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教學師生互動探討
時間:2022-11-03 09:03:32
導語:初中歷史教學師生互動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新課改的不斷推進促使初中歷史課堂的改革越加緊張,新課改把學生參與學習的概念提升到了很高的高度,為了在初中歷史教學中使學生體驗學習樂趣,發展綜合才能,以便將來實現自我預設的目標,有效的教學方式不斷推陳出新,其中師生互動的課堂有其獨到的一面。
關鍵詞:初中歷史;師生互動;課堂;學習
學習效果和教學之間如何做好平衡是當前初中歷史新課改關注的重點之一,也是整個教育行業研究的重點之一。這取決于傳統教學研究的教師應該如何開展教學,完成教學任務,如何把學生吸引到自己的講課中,如何讓學生學習之后會做題,能多拿分。新課改所提倡的師生互動的課堂更多吸取了先進的教學理念,從人本角度出發,促進學生互相幫助獨立學習。但是在現實教學中,初中歷史教學不能做到完全的師生互動,也不能使得新課改如預想的一樣無差別進行,這就使各個學校眾多歷史教師有了根據自己知識或經驗發揮主觀能動性的機會,大膽進行課堂革新。接下來本文將從我校實施師生互動策略達到的目標、遇到的困境、發展措施等方面做分析。
一、師生互動課堂的優點
師生互動的教學最早是在國外興起的,我國因為課改時間較晚,所以使用研究和實踐時間不是很長。就國外經驗和我國部分地區學校的實踐情況來看,這種教學方式下,學生在學習需要的刺激下學習歷史知識,在和教師的互動中解決困難疑惑,最終發現屬于自己的學習方法,實現自我學習,其優勢有:(1)在初中歷史學習過程中學生與同學、教師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和諧。在互動過程中尋求同學和教師的幫助解決問題,此過程中學生之間、師生之間是不斷交流的,學生的表達能力將得到很好鍛煉。學生再結合他人解決問題的方法能促使其找到屬于自己的學習方法。(2)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包含的是歷史知識點的學習,若經常有學生向老師提出問題,這說明學生的思想已經開始轉變,打破了傳統的教師經驗或書本知識為主的觀念,開始轉向個人發現問題并提出不同看法的自主學習。(3)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權威型關系在參與課堂上消失不見。學生能根據教師建議進行學習活動,也能明確告訴教師自己想要如何學習。這種相互表達自己的意愿代表著平等關系的確立。(4)教師在安排相應的學習任務時有了更多選擇,可以給優等學生提出難度較大的學習目標,可以讓學習不好的學生完成記錄發言的準備稿,這樣的任務劃分就更好地達到了新課改重人文的要求。
二、初中歷史進行師生互動課堂教學的不足
在師生互動課堂建設實踐活動中,據筆者跟班觀察發現,存在突出的不足之處:(1)學生參與情況不樂觀。由于大班教學環境的影響和局限,且部分學生控制能力較差,師生互動時沒能把握住每個學生全部認真地進行歷史知識的學習,也沒能讓學生在較為隨意的課堂上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以及行為。(2)教師掌控課堂的要求非常高,很多教師在這種較開放的課堂環境中感到不適,有的因為備課不夠充分甚至無法完整順利地進行課堂教學。(3)學生在表達和觀察能力方面的參差不齊加上思維定式,導致學生在學習深層次歷史結構性知識時出現大面積低效狀態,比如學生在看中國鴉片戰爭硝煙圖的時候無法說出該圖表示現象背后的隱含知識點。(4)在探究問題的活動中很多學生沒能根據學習目標主動與同學、教師交流溝通,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且在他們的表述方面千差萬別,需要教師耐心引導才能完成。
三、師生互動的辦法
基于先進的教學理念和課改要求,師生互動工作需要從不足之處出發,且應該做這幾方面的努力:首先,改革評價體系,打破傳統的僵化教育思想。學校可以設立豐厚的獎勵,用此機制鼓勵師生踴躍參與師生互動教學。例如,教師績效工資的評定可以根據師生互動教學開展的流暢程度和學生反映進行評比,同時把學生參與師生互動的表現作為學生獎學金發放的標準之一,按照學生在師生互動教學課堂中的綜合表現等劃分等級發放。其次,分班分組建設尤其應該重視,把優、中、學困生協調統一分配,不搞整齊劃一的死規定,靈活調整學生的合作對象,培養師生間的情感。比如,把優、中、學困生用不同的編號位置,按照“一優二中一學困”的順序分小組入座,便能很好地使他們的學習相互促進,進而帶動學困生,達到整個班級學生的進步。再次,教學流程應該進行合理規劃。師生互動需要有一個具體而詳細的實施流程,確保師生互動既能滿足教學,又能促進學生發展??傊踔袣v史教學中做好師生互動能讓教師有更多機會了解學生的問題和學習需求,教學過程中師生情感在交流融合中趨于和諧,教學工作也可獲得更多成就。同時,這種方式不一定適用每一個學校,不需要結合實際情況,深入探索,用合理的辦法加以實施,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
作者:鮑美榮 單位:吉林省長春市第104中學校
參考文獻:
[1]張云杰.讓學生動起來:主體參與式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模式[J].課程教育研究,2015.
[2]王小峰.構建以學生活動為主的歷史課堂[J].課程教育研究,2014(28).
- 上一篇: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活動”設計探討
- 下一篇:初中歷史國情教育有效性研究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