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初中歷史課堂充滿生命活力
時間:2022-11-16 05:12:51
導語:如何讓初中歷史課堂充滿生命活力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學生學習歷史,只是機械地背誦,學生的初中歷史知識薄弱。開卷考試也使初中生的學習興致大打折扣,不利于初中生對歷史知識的汲取。但是,在課堂中穿插著一些歷史故事的講解,能夠幫助學生更加容易地理解歷史知識。在現階段的歷史課堂中,要摒棄過去的教學手段,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背景下進行教學。充滿生命的課堂應該是活躍的,而不是死板的。論述了在初中歷史課堂上如何利用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提高歷史的學習效率,讓歷史課堂充滿活力。
傳統的教學模式大大降低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無法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學生對歷史知識了解的不夠全面,對歷史知識進行銜接時也是極為困難。這就需要學生在學習課本知識的同時,自主地去了解一些與之相關的歷史背景,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清楚歷史事件發生的原委,從而豐富自己的知識面,開闊了自己的眼界。在老師對歷史知識進行銜接時,也會顯得比較容易接受。把課堂氣氛也隨之活躍起來,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動力。
一、通過知識延伸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活化課堂
歷史本就是有歷史長河中的一個個事件連接起來的,相比于枯燥的講解知識,學生們顯然對課外的一些有趣的歷史小故事更有興趣,所以教師應該對知識有一個適當的延伸與拓展來吸引住學生。例如,在講解《鴉片戰爭》這一章節,教師可以先給學生用故事的方式講解出來,如“在清代,朝廷十分的腐化,許多官員拿著高官厚祿,但是卻無所事事,每天都打打獵,賞賞花,知道有一天,這些官員們知道了鴉片……”以這個故事為引,引出本節課要講解的知識點。像這樣的課程講解,學生也比較喜歡,學生學習起來也會更加積極主動。更重要的是,學生能通過這種形式的學習提高自身的學習興趣,提高自主學習的意識。除此之外,這種教育方法一點也不枯燥乏味,能夠整節課都緊緊抓住學生們的眼球,也能讓學生們從中受到熏陶,是一種兩全其美的教育手段。
二、活躍課堂氣氛需要師生之間的互動
一個高效率的課堂是少不了師生之間的互動的,提高歷史課堂活力一定要有學生的參與。例如,在以“美國南北戰爭的爆發”為例進行教學時,教師的直接講授會增加學生容易對課堂學習內容產生距離感和陌生感,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不高。所以,教師可以利用“了解美國內戰歷史后,你們有什么感想?談一談你對黑人奴隸了解多少?美國的黑人奴隸制與內戰爆發等有什么必然的聯系嗎”等問題引入課堂中心內容,讓學生積極進行討論。又或者讓學生了解美國最受歡迎的四位總統,然后在不同總統之間實施的相應政策上為切入點引入教材知識。通過比較,隨之學生就會思考林肯的歷史功績和他受愛戴的表現和原因,進而教師可以幫助他們進行更深層次的學習和探究。一個真正有著高效率的課堂,離不開師生之間頻繁而有效的互動,教師要以題目作為學生的學習線索,給學生充足的討論思考時間,順著課堂主題去思考,去探究,這個發現答案和解決疑惑的過程就是學生參與解題的過程,能夠調動學生大腦的活躍度,不斷思索腦海中的知識點,是對知識體系的一遍又一遍印象的加深和填充。
“生本課堂”才是現在所流行的一種正確的課堂模式,才可以算作一個充滿生命力的課堂。要營造一個愉悅融洽的氛圍,在這個氛圍中學生能夠自由的發問,沒有任何的心理壓力,不會因為怕受到老師的批評或者同學的嘲笑不敢提出自己的問題,導致問題的堆積。在歷史學習過程中,仍然以“美國南北戰爭”舉例,教師講“美國人嚴重剝削和殘暴對待黑人勞動力致其死亡”的故事,學生就會疑惑,白人和黑人為什么會有種族高低之分?“非洲黑色人種遭此不公平待遇的原因有哪些”就會與教師提問討論。在教師與學生的不斷交流和討論中,學生就會對民族平等,世界和平以及世界發展等一系列問題進行思考和質疑,而教師也是在這個過程當中慢慢地將理論知識和價值觀培養傳給學生,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道德觀和價值觀,指導學生生活中的行為,這樣的歷史課堂就跳脫了課堂學習的死板模式,充滿了活力和思考,對學生的影響意義更加深遠。培養學生提問能力,不僅能夠在學習上拓展新思路掌握新方法,并且在生活上也能培養善于發現的眼睛。課堂中,拋棄以往教師在講臺上講解主導,學生在講臺下記錄靜聽的教學模式,一個有著高效率的課堂是不能缺少學生的參與,僵化的課堂實質上雖然學生一直在記錄,但是實質上學生并沒有參與解題的過程,只是作為一名旁觀者,這種情況會導致在課下聯系中遺忘錯漏知識點或者只是記憶了老師的知識講解,并不了解每個知識點的意義所在。
三、引導學生養成獨立自主的學習習慣
1.讓學生自己在課前搜集資料,進行預習
在講解一個新的章節之前,讓學生提前去搜集與之相關的小故事,學生在這個搜集的過程中也能夠不斷拓寬自己的知識面,例如再搜集與國家產生有關的過程中還能了解到堯舜禹時代淳樸的人民風情以及“大禹治水”的故事。再后來啟繼承了禹的位置,把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等。其實,這些知識點都是能夠讓學生再課前預習搜集資料的過程中就能讓學生了解到,把學生的學習行為由被動變成了主動。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把這些搜集來的歷史資料放在課堂上與同學分享,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除此之外,課堂上并不是只有教師有講課的權利,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對知識進行講解,歷史本身就不是只有一個標準答案的科目,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見解去理解表達知識內容,在課堂上講解出來不僅能夠開拓學生思維,還能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
2.運用多媒體技術講解歷史知識
多媒體教學是一種新興的教育技術手段,不僅教師可以用來講課講解知識點,學生也能用它來查閱資料,自主學習,這種狀況就有利于營造一種開放式的課堂,從而加強學生的學習上的主體地位。開放性的課堂很簡單,就是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學生在課堂上可以自由發言,學生時時刻刻都可以發表自己的見解或者提出自己的疑問。例如在講解抗日戰爭的時候,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去播放在那個時期留存下的影像資料,讓學生在影像資料中了解當時人民生活的艱苦環境和大背景,日軍在華的各種惡劣行徑,南京大屠殺的過程和帶給人們的傷害等。在這時,教師也能向學生傳達一種要愛國的情懷,以及要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多媒體比教師的口頭敘述能夠帶給學生更多的信息,讓學生能夠在視覺上也有很強的沖擊力,教師在播放資料的同時也可以向學生講解,讓學生理解得更透徹。在課后學習中也要讓學生找到記憶的合適方法,不能以死記硬背為主,而更好的是要理解為先,記憶為后,才能保證學得又好又快。同時還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不斷推廣研究型學習為主要手段。
四、總結
初中歷史基礎性較強,這就需要老師從底層就要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以學生為主體,講究實效,讓學生認識到歷史的重要性。在課堂上需要師生加強溝通,和同學進行交流互動,來提升老師的教學空間和創新思維,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和學習特點,這樣更利于老師針對性地講課。一些知識的延伸與講解的穿插在課堂中能夠很好地活躍氣氛,提高教學效率,讓學生充滿積極性,還有利于提高學生自主學,樂于學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高玉珍.將歷史故事引入初中歷史課堂的實用性探討[J].新課程導學,2013,(14):6.
[2]劉瑩.小故事,大課堂:淺談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課堂中的運用[J].中學政史地,2013,(03):58.131
作者:孟建平 單位:甘肅省金昌市金川總校第二中學
- 上一篇: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存在問題與對策
- 下一篇:初高中歷史教學銜接探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