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初中歷史探究式教學的應用

時間:2022-11-03 02:46:23

導語:新時期初中歷史探究式教學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時期初中歷史探究式教學的應用

摘要:隨著新課程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和完善,初中生歷史探究能力的培養受到專家、學者和教師的關注和重視。在當前知識經濟時代下,初中歷史教學應能夠讓學生形成終身學習意識,為其提供正確的價值觀導向。在新一輪課程改革的要求下,教師應將重點聚焦在學生全面發展上,充分利用合作、探究環節,促使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得到培養。為了突出歷史學科的育人功能,教師應適應教育教學理念的發展趨勢,主動轉變教學方式。探究式教學是一種契合新課標的教學方法,能夠為教師貫徹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供有效路徑。本文立足新課改形勢,對歷史探究式教學的優勢進行分析,并對具體實施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新時期;初中歷史;探究式教學;應用和實施

在薩其曼探究理論中,探究需要從問題出發,在經過假設和驗證環節后,得出最終的結論。同時,探究式教學的開展主要分為問題情境呈現、建立假設和資料搜集搜集資料、得出結論和反思探究等環節。在布魯納的發現教學法中,要進行情境創設、提供材料,并引導提出假設、驗證假設,得出結論。這些探究教學理論為歷史探究式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了基礎。

一、探究式教學概念分析

在探究式教學中,教師需要多層次的對話和互動,實現探究和教學的辯證統一。任印錄提出,探究教學主要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進行探究活動,自主地獲取知識。在運用探究式訓練教學模式中,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科學地指導,使其能夠掌握探究思路和方法,并嘗試自主思考、獲取知識。在整個探究活動中,學生的問題發現能力、分析能力和解決能力都能得到提高。因此,教師應在教學中立足學科教學目標,讓學生們從教材中發現問題,并借機塑造問題情境,突出教師的引導作用,讓學生對探求知識充滿熱情,并通過科學的提示,讓學生能夠掌握問題的解決思路、方法和技能,提高其學習能力,加快學生對知識的認知和理解。

二、探究式教學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優勢

(一)喚醒學生的學習熱情

歷史研究和學習的對象早已消失,無法復制,這些久遠的知識容易使學生感到無聊。興趣是探求知識的重要動機,引導學生對人類歷史的延續和發展產生認知興趣是初中歷史教學的重點。在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中,教師通過口頭陳述直接呈現現有教材的內容,課堂教學的質量取決于教師的個人專業知識和語言技能,這樣的歷史課堂失去了生命力,歷史學習成為枯燥的聽力課,許多教師也無法僅憑語言來展現豐富的歷史知識。通過探究式教學,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教育需求和實際情況,合理地呈現各種相關的教育資源,豐富課堂內容,縮短學生與歷史的距離,通過引入探究式教學方法,突出學生的學習過程。教師可以創建特定的歷史情景,讓學生主動了解歷史、接觸歷史,激發和培養學生對學習歷史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熱情和主動性,創建充滿活力的教室,并使學生在環境中舒適愉快地學習。例如,在講解到“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導入紀錄片《中國通史》,播放有關義和團運動興起的視頻,以及在影視作品中簽署《辛丑條約》情境,該視頻能讓學生深入地了解當時的歷史背景。為了拉近歷史與現實之間的距離,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如何成為新歷史時期的愛國者,可以進一步激發學生對學習歷史的興趣。

(二)促進創新型人才的培養

隨著世界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知識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們正處在一個發展和巨大的變革時期,人才競爭已經成為國家之間國力競爭的中心。學習型和發展型人才的培養成為教育的重要任務,人才是實現創新發展的一手資源,培養創新人才是時展的要求。長期以來,傳統教育一直非常重視知識的傳播,但在某種程度上忽視了學生創造力的發展。培養創新人才的關鍵是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創新思維是基于對現有知識、經驗和物質基礎上,學習者在特定環境中提出新的、獨特的社會見解或問題解決方案,而探究式教學活動為學生個體創造了更多思考的機會,以激發和培養學生的探究和創新思維,有助于增強創造力和培養創新型人才。探索歷史的過程不應局限于記憶和重述已建立的歷史事實和歷史結論,而是要引導學生探索歷史,打破傳統思維的束縛,并從不同角度、層次和方向發展歷史創造性思維技能?;谔骄康慕虒W改變學生過去獲取知識的被動狀態,學生可以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使其積極參與各種形式的探究和教學活動,探究中語言交流和思想對話將帶來認知沖突,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創新動力和對創新的興趣。例如,在講解“清朝君主專制的強化”內容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歷代歷史中君主權利和宰相權利的制衡關系進行研究。為了不斷提高質量成果,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分工與合作形式,使學生能夠多維度、多方面了解歷史,解釋歷史,在獲得合作與溝通技巧的同時,培養其歷史創新思維。

(三)培養學生學科素養和能力

唯物史觀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論、科學觀,能夠讓學生全面客觀地認知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在探究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使用基于歷史事實的歷史唯物主義,讓學生從不同角度和層次研究問題,并讓學生從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歷史背景中探索和理解歷史發展的特征和趨勢,幫助學生塑造歷史唯物史觀。歷史發生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要想對歷史有一個準確地理解,學生應將特定的時空框架相結合,科學、辯證學習歷史知識,從史料資源中了解歷史真實態度和方法。教師應在各種探究活動引入多樣化的歷史資源,例如音頻、視頻、照片和書面歷史資料,以幫助學生構建歷史情境,并引導學生通過分析特定時間和空間中的歷史聯系,培養其時空間觀念。歷史不能被復制,對歷史的客觀和準確的理解必須基于現有的可靠歷史數據。歷史中現存的數據是對歷史數據進行收集,分類和分析,然后使用可靠的歷史數據來再現歷史真相。教師在此過程中,為學生提供了一種收集歷史數據的方法,并幫助學生提高收集和整理歷史數據質量,初步培養學生的史料實證素養。

三、新時期初中歷史探究式教學案例

(一)立足課程標準,確定探究主線

在歷史探究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立足新課標,將教材內容與學生的心理特征、認知水平相結合,設定合理清晰的教育目標,并在整個課程中充分利用目標的監督、評估和鼓勵等積極作用,確保探究教學活動的有效性?;谔骄康臍v史知識不再是零碎的,在一個個教學目標的驅動下,學生可以通過把握生動具體的歷史背景與歷史事件之間的聯系來理解歷史。例如,在講解到“甲午中日戰爭”這部分內容時,課程標準要求學生了解中日戰爭的重大戰役,認知我國的反抗斗爭。在課堂教學前,教師應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選擇合適的材料,如甲午海戰的影像資料、主要人物、戰局圖等,以加深學生對愛國主義的理解,使其深入地把握甲午戰爭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傊?,教師要預先整合多元化資源和教育目標,闡明探究的主要內容,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掌握歷史學習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培養其創新思維,并升華情感態度,促使其價值觀和整體素質得到提高。

(二)融入課外史料,創設探究情境

史料是紀錄人類社會發展的標志,是通過對過去數據的詳細研究而創建的,可以相對客觀而準確地描述過去的歷史。初中歷史教材中往往難以全面地涵蓋歷史知識,為了使學生在探究中形成準確的歷史想象力,培養其歷史創造力,教師應補充實用而豐富的歷史材料,并用生動、流利、準確的語言向學生們介紹更多教學內容,充分利用各種史料來創建歷史情境,以便學生可以結合歷史情境并盡可能地感知歷史事實,以便學生可以在歷史情境中盡可能多地了解歷史,促進探究教學活動的實施。例如,在講解“鴉片戰爭”這部分知識時,教師播放了林則徐在虎門銷煙的影像資料,以便學生了解虎門硝煙的過程,并感受到中國人抵御侵略的斗爭精神。教師還可以從《鴉片貿易史》《中國近代史》等文獻中選取資料片段,以增進學生對鴉片戰爭的認識。

(三)豐富探究活動,注重理性探究

和諧、民主的探究氛圍是開展探究教育的前提,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下,學生們敢于表達和分享他們的觀點和問題,積極地思考,不斷激發思維認知上的沖突,幫助所有學生進步。在探究教學活動中,教師必須創造一個民主的環境,使學生通過參加豐富的課堂討論活動。課堂討論是一種探究活動的方式,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知識在課堂上進行交流,表達意見、相互啟發和共同學習。教師在討論之前,應確保提出的討論問題具有挑戰性和開放性,并留出足夠的思考空間,激發學生對問題的探究興趣。在討論中,教師應鼓勵學生發表不同見解,并引導學生聽取他人的意見并從不同的角度和層次思考問題。在討論的最后,老師應進行總結和評估,并使用歷史和唯物主義的觀點、觀點和方法,引導學生全面,客觀地理解和分析歷史。以“第一次工業革命”為例,教師可以提供相應的歷史資源,組織課堂討論,并讓學生們以生產力發展、生產關系變化、城市化、交通運輸和環境問題進行討論,以便學生了解工業時代到來的歷史意義。在“文藝復興運動”中,教師設定了“文藝復興不是復古的,而是創新的”的主題,它可以幫助學生站在整體的角度,認知文藝復興在解放人們思想上的重要性。同時,教師也可以將角色扮演活動和小組合作形式融入探究教學中,讓學生多種情景中進行靈活地思考和探究。例如,在講解“商鞅變法”的內容時,教師組織學生以多人小組為單位,進行歷史情景劇、小品的演繹,讓各組同學自由選取守舊大臣、秦孝公和商鞅等角色,在教師的講解和情景演繹中了解變法革新的不易。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歷史教師應立足當前教育理念發展的新形勢,將生本教育理念融入到課堂教學中,組織學生們進行探究式學習。首先,教師應在研究探究式教學理論的基礎上,將課程教學目標貫穿到歷史教學中,充分整合教材內容和史料資源,以打造高效的歷史課堂。在歷史探究教學中,通過師生對話、史料融入,以及豐富的探究活動,歷史教學的時間和空間維度不斷地擴大,再加上和諧、民主的探究氛圍,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認知和理解能力得到了顯著提高。最后,教師可以將探究式教學延伸到課外,讓學生通過參觀博物館、搜集互聯網資源、考察歷史遺跡等方法,反復地激發其歷史探究熱情,提高學生的整體探究能力和創造力。

參考文獻:

[1]辛榮芳.初中歷史教師如何開展探究式教學[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9(8):208-209.

[2]趙俊平.初中歷史如何培養學生的探究式學習方法[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9(S1):9.

[3]賀風娜.開展探究活動,培養歷史理解能力[J].新課程(下),2018(12):266.

[4]李峰.探究式教學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試題與研究,2019(31):159.

作者:李春花 單位:新疆庫爾勒市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