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歷史論域中的資本意蘊論文

時間:2022-09-16 10:01:00

導語:世界歷史論域中的資本意蘊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世界歷史論域中的資本意蘊論文

[內容提要]關于歷史向世界歷史轉變的動力機制,人們以往關注較多的是生產力與交往及其互動關系和馬克思的資本批判理論,而對資本的積極作用卻關注不夠。事實上,如果沒有資本和世界市場的形成與發展,就沒有世界歷史的形成。如果說資本曾經促進了世界歷史的形成,那么,在當代,資本仍將促進世界歷史的深化資本作為一種客觀存在,并不存在姓“資”姓“社”的問題。我們應通過制度創新,解放資本,利用資本,為發展社會主義經濟服務。

[關鍵詞]世界歷史資本意蘊

歷史向世界歷史的轉變是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的核心觀點,對歷史向世界歷史轉變的動力機制的探討也就成為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研究的重要內容。但人們以往關注較多的是生產力與交往及其互動關系在世界歷史形成中的作用和馬克思的資本批判理論,而對資本的積極作用卻關注不夠。本文旨在對資本在世界歷史形成中的積極作用進行深入探討,并彰顯其對當代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意義。

一、世界歷史與資本的本性

世界歷史的形成,是資產階級奔走全球各地的結果。那么,資產階級為什么要拼命“到處落戶,到處開發,到處建立聯系”呢?馬克思認為,這主要是由資本的本性決定的。“流通時間表現為勞動生產率的限制;必要勞動時間的增加=剩余勞動時間的減少=剩余價值的減少:資本價值自行增值過程的障礙或限制。因此,資本一方面要力求摧毀交往即交換的一切地方限制,奪得整個地球作為它的市場,另一方面,它又力求用時間去消滅空間,就是說,把商品從一個地方轉移到另一個地方所花費的時間縮減到最低限度。資本越發展,從而資本借以流通的市場,構成資本空間流通道路的市場越擴大,資本同時也就越是力求在空間上更加擴大市場,力求用時間去更多地消滅空間?!?/p>

在馬克思看來,資本的本性是無限制地攫取最大利潤,為此,它必然要打破以往行會制度的限制和地方上的限制,使整個世界和所有生產方式置于自己的統治之下。這種統治主要體現為兩個方面:一方面,在民族社會內部,資本把任何勞動都變為雇傭勞動,并打破生產和交換上的一切行會限制和地方限制;另一方面,在國外,資本通過國際競爭來強行傳播自己的生產方式,使世界上所有的生產方式都服從自己。馬克思指出:“資本一方面具有創造越來越多的剩余勞動的趨勢,同樣,它也具有創造越來越多的交換地點的補充趨勢……從本質上來說,就是推廣以資本為基礎的生產或與資本相適應的生產方式。創造世界市場的趨勢已經直接包含在資本的概念本身中。”隨著資本的發展,國內市場必然會變得越來越小,以致成為資本進一步發展的障礙。要實現資本的不斷增值,資本家必定要突破國內市場而走向國際市場。為了實現上述目的,資本的本性可以說發揮得淋漓盡致。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雖然資本逃避動亂和紛爭,它的本性是膽怯的,但還不是全部真理。資本害怕沒有利潤或利潤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樣。一旦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膽大起來。如果有10%的利潤,它就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人間一切法律;有了300%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首的危險。如果動亂和紛爭能帶來利潤,它就會鼓勵動亂和紛爭。資本事實上就是這樣開創出世界歷史的。

資本走向世界,開辟國際市場,最初是由商品流通領域開始的。隨著流通領域向生產領域的不斷滲透,生產的國際化就成了歷史的必然趨勢,并且,生產的國際化最終戰勝流通的國際化而在整個市場體系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這樣,在生產國際化的帶動下,各種經濟因素也日益向國際化方向發展,最終使各國經濟聯成一個整體,形成世界市場總體?!案鲊嗣袢找姹痪砣胧澜缡袌鼍W,從而資本主義制度日益具有國際的性質?!敝档弥赋龅氖?,資本的這種國際化擴張,在當代新科技革命的推動下,日益顯現出強勁的勢頭。以跨國公司為載體,資本已深入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個領域。

資本開創世界歷史的沖動完全是出于最大限度攫取剩余價值的貪婪本性,但是,當它這樣做的時候,卻不自覺地成為推動歷史發展的強大力量。馬克思從“普遍性”的角度看到了資本在社會歷史發展中的巨大作用,認為以資本為基礎的生產,不光創造出一個普遍的勞動體系,即剩余勞動體系,而且創造出一個普遍利用自然屬性和人的屬性的體系,創造出一個普遍有用性的體系,這就必然大大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加快社會發展進程。因此,馬克思講:“只有資本才創造出資產階級社會,并創造出社會成員對自然界和社會聯系本身的普遍占有。由此產生了資本的偉大的文明作用;它創造了這樣一個社會階段,與這個社會階段相比,以前的一切社會階段都只表現為人類的地方性發展和對自然的崇拜?!笨梢哉f,無論是資本主義的興起與發展,還是世界歷史的開拓,都是由資本的本性決定的,是資本發揮作用的必然結果。

二、世界歷史與資本的形成、發展

馬克思不僅從資本的本性上分析了世界歷史的形成,而且從資本的形成、發展上考察了世界歷史的形成。

最早的資本,出現在中世紀晚期的歐洲,集中在城市的行會里面。這些城市的資本是自然形成的資本,它體現為住房、手工勞動工具和自然形成的世代相襲的主顧,由于交通和交換不發達,資本沒有實現的可能,只好父傳子、子傳孫。這種資本不同于現代資本,它不是以貨幣來計算的(用貨幣來計算,資本體現為哪一種物品都是一樣的),而是與所有者的完全固定的勞動直接聯系在一起的、完全不可分割的,因此,它是一種等級資本。這種等級資本,雖說是一種最初級的資本形式,但相對于舊的剝削方式來說,它畢竟還是一種新生事物。這種等級資本,總起來說,發揮作用的范圍還是很有限的。它產生并生存于等級森嚴的行會之中,自然首先要受到行會制度的嚴重束縛,封建割據和行會的種種措施使得它的交往能力極其有限,同外部的交往不多,尤其是同本民族、本國家以外的交往更是微乎其微,各城市之間的聯系很不密切。所以,等級資本不可能真正打破地方限制而建立起世界性的聯系。但它確是朝著世界歷史方向走出的第一步。隨著分工的進一步擴大,商業和生產發生了分離,商人階級開始形成?!霸竭^自然形成的等級資本而向前邁出的第一步,是受商人的出現所制約的,商人的資本一開始就是活動的,如果針對當時的情況來講,可以說是現代意義上的資本。”隨著商業往來集中在特殊階級手里,隨著商人所促成的同近郊以外地區的通商的擴大,于是在生產和商業之間也產生了相互作用。商人可以根據市場的預期變化來組織生產,因而促進了生產的專業化發展,同時,也擴大了生產內部的分工。城市彼此間發生了聯系,新的勞動工具從一個城市運到另一個城市,生產和商業間的分工隨即也引起各個城市間在生產上新的分工,在每一個城市中都有自己特殊的工業部門占著優勢。商人資本的“活動”性又使交往不斷沖破地域的限制,使民族交往、國家交往日益發展起來,“最初的地域局限性開始逐漸消失”。

繼商人資本之后,資本的又一跨越就是工場手工業的出現。相對于商人資本而言,工業資本是一種更高級的資本形式,能滿足更大的生產力發展的要求。工場手工業一出現,就吸收了大量自然形成的資本,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活動資本的數量;同時,它還吸納了大量力求擺脫行會控制的農民充實自己的勞動力資源,這樣,工場手工業進一步促進了生產的發展。隨著資本原始積累的增加和工場手工業的繁榮,各國之間開始了競爭,而且越來越廣泛和越來越殘酷。這種競爭是通過戰爭、保護關稅和各種禁令來進行的。工場手工業由于其本身的脆弱性,是不能離開保護的:“在國內市場上實行保護關稅,在殖民地市場上實行壟斷,而在國外市場上則盡量實行差別關稅。本國生產的原料(英國的羊毛和亞麻,法國的絲)的加工受到鼓勵,國內出產的原料(英國的羊毛)禁止輸出,進口原料的(加工)仍受到歧視或壓制(如棉花在英國)”。17世紀,商業和工場手工業的集中創造了大工業。大工業使競爭走向普遍化,它創造了交通工具和現代化的世界市場,控制了商業,把所有的資本都變成工業資本,從而使流通加速、資本集中。這樣,大工業使每個文明國家以及這些國家的每個人的需要都依賴于整個世界,它消滅了各民族的“特殊性”,人類開始步入世界歷史時代。

綜上所述,世界歷史是伴隨著資本的發展而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從等級資本到商人資本再到工業資本的形成,既是資本的發展史,同時也是世界歷史的形成過程。

三、資本與世界市場

伴隨著資本從等級資本到商人資本再到工業資本的發展,世界市場的形成過程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15世紀末16世紀初到17世紀中葉:這是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起步階段。美洲新大陸的發現直接誘發了歐洲商業革命的爆發,加速了商業資本向工業資本的轉移,促進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封建社會的母體中逐漸孕育成熟,由此開始了資產階級開創新的世界市場的歷史進程。為此,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中明確指出:“15世紀末各種大發現造成新的世界市場”?!百Y本的現代生活史,是從16世紀現代世界貿易和世界市場出現的時候開始的。”馬克思認為現代意義上的世界市場起步于15世紀末16世紀初,它是在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逐漸取代傳統的自然經濟的過程中形成的

第二階段從17世紀中葉到19世紀中葉。殖民地的開發所帶來的巨大的商業利益,一方面促使那些商業和工場手工業比較發達的歐洲國家的商品生產超出本國市場的需求而以各殖民地為消費對象;另一方面引發了這些國家爭奪、瓜分殖民地的斗爭,并進而達到殖民地的壟斷。這個時期的世界市場實際上已經在空間上擴展至全球范圍,并以宗主國、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間的關系為基本格局。在這一階段,歐洲一些主要的國家如英國、法國等相繼爆發了工業革命,完成了工場手工業向機器大工業的過渡,體現工業文明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最終取代以農業文明為主導的自然經濟,這不僅意味著歐洲這些工業國家的商品生產能力和輸出能力全面增強,而且意味著整個世界市場被納入到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軌道。

至19世紀中葉,世界市場的發展達到了第三個階段。1847年歐洲經濟危機之后的工商業復蘇,是新的工業時代的開端。工業和商業的快速發展推動了交通、通訊技術的變革,使資本的擴張獲得了全新的技術手段,從而真正開始了“用時間消滅空間”的過程,而“自1867年最近的一次普遍危機爆發以來,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由于交通工具的驚人發展,——遠洋輪船、鐵路、電報、蘇伊士運河,——第一次真正地形成了世界市場”。顯然,這時的世界市場與前一階段相比,無論在廣度上還是在深度上都有顯著的躍進,商品和資本的輸出無孔不入地沖擊著世界各國的民族經濟,并借助于政治和軍事手段打破那些試圖閉關鎖國的國家的大門。自此,全球范圍內沒有哪個國家可以避開世界市場的牽制,經濟全球化雖然尚未達到今天這樣的深度和廣度,但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

世界市場標志著人類社會經濟形態全球化的開始。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本身不可能停留在民族國家的范圍內,資本的擴張本性決定了它一定要打破一切限制,而“奪得整個地球作為它的市場”,因此,“一般說來,世界市場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基礎和生活條件”。沒有世界市場的建立和擴張,也就沒有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沒有世界歷史的形成。

四、資本與資產階級開創世界歷史時代的主體作用

如果說沒有資本的形成和發展,沒有世界市場的建立和擴張,就沒有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沒有世界歷史的形成,那么,沒有資產階級開創世界歷史時代的主體作用,也就沒有世界歷史的形成。馬克思堅持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對資產階級在世界歷史中的作用作了客觀評價。馬克思指出:資產階級在歷史上曾經起過非常革命的作用。具體表現在:

第一,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創造了空前的生產力總量,而發達的生產力正是世界歷史形成的物質前提。“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钡诙捎谫Y產階級開拓了世界市場,“各國人民日益被卷入世界市場網,從而資本主義制度日益具有國際的性質”,而且由于世界市場的形成消除了以往各民族之間的孤立隔絕狀態,迫使落后國家的民族不自覺地加入了世界歷史進程。它在亞洲等落后社會造成“惟一的一次社會革命”,這對于表現不出歷史首創精神的落后地區不能不起歷史進步作用,資本主義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使世界成為相互依存的有機整體。

第三,世界歷史進程中的根本問題即人自身的解放和全面發展問題,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已提上歷史日程,因為“每一個單獨的個人的解放程度是與歷史完全轉變為世界歷史的程度一致的”,人由對人的依賴狀態發展到人的獨立性狀態。資本主義無情地斬斷了把人們束縛在人身上的各種依附關系,人成為人身自由的個人。雖然個人不免受到各種物質關系的制約,尤其是商品貨幣關系的制約,但人的主體價值終究隨著科學技術進步、人對自然力量的征服而宏揚出來。

第四,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鍛造出將世界歷史推向縱深發展的歷史主體——無產階級。無產階級是大工業的產物,“這個階級在所有的民族中都具有同樣的利益,在它那里民族獨特性已經消滅,這是一個真正同舊世界脫離而同時又與之對立的階級”。正是這樣,馬克思認為資產階級負有為新世界創造物質的使命,不自覺地擔負起了開創世界歷史的歷史使命,充當了歷史發展的工具,“它創造了完全不同于埃及金字塔、羅馬水道和哥特式教堂的奇跡;它完成了完全不同于民族大遷徙和十字軍征討的遠征”。

五、啟示

世界社會主義制度的歷史證明,如何認識和對待資本、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是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不能回避的重大政治、經濟問題,也是極容易犯或“左”或“右”、以“左”為主的片面性錯誤的敏感問題,危害是十分嚴重的。汲取歷史的經驗教訓,就必須正確認識和對待資本、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過去我們往往過多地強調了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對立的一面,對資本、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采取簡單否定的態度,這是不符合馬克思主義的。馬克思主義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實事求是,對任何事物包括資本、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必須進行歷史的、客觀的、全面的認識。馬克思的世界歷史理論為我們樹立了一個光輝的范例。馬克思在全面客觀地考察資本主義的基礎上,充分肯定了資本、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在歷史上的巨大作用——因為資產階級創造了巨大生產力,打破了宗法關系和自給自足、閉關自守狀態,促進了各民族在物質生產和文化上的相互往來,開創了世界歷史。如果我們遵循馬克思考察、分析資本主義的方法和思路,結合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與現實,我們不得不承認資本主義作為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產物,本身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它不僅比封建主義優越,而且在今天仍然具有強大的優勢和自我調節的適應能力和發展潛力。資本主義從自由競爭階段進入壟斷階段以及伴之而來的生產力不斷發展的客觀事實表明了這一點。我們也仍然不能否認資產階級的巨大歷史作用。如果說一百多年前資產階級開創了世界歷史,促進了各民族的普遍交往,那么此后直至今天,資產階級在歷史轉變為世界歷史的過程中仍然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一個突出表現就是資本主義尤其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生產的國際化拓展上始終處于領先和主導的地位。我們盡可以也應該對資本主義在生產國際化拓展過程中給不發達國家帶來的損害或災難進行客觀的分析和指責,但我們也不能否認它給不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帶來的機遇,不能否認它在世界歷史進程中所起的積極的、革命的作用,因為“生產的國際化拓展形式,表征著生產的社會化發展到了現代化的程度和水平”。因此,我們必須運用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對當代資本主義進行再認識,尤其是對資本的性質進行再認識,必須認識到資本作為一種客觀存在,并不存在姓“資”姓“社”的問題。如果說資本曾經促進了世界歷史的形成,那么,在當代,資本仍將促進世界歷史的深化。只有認清資本的本質,還資本以公道,我們才能自覺地通過制度創新,解放資本,更好地利用資本的威力,為發展社會主義經濟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