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教學建議

時間:2022-08-30 05:47:23

導語:高中歷史教學建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歷史教學建議

一、多媒體應用在高中歷史教學的積極意義

1.教學重點更加突出。

多媒體教學在生動的呈現歷史的同時,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高中歷史知識的重點和難點。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學效果的好壞基本上是由教師的水平決定,而多媒體教學能夠將重點知識進行重點呈現、重點講解,難點知識能夠運用有針對性的知識進行講授。合理的利用多媒體教學將會使得教學知識呈現層面更加有更好的效果。

2.是對教學方法很大的促進。

將多媒體運用到高中歷史教學中,對教學方法的現代化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是實現素質教育的良好途徑。多媒體教學改變了傳統的只注重教學內容,不注重教學形式、教學手段的弊病。另外傳統的教學基本上只基于課本和大綱。多媒體教學拓展了老師的視野,以更加開放的姿態面對歷史課堂。

3.有利于優化教學觀念,突出個性魅力。

多媒體教學以動態的方式擴大了教學的容量。多媒體的連續性和動態感以及超強的人機交互能力,更使得歷史再現其生動的活力。同時教學內容的課前制作,課內的有序展示,既擴大了課堂容量,也為課堂教學勻出了部分時間,解決了傳統教學中學生活動太少的矛盾。多媒體課程因其準備時間較長,教師在準備階段勢必要搜集大量的歷史材料,因而在備課、思考、制作課件的過程中不但積累了豐富的素材,擴大了視野,提高了教師個人的歷史素養,也使教師在課堂教得投入、發揮得游刃有余,從而優化了教學過程。

二、多媒體應用在高中歷史教學所帶來的問題

多媒體課件在實際課堂中的運用可以傳輸給學生較大容量的知識和信息。但因為容量大,這就造成教師展示課件速度較快,學生只是視覺上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大量的知識,對于需要掌握和牢記的知識點,學生根本沒時間記錄,這也是運用課件過程中所出現的比較實際的問題。這就需要我們想辦法來彌補課件這方面帶給我們的缺憾。比如,我們可以讓學生課后根據課堂所學知識進行知識點的總結,做一些相關的題來鞏固所學知識或在第二天上課之前對所學知識進行提問。這樣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體運用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如下。

1.對多媒體對教學的意義沒有清醒的認識。

多媒體屬于當代的科技產物,而歷史是有著千年沉淀的傳統文化,很多老師對于多媒體沒有全面清醒的認識。對于這個問題,我們不能走向兩個極端。既不能過度的依賴多媒體,也不能完全抵制多媒體,應該是合理地使用多媒體,取其精華為我們所用。

2.運用多媒體沒有很好的把握內容與形式的關系。

內容是教學的根本,形式是教學的表現形式。歷史教學不能夠一味地堆積歷史素材而忽略了其有效的表現形式,也不能一味地追求形式的花樣和絢麗而忽略內容的充實。歷史有著幾千年的沉淀,有著數不清的歷史事件、典故,給人以無限的思考。這些紛繁錯雜的歷史內容我們應該運用有針對性的表現形式才會取得應有的效果。應用有著豐富多彩表現形式的多媒體,我們應該結合內容實際,靈活變通以達到最好的授課效果。

3.將歷史教學過程過度的運用變成多媒體授課。

歷史教學運用多媒體是為了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不能錯誤的理解為就是將課堂變成多媒體授課。課堂的進度和設計還應該是以老師為主體,多媒體素材以及其表現形式都應該是老師授課的資源,都是為更好的教學效果服務的,老師不應該變成多媒體的“傀儡”。

三、相關建議

1.明確教師與多媒體的關系。

首先是老師應該厘清教師和多媒體的關系,認清誰為主,誰為輔,防止角色錯位的情況出現。老師應該明確自己才是教學的主體和主導。多媒體應該是起到增強老師教學效果的作用

2.結合多媒體教學的實際與學生開展交流。

在多媒體的環境下進行教學活動,老師與學生的互動與傳統課堂的交流互動會有所不同。老師應該基于多媒體、基于互聯網積極應到學生,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

3.合理的利用多媒體素材充實課堂。

互聯網中有著海量的歷史信息,其質量良莠不齊,老師用該有辨別性地選取部分素材充實課堂。結合課本,這樣將會使得課堂更有趣味性。

作者:鄧濤單位:重慶市開縣臨江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