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教學中發散式教學的運用

時間:2022-02-27 04:58:53

導語:高中歷史教學中發散式教學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歷史教學中發散式教學的運用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發散式教學被廣泛地應用到各科教學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為了提高高中歷史教學的效率和學生的綜合能力,文章結合高中歷史教學實際,從多個方面對發散式教學方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具體應用策略進行探析。

關鍵詞:高中歷史;發散式教學;綜合能力

發散式教學旨在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這一教學方式要求學生從不同的方向和角度進行思考,要求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進而提高學習效率。

一、與情境教學法相結合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需要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來實施發散式教學,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發散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在一些歷史事件的講解中,教師需要結合情境教學法引導學生全面分析,在歷史時代與文化的背景下綜合考慮,充分了解歷史事件原因與影響。例如,教師在教學辛亥革命這一知識點時,可通過多媒體設備創設教學情境,給學生播放辛亥革命的短片,讓學生全面認識辛亥革命發生的歷史背景與發生原因。當學生觀看完畢后,教師可提出相關問題,如為什么辛亥革命沒有取得成功?通過這個問題,既可以對學生的理論知識學習情況進行考查,又可以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二、高度重視學生歷史知識體系的構建與完善

隨著學生理論知識的不斷豐富,就需要構建相應的知識體系,并在完善知識體系的基礎上,全面掌握歷史知識。這就要求教師要高度重視學生歷史知識體系的構建與完善,進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教師應通過發散式的思維指導學生進行學習,以便學生有效掌握知識點。例如,在中國近代史教學的過程中,歷史教師可以結合資本主義與封建主義的知識點進行教學,可以讓學生在認識封建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同時,直觀了解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狀態,使學生清楚了解近代中國發展的脈絡與歷程。此外,教師可以在中國近代史教學中穿插工業革命、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與鴉片戰爭等知識,使學生真正了解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主要原因。

三、重視高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在學生思維能力發展中,要重視創新思維能力的發展。只有不斷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才能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加積極、主動,進而樹立學習的自信心,發散思維,提高知識探究的興趣和能力。因此,教師在進行高中歷史教學時,需要讓學生在尊重客觀事實的前提下,獲得充分自由,大膽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使學生的創新思維得以發展,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應用所學知識來聯想新知識,通過舊知識來理解新知識,進而拓展學生的思路,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例如,教師在教學“百家爭鳴與儒家思想的形成”這一內容時,可以讓學生發揮想象力,假設自己生活在春秋戰國時期,是當時某個諸侯國的統治者,讓學生根據具體的國情,選擇認為合適的學說和觀點,如墨家、道家、儒家等,要求學生說明理由,然后由教師進行綜合評價,若學生的觀點新穎,且運用了豐富的課外歷史知識作為論據,教師應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對于學生論述過程中出現的知識性錯誤或邏輯性錯誤,教師則應耐心指正、諄諄教導。這樣學生就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認真搜集相關的歷史資料,深入思考每個學派、每種思想在當時社會環境中的利弊,最終明確自己的立場,并積極發言、相互交流,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創新思維得到了很好地鍛煉,對這一節課的知識內容也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記憶,增強了學習效果。

四、教師需要重視學生求異思維的培養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應用發散式教學方法時,教師需要重點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高中歷史課程與其他的課程相比,歷史教學的主要目標就是對學生的歷史觀進行培養,使得學生在了解歷史人物與各類史實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看待和理解歷史的視角、眼光。而在培養學生歷史觀的過程中,需要學生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還需要教師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只有學生在獨立的思考基礎上,才能有獨立的觀點和想法,使學生全面了解歷史。例如,教師在講解鴉片戰爭的教學內容時,需要向學生交代清楚中國歷史環境的特點,并讓學生思考為什么會發生鴉片戰爭?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后,需要從不同的角度分析鴉片戰爭發生的原因。由于該問題屬于開放式問題,學生若想徹底了解該問題,需要全面、客觀地進行分析。也就是說,學生需要具有豐富的歷史知識,同時具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此外,教師還要鼓勵學生主動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獨到見解??傊?,高中歷史課程內容比較豐富,若盲目使用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對于學生歷史觀的形成與思維能力的培養非常不利。因此,在高中歷史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教師對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充分應用發散式教學模式,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給學生提供學習的空間,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1]。

作者:董金鳳 單位:山東省濟寧市嘉祥縣第一中學

參考文獻:

[1]林玉民.解析低效提問,打造高效課堂[J].考試周刊,2011(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