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教學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思考

時間:2022-11-09 04:15:58

導語:初中歷史教學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歷史教學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思考

摘要:初中歷史是需要學生重點學習的課程,它不僅能夠增強學生對中華歷史文化的認識,而且能提升學生的思想內涵。在當下的初中歷史課程中,如何切實有效地強化學生的綜合素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成為教師亟待解決的問題。下面,本文就初中歷史教學中應該如何助力學生的興趣養成做出了簡要探析。

關鍵詞:初中歷史;學習興趣;培養策略

隨著新世紀的到來,知識經濟日漸突出。國內的教育在培養思想上,過于傾向知識的傳輸,缺少對學生個性的關注,這就很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課改深化的背景下,傳統的教學正在發生改變,教育工作的重心也出現了轉移,教師更加重視學生人格的塑造。因此,為了有效地實現這一教學目標,則需要教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重視導入環節的設計,激發學生的興趣

在初中教育中,對于歷史課程教學的設計,教師需要重視導入環節的設計,通過科學合理的方法,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第一,教師應設計合理的導入語。在歷史教學的導入環節,教師需要精心設計導語,使用趣味橫生的語言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引領學生進入最佳學習狀態。因此,歷史教師必須立足教材,抓住學生的心理,認真思考導語的設計。第二,教師在歷史課堂中設計的導入過程將會影響到學生后續的學習狀態。因此,對于導入方式的選擇,教師需要依據教材內容的特點,并結合初中生的心理,選擇講故事、播放歷史影像資料等方式來組織導入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更為有效地融入到課堂中。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中國早期人類的代表——北京人”的過程中,可以為學生播放相應的紀錄片,利用直觀的影響來激發學生群體的課堂參與度,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很好地將學生引領到歷史知識的學習上。[1]

二、重視歷史資料的補充,拓展學生的視野

中國具有源遠流長的歷史,作為四大文明古國,歷史教材中所囊括的知識內容僅僅是很少的一部分。若是在教學時,教師對歷史知識進行適當地拓展,講解相應的歷史人物事跡。這樣不僅能夠強化學生對歷史的認識,而且能夠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梢姡處熜枰嫜芯繗v史教材,有目的地補充一些歷史資料,在激發學生求知欲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學習更為深入的知識內容。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辛亥革命”的章節內容時,可以為學生講述林覺民在13歲考秀才時只寫了“少年不望萬戶侯”的故事。教師先初步引導學生了解其志向。然后再引導學生閱讀林覺民的與妻書,讓學生領悟其慷慨赴義的精神,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強化學生對歷史的深刻認同感,增強自身的歷史責任感。

三、重視歷史情境的創設,調動學生積極性

對于初中生歷史興趣的培養,則需要教師增強學生的知識體驗感,用以促使學生產生更為深入的認識,不斷加強對歷史知識的學習。對于初中的歷史教學,則需要教師重視歷史情境的創設,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因而,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有必要深度契合學生的心理特征,將情感教育滲透到歷史教學中,創設能夠引起學生情感共鳴的歷史情境,增加歷史知識的吸引力,在情感上激發學生探究知識的欲望,并在潛移默化中實現對學生的情感教育,增強歷史教學的效果。例如,在教學“鴉片戰爭”一課時,筆者使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視頻,通過聲音、文字、圖像的方式將鴉片戰爭的真實歷史情景展現給學生,既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又能通過直觀的視覺沖擊增強學生的知識體驗感,使學生深刻感受到在鴉片戰爭中外國侵略者的殘酷。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會產生憤怒的情緒,對于清政府的行為更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在接下來的知識學習中能夠自覺地進行學習。[2]

四、重視歷史問題的設計,鍛煉學生的思維

學生對于歷史問題的解答興趣在一定程度上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學習成效,進而影響到學生歷史核心素養的提升。在這種情況下,初中歷史教師在運用問題導學法的過程當中必須要通過提升歷史問題的趣味性來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性,進而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各項學習活動當中。具體而言,首先,初中歷史教師需要保證問題的創新性,通過新穎的問題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但要保證問題設置與教材內容相關,且在學生的知識范圍之內。其次,初中歷史教師在實踐設置問題的過程當中要遵循由淺入深的原則,把握好問題的方向,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能夠通過自身的能力來解答相關的問題,以此來保證學生能夠有效地樹立歷史學習的自信心。比如,教師在實際教育教學“秦末農民戰爭和楚漢之爭”的過程當中,可以向學生提出有關問題,如“秦漢之爭與農民戰爭之間存有怎樣的關聯?”“這樣的戰爭屬性存有怎樣的差異?”等。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帶有問題對課本內容進行閱讀,讓他們在問題的實際推動下形成濃郁的學習氛圍,使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最后,教師應該讓學生進行分析、探討,學生通過總結、歸納可以掌握更多的歷史知識。[3]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興趣是引導學生學習歷史、認識歷史的向導,唯有學生對歷史知識充滿了興趣,才能夠積極地參與到歷史的學習中。因此,在歷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只有把握住歷史學科的特點,充分利用各方面有利因素,積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參考文獻:

[1]任麗穎.初中歷史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J].中國農村教育,2020(09):101-102.

[2]薛成功.初中歷史教學學生學習興趣培養策略[J].中國農村教育,2020(03):56-57.

[3]牛彥龍.淺探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習興趣的有效培養策略[J].學周刊,2019(29):62.

作者:張文怡 單位:蘭州市第四十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