習歷史的認知規律,再針對具體的教學目標,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通過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動力,讓學生逐步掌握學習內容,完成學習目標,最終達到既掌握歷史知識,又受到情感熏陶和感染的目的。創設歷史教學情境有多種方法,在教學中,我們經常用到方法有以下幾種:其一,借助圖畫、音樂、音頻、視頻等再現情境,把和課文內容相關聯的教學資源具體化地呈現出來,讓學生通過直觀的視覺印象進入到課文內容的學習,這樣的情境創設,能夠增加學生的直觀印象,使用起來也很方便,可操作性非常強,值得我們歷史老師借鑒和使用。其二,角色扮演讓學生融入情境。為了讓學生更深入地回到“歷史現場”,感受到“歷史再現”的魅力,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讓學生像演戲一樣分角色扮演課文中的各種角色,讓學生根據課文的描述,結合自己的理解,站在課本中歷史人物的立場和角度去講述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角色扮演式的情境創設,學生一般都是比較喜歡的,只要老師引導得好,指導得好,學生都會有很大的收獲。在角色扮演式的情境創設中,教師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讓每個小組的同學都有機會嘗試解讀和演繹,既能夠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興趣,還能夠兼顧到全體學生,因此,教師要多嘗試角色扮演式的情境創設。其三,通過錘煉語言描繪情境。這對老師的語言功底是一個極大的考驗,老師要像說評書一樣將歷史場景描述出來,讓學生如臨其境。語言的錘煉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歷史老師必得經過多年的歷練和模仿才有可能尋到一些門道。但是只要我們愿意嘗試,總能夠找到讓學生感興趣的方式和方法??傊覀円庾R到,立足課堂實際創設教學情境是學生學習興趣調動的基礎。

三、關注全體學生的課堂需求是學生學習興趣調動的重要一環

每個班的學生素質皆有高下,學生學習成績也總有浮沉,作為歷史老師要讓學習喜歡歷史,尤其是要讓后進學生喜歡自己的歷史學科,必須要關注學生的課堂需求,尤其是后進學生的學習需求。一般來講,學習興趣不濃厚的學生往往都是后進學生,對此,老師要認真研究學生,深入了解學生,多和學生進行課后溝通交流,知曉學生的需求,熟悉學生學習的方式,在備課、講課、作業等教學環節上,努力適應學生,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歷史老師要多關注這些學生,增加對他們的感情投入,促進后進學生的轉化。讓他們能夠從最點滴的收獲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引發他們對學習的熱情和對成功的渴望。關注學生的課堂需求是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一環,老師們只要堅持和學生走在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就一定會培養起來的。

作者:張小龍 單位:甘肅省正寧縣榆林子鎮初級中學

第三篇

一巧設問題探究,豐富興趣之流

教學中探究問題的設計一直是教學中的難點,無論是在集體備課還是在聽課交流中都作為重點來對待。做到問題的設計要有深度,具有可探究性,在一節課中這樣的問題不要過多,設計一兩個經典問題即可;盡量圍繞知識的重難點展開設計,問題不能過難,要符合學生的理解和接受水平;問題設計以史料為背景,但要簡潔或通俗化,幫助學生理解的譯文也可用。比如講唐朝的衰落一節時,如果直接問學生唐朝衰落的原因,會有些突兀。我引入史料“開元之治,幾于家給人足,而一楊貴妃足以敗之?!w翼”根據材料設計問題“趙翼的這一觀點是否正確?強盛的大唐帝國究竟是什么原因走向衰落?楊貴妃在唐朝衰落中起什么作用?真的是紅顏禍水嗎?”這些問題的設計既能激趣又具有可探究性。正所謂:“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苯處熒朴谠O置疑問,創設問題情境,不僅可激疑啟思,活躍思維,而且能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再比如講元朝的擴張時,我設計了一個問題:“假如成吉思汗的繼承人窩闊臺不是早死,對歐洲會產生什么變化?試從經濟、政治、社會三方面分析。”學生的回答中居然由“黑死病”聯想到“文藝復興”,由意大利聯想到中歐帝國的興衰。由此可見一斑,好的設問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拓寬知識領域,培養發散思維和興趣。

二挖掘歷史熱點,點亮興趣之火

歷史和人類生活古今相連的歷史規律,賦予歷史學科和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挖掘出這些熱點,創設實用的歷史情境無疑讓學生深刻體會到歷史學習的價值,同時激發學習歷史的主動性和興趣點。比如“唐太宗的一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結合現在的國家政治生活談談自己的認識?”鑒古知今,在穿越時空地探討中明事理、識本質,在知識地牽引中點亮歷史學習的興趣。

三開設實踐活動,增添興趣之力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要想對事做深入的了解,必須親身實踐。同樣,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需要教師開展豐富多樣的課堂內外活動。如具有探究性的辯論賽、角色扮演、歷史短劇、歷史經驗交流會等,都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方法。如“秦始皇的功過”“辛亥革命是成功還是失???”“拿破侖是天使還是魔鬼”“昭君出塞”“荊軻刺秦王”“文成公主入藏”等都可以成為此類素材。辯論能激發思維、拓寬視野,教師要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出現爭議時,不要妄下斷言,尊重求異思維,創設平等交流的平臺,讓思維的發散更為流暢。角色扮演需要學生收集材料、概括史實、設計方案、評價歷史事件、揣摩歷史人物,在這一系列的探究活動中深入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而歷史短劇不僅是這種能力的濃縮凝練,更是為興趣的培養添上了厚重的一筆。歷史經驗交流會中讓更多學生了解學習歷史的有效方法,如通過歷史故事激發興趣、通過圖表加深印象、給別人講一遍永遠不忘、前后聯系及對比記憶整體感強,經驗的傳授其實就是興趣的鋪設。興趣是引導學生學習歷史、認識歷史、愛上歷史的燈塔。而興趣的背后是教師對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的培養。只有以探究學習為載體,才能讓學生在歷史學習的愉悅中提升人文素養。

作者:魯艷紅 單位:新疆溫泉縣哈鎮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