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公民意識教育論文

時間:2022-05-25 09:33:30

導語:初中歷史公民意識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歷史公民意識教育論文

公民意識是現代社會意識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不但對經濟建設、民主法制建設等起著重大的促進作用,也是文明社會的重要標志。中學生作為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亟待加強對中學生的公民意識教育。歷史教育是公民意識教育實踐的重要部分,初中歷史教師必須深刻意識到公民意識教育的重要性,積極進行歷史課堂的創新,不斷提高自身素養,為新時代培養更多的具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公民。在中學教育中,歷史學科借助本身的特點和性質,成為公民意識教育的重要途徑。新課標就明確提出,培育具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公民,是時展和社會前進的需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長和全面發展的需要。歷史教育對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綜合素質,全面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這對義務教育階段歷史課程的教學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課標在歷史教學的三維目標中,包含公民價值在內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地位日益凸顯。如今,各國普遍把歷史教育作為公民教育的主渠道,力圖通過歷史學習幫助學生了解社會環境的各種形態,理解不同階段的人類歷史發展的時代特征、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文化意義,以及作為有形的和無形的人類文化遺產對現今社會發展的影響與價值,并由實際生活去體驗群體與個體之間的關系,以養成新時代公民的人類情感和社會責任感、參與能力與自信力。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明確指出要“加強公民意識教育,樹立社會主義民主法制、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理念?!惫褚庾R的養成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個重要內容,是衡量一個國家、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標。公民意識教育是現代學校歷史教育的重要功能,讓學生對公民資格、公民權利和義務等相關內容有深刻認識,以及擁有作為現代公民所應具備的行動能力,是歷史教育肩負的重任。直面公民教育的初中歷史教學,必須以歷史為依托,通過創設各種歷史情境,設計探究問題,鼓勵學生參與活動,培養行動能力。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在初中歷史學科的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公民意識教育呢?

一、以歷史教材和公民意識教育的結合點為抓手

每學期開始教師應認真分析、全面把握初中歷史教材,挖掘出教材中的公民教育素材,找到歷史教材和公民教育的結合點。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緊扣兩者的“結合點”,精選典型、生動的案例或活動,力求使滲透的內容富有感染力和說服力,能充分發揮教育的作用,達到理想的目的。歷史學科內容豐富,貫穿古今,涉及中外,歷史教育需要有個大視野。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圖書館以及網絡資源,搜集歷史圖片及音像資料,廣泛涉獵,以增加知識面,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和理解社會的能力,這對學習歷史有非常積極的作用,在實踐公民意識教育中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以歷史學習為契機,豐富歷史知識,培養人文意識,從而提高自身文化素質和人文素養。教師還應通過合理開展豐富多彩的歷史活動課來充實公民教育的內容,促使學生公民意識的養成。

二、建立平等師生關系,營造和諧課堂氣氛

課堂中師生民主平等的關系就是現代社會公民環境的縮影。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要充分發揮作為引導者和參與者的作用。教師應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并引導學生互助合作,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讓他們體會到作為公民享有人人平等的權利,鼓勵他們進行合作。因而,教師可以在課堂上使用問題探究的教學策略,創設問題情境,引發學生的疑問和想法,使其相互碰撞,最后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解決問題。課堂教學以“問題”為中心,能夠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使他們永遠擁有開放自主的學習環境,并養成人與人之間互助合作的意識。

三、各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正確運用

在現代歷史課堂中,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豐富多彩,除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外,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也進入了課堂。在歷史教學中對學生的公民意識培養,也可以通過適當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來進行。

四、全方位聯系生活提取有效信息對學生進行公民教育

在歷史教學中要使公民意識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更易理解和接受。因此,作為歷史教師應該更加關心學生的生活、關注社會時事,從中提取有效信息為教學服務。例如,可以把當前引起全民大討論的一些熱點事件,作為教學中的素材,讓學生進行討論、提出自己的觀點,引起學生對于公眾精神的思考,教師從中激發學生作為公民的道德意識和責任感。課外活動是課堂道德教育的延伸和補充,更能檢驗和鞏固歷史課堂教學公民意識教育的成果。首先,可以讓學生進行課外自主探究,以某個基礎知識為生長點或以某個社會熱點為突破口,教師指導學生通過明確課題、收集資料、分析資料的過程,得出自己的結論,并以論文或報告的方式匯報學習成果。其次,可以充分利用本地的歷史資源。讓學生親身感受歷史、感知歷史,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再次,教師可帶領學生走進社區進行服務。社區是社會的縮影,讓學生參加社區公共設施和環境的維護、為社區老人進行服務等,使學生在服務社區的過程中學會合作、交往,懂得理解尊重,形成群體意識和歸屬感,增強公民服務意識和責任意識,形成公民品質。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是學生親力親為,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去,體驗和感受生活,獲得民主體驗。歷史教育是公民意識教育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初中歷史教師必須深刻認識到公民意識教育的重要性,積極進行歷史課堂的創新,不斷提高自身素養,為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代國家培養更多具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合格公民。

作者:孟志泉 單位:河北省懷來縣新保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