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素質教育論文
時間:2022-07-07 10:01:32
導語:初中歷史素質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素質教育是基礎教育發展方向。為此,在初中歷史課教學做了一些嘗試,在思想品德、行為習慣、學習方法指導等方面作了一些探究。
關鍵詞:素質教育;思想品德;學習習慣;學習方法
青少年是民族的未來,是祖國的希望,他們的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民族的興衰和國家繁榮。初中階段的青少年,從身體、心理等方面看是承上啟下的階段,他們身體和心理等素質的高低,影響他們將來的升學、就業,甚至影響他們的終身。在初中階段抓好他們身體、心理為主的素質教育,為他們的健康成長和科學發展創造條件。初中學生經過學校的教育,要使他們成為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并且有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的,有一定文化知識青少年。這是初中階段學校的任務和學生接受教育要達到的目標。初中歷史課的教學就必須圍繞這個重點進行,把它作為初中歷史課教育教學的行動指南。抓好初中歷史課教學中的素質教育,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抓好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抓好學生的行為習慣教育
初中學生由于年齡較小,處于人生觀、世界觀逐漸形成的時期。初中歷史課教學要為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的形成作出應有的努力,要培養學生逐漸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通過學習古今中外愛國志士、仁人志士、科學家等先進人物的事跡,教育、引導學生把歷史上先進人物的精神應用到現實。通過教學教育,要使學生逐步樹立遠大的、崇高的共產主義理想;樹立自己將是社會的一員,自己與社會和國家、民族的榮辱相關,要為社會、國家、民族負責和作出應有貢獻的思想;樹立個人的價值與社會、國家、民族密切相關,個人價值的實現離不開社會、國家、民族,實現個人價值不得違背集體、社會、國家、民族和其他人的利益;樹立熱愛學校、熱愛家庭、熱愛國家、熱愛民族、熱愛社會的思想。初中階段由于他們的年齡特點,他們好奇,他們對一切都感到新穎,他們樂于接受新知識。初中歷史課應該抓住這一契機,教育和引導學生懂得一些道理,明白自己怎樣處理好與個人、社會、國家的關系,明白怎樣做才是真正的人。利用課堂教育、引導學生學習古今中外愛國志士、科學家等史實,利用課堂內外的各種條件和設施把簡單的、純粹的思想道德教育變為學生喜聞樂見的多媒體教學、參觀、訪問等形式。初中階段是中學的第一階段,初中歷史課教學要特別抓好學生的行為習慣教育,對他們將來的學習、生活、工作影響極大,并且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莎士比亞說過“美好的習慣愈多,則生活愈容易,抵抗引誘的力量愈強?!背踔须A段的行為習慣教育應著重抓好這幾方面:處理好課堂內外的關系,處理好課堂內與教師和其他同學的關系,處理好認真、努力學習與取得較好成績的關系,處理好學習與認真、積極思考的關系,處理好與學校榮辱的關系,處理好與學校其他教師和學生的關系。要他們懂得并爭取做到:上課時認真聽課,積極回答問題,積極思考,不做違反課堂紀律的事。在課堂上認真、積極、主動配合老師抓好學習,保質保量完成學習任務,影響其他同學學習的言行決不能在課堂上發生。愛護學校的一草一木,維護學校的尊嚴、榮譽,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積極參加學校的各種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熱愛、尊重學校的每位教職工,搞好與其他年級同學的關系。在學習上要有拼搏精神,要有非把學習搞好不停止的精神,要積極向上,時刻對自己要高標準嚴要求;獨立完成自己學習任務,不依賴于他人;學習上經過努力而不能解答的問題要積極、主動向老師和其他同學請教,但不能抄寫、偷竊他人成果。
二、向學生傳授學習方法,培養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技能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要通過初中歷史課的教育教學讓學生學習一些基本歷史常識,對中華民族輝煌燦爛的歷史有一定的了解,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優秀歷史傳統。初中歷史課要參加畢業考試、升學考試,成績的好壞關系到學校和該學科教師的教學質量,因此抓好初中歷史課的文化知識的傳授,要求學生掌握必要的科學文化知識也是初中歷史課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初中歷史課有自身的特點:課時少、理論性強。還由于一些習慣的影響和舊觀念,認為該學科是副科,甚至認為不開設該學科;認為像這種副科到考前突擊、背一背就可以了。還因為有些教師的觀念陳舊、教法陳舊,甚至單純的說教,為初中歷史課增加不少障礙,甚至造成一些師生一提到該學科就會產生教師難教、學生不感興趣的現象。初中歷史課的教師觀念要更新,要加強學習,要吸收、學習新的知識、方法,改變過去以傳授知識為唯一目的的做法。應該通過各種途徑、各種方法、各種場所,向學生傳授學習的方法、技巧,讓學生逐漸學會自己主動、積極去學習,會學習。學會怎樣聽課,怎樣看書,怎樣預習,怎樣復習。學會看書后要思考書中的知識,書中向我們傳遞什么精神。學會做完練習后要思考練習題檢查哪些知識,哪些知識在考試中可能會以什么題型出現。學會復習后自己要檢查復習效果,頭腦中對所復習的知識是不是清晰,所復習知識與其他知識的聯系與區別;思考所復習的知識在各種考試中有哪些題型出現。初中歷史課的教師要在教改上下工夫,改變過去教師一言堂的像學生單純灌輸知識的傳統教學方法,采用多媒體等電化教學形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充分參與教學活動,想方設法讓學生自己主動地、積極地學習。初中思想政治課教師要利用初中學生迫切希望自己能主宰自己言行的特點,可以向學生講清學習的目標、目的、要求,讓他們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學習,教師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對學生學習方向進行引導,對大是大非的問題嚴格把關。初中歷史課教師要充分發掘教材和其他相關知識的趣味,有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可以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學習,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初中歷史課要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等方式,反對封閉式的教育教學模式。當今世界是信息時代,知識更替頻繁的時代,不能采用“愚民政策”,教師要進行正確引導,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的典型人物、事例為初中歷史課的教學服務。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途徑,請一些專家、勞模和有突出貢獻的社會主義勞動者等介紹他們的人生經歷、感覺,為廣大的學生起言傳身教和拋磚引玉的作用。利用一切機會走出校門,到農村,到工礦企業去實地參觀訪問,讓學生體會偉大祖國的巨大變化,體會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體會勞動者的偉大和勞動的無上光榮。讓學生為烈士陵園、英雄人物掃墓,讓學生懂得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懂得在必要時應該犧牲個人的利益甚至生命。讓學生去旁聽一些法院審判案件,增加法律知識的直觀效果和理解。讓學生看一些科教、科普、愛國主義等題材的電影、電視,既可以學習一些知識,又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初中歷史課教師要盡量采用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方法,如,開展愛國歷史人物知識競;讓學生講歷史故事,看歷史題材的影視作品等活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在教學活動中讓學生學會閱讀課本,學會思考、理解知識,學習運用相關知識解答各種問題。初中歷史教師在選擇相關教學方法時,一定要以學生感到學習輕松愉快,學習效果好的方法,一定要讓學生活躍起來、行動起來,一定要讓學生的手、眼、腦、耳等器官同時配合、一起行動。在課堂上可以采用讀書法,讓學生自己去讀讀書,找出書中的重點、難點。也可以采用討論法,讓學生在必要時進行一定的討論,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教師在運用相關教法時應注意盡量避免單一、沉悶、枯燥,力爭事半功倍。
三、對學生進行必要的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民主法制的宣傳、教育
初中學生將來是社會的主人、國家的棟梁,初中歷史課教師要把他們引導到對國家、民族、社會有用的人,對他們要進行相應的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民主法制的宣傳、教育。利用課堂和其他場所對學生進行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的宣傳,讓學生懂得我國的改革開放政策,了解相關的民主法制知識。引導學生向先進歷史人物一樣從小就要關心國家、關心社會。學會“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我國是人民當家做主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需要的是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各級各類人才。要求初中歷史課教師通過相關的教育教學,讓學生對我國的路線、方針、政策有一定的了解,明白我國的大政方針。通過教育教學讓學生了解相關的法律知識,知道什么是違法?什么是犯罪?懂得什么樣的話可以說,什么行為可以做。懂得用法律知識武裝自己,用法律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用法律來維護集體、國家和社會的利益。培養學生養成嫉惡如仇、從善如流的好習慣,培養學生敢于同壞人壞事作斗爭。通過初中思想政治課的教育教學活動,還要讓學生懂得什么是民主?什么是法制?懂得行使自己的民主權利必須以維護國家利益、社會利益、民族利益和其他個人的合法權利為前提。四、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改革開放的深入,競爭加劇,使學生在學習、生活、升學、就業時面臨很多困難。初中學生心理特點也要求我們初中歷史課要向學生進行一些心理健康的教育,讓他們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讓他們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懂得中學生的個性發展特點等知識,我們初中思想政治教學要從初中學生的認識發展特點、情緒發展特點等實際出發加以正確引導,使他們成為一個心理健康的新型中學生。要讓學生逐步學會用正常的心理對待學習、生活、升學和就業等問題。要讓他們學會敢于面對現實,敢于面對生活,敢于面對社會。要幫助學生學會克服學習焦慮、考試焦慮、升學焦慮等不良心理,要對學生進行挫折教育,讓學生逐漸學會敢于面對挫折,要敢于面對失敗,做到勝不驕,敗不餒。
作者:孫興才 單位:四川省攀枝花市三十二中小
- 上一篇:初中歷史教學“深度”的困境及對策
- 下一篇:初中歷史翻轉課堂現實構建與實踐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