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興趣和歷史教學結合
時間:2022-08-09 11:54:00
導語:學習興趣和歷史教學結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亞杰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于興趣。”當一個人對某種事物發生興趣時,他就會入迷地去追求,去探索。學生一旦對學習產生興趣,必將成為他學習的內在動力。因此,如何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的學習變被動為主動,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就成為眾多教師不懈追求、不斷探索的重要課題。這里結合新編初中歷史教材的教學實踐,淺談幾點在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興趣,增強課堂教學效果的體會。
1巧設導言,激發興趣
俗話說:“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泵抗澱n能否都有個好的開頭,直接關系到這節課的成敗,因此必須講究開頭藝術。在教學活動開始之際,學生普遍存在著希望上好課的內在心理,這種心理既強烈又短暫。教師應抓住這難得的良機,在他們希望上好課的心靈火苗上添加助燃劑,這助燃劑就是巧設導言。如何巧設導言引起學生學習興趣呢?要達到這樣的效果,教師必須依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精心設計好每一節課的開講導語,用別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導語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如我在認真分析教材第1課《歷史告訴我們什么》時,通過認真分析教材內容和結合當前形勢的特點后認為:這一課首先要告訴學生如何做人的道理以及應做怎樣的人。所以講這一課時,我這樣開頭:“同學們,你們一定聽過或讀過許多歷史故事,看誰能講出秦始皇、曹操、秦檜、劉胡蘭分別是什么時期的人物?他們是怎樣的人?”這一問題的提出,頓時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這時,我先指出以上人物分別屬于那個時期。在學生聚精會神地聽時,我板書第1課課題《歷史告訴我們什么》導入新課:“歷史上的人物形形色色,有的光耀千秋,象英雄劉胡蘭,受到了世世代代人民的崇敬;有的遺臭萬年,象奸臣秦檜,長跪地上向人民請罪。”這時我指導學生看課文《劉胡蘭》、《秦檜》的插圖。進而激勵學生:“我們學習了歷史,就應懂得怎樣做人。我們應當學習劉胡蘭那樣的人,有遠大的理想,高尚的氣節,將來才能為建設祖國多作貢獻?!边@樣的開頭,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2聯系實際,喚起興趣
密切教學與生活的聯系是《課程標準》中的一個重要思想,它強調要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出發,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思考、交流等方式組織教學活動。充分發掘生活中的學習素材,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將知識與生活實際緊密地聯系起來,把社會生活中的題材引入課堂教學之中,是教學體現新理念的重要一環。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時,應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和改編教材,更多地聯系實際,貼近生活,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知識,學習與生活密不可分,從而對學習產生興趣。教學內容的講授要注重歷史知識的應用性,注意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把社會生活中的鮮活題材引入歷史課堂教學之中。例如:講完《工業革命》一課,設計一題:“請用本課機器發明的實例,談談你對現今國家提倡科技創新重要性的理解。”在講到阿拉伯歷史時,我就教學生了解阿拉伯數字,現在的巴以沖突,伊拉克戰爭,伊斯蘭教等等,這樣的問題就要引導學生學會運用歷史進行新的現實的思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得到教育、提高。
3創設情景,體驗興趣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說:“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在親身參與掌握知識的情感,乃是喚起少年特有的對知識的興趣的重要條件?!痹诮虒W中,依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特點,堅持情感教育,即在教學中創設能激發學生情感,有吸引力的環境,把學生引入課文內容所描述的情境中,使學生在感情上受震動,從而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又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這是很重要的。如在講第18課《兩漢經營西域和對外關系》一課時,我告訴學生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的目的是為了聯絡大月氏,東西夾擊匈奴。在講到張騫帶著100多人剛走出漢朝邊境,就被匈奴兵抓住時,學生為張騫的安危擔憂;當聽到匈奴人想讓張騫投降,把他拘留了十幾年,而張騫始終保持漢節,忠于祖國時,學生被張騫臨危不懼,忠心報國的愛國主義精神所感動;繼而聽到張騫終于找到機會逃出時,學生又為之歡欣鼓舞;當再次得知張騫歷盡千難萬險,從大月氏返回漢朝的途中又被匈奴人捉住并扣留一年時,學生又一次為張騫的命運擔憂;當知道張騫好不容易在經受13年的磨難之后,終于和另一個人回到了長安時,學生的高興之情溢于言表。對這個故事具體情節的生動描述,不但使學生產生了極大興趣,尤如身臨其境,為張騫的命運時憂時喜,同時又加深了對張騫這個歷史人物的了解,深深地被張騫的愛國主義精神所感動。
成功的課堂教學,并不在于教師講解全面、準確,而是看教師是通過什么方法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引起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激發學生學習歷史興趣的方法和途徑還很多,如巧講典故,以奇引趣;精讀詩詞,以詩牽趣;編寫歌謠,以歌導趣;設置圖表,以圖增趣等等,只要經過教師精心設計,巧妙安排,就一定能在教學中充分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使他們的學習化繁為簡,變被動為主動。這樣既接受了愛國主義教育,又增長了知識,提高了教學質量,真正達到學史明志,知史做人的目的。
- 上一篇:深究建筑防雷安裝策略
- 下一篇:略論消費對經濟增長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