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消費角度下的教育服務貿易論文
時間:2022-09-22 05:54:51
導語:境外消費角度下的教育服務貿易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自鄭和下西洋之后,中國的一些先進知識分子就開始摸索一條海外求學之路,出現了留洋現象,后來由于國際和國內形勢的變化,海外求學之路一直沒有形成氣候甚至曾出現一度中斷的現象,上世紀80年代,在鄧小平同志“支持留學,鼓勵出國,來去自由”方針的指引下,我國出現了留學史上最大的一次境外消費浪潮,從此出國留學人數逐年增加,在我國加入WTO后,出國留學人數更是呈噴井之勢,據有關統計,在2001年,我國開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留學生輸出國,截止到2013年底,我國各類境外消費人員已逾200萬人,歸國人員35萬人。
二、我國境外消費教育服務貿易現狀及存在問題
1、我國出國留學生以自費生為主,境外消費的目的國多集中在歐美地區
我國的出國留學人員總量龐大,21世紀伊始之時,其中的個人消費也就是自費生大約70%,之后我國的出國留學人員數量逐年增加,個人消費的比例也越來越大,到2010年,其中的個人消費比例已經超過80%,自費生的高占比導致了我國教育服務貿易逆差的存在。在地區選擇上,我國的出國留學人員偏向于西方這些經濟發達、高等教育水平先進的國家,排名前幾位的國家依次是:美國、日本、澳大利亞、英國、加拿大、德國、法國。這些發達國家的教育服務貿易起步較早,由于國家在政策上對發展教育服務貿易的的大力支持,國內政治形勢穩定,加之教育水平位居世界前列,因此每年吸引了大量的外國留學生。一方面,由于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留學生輸出國,出國留學人員多以自費生為主,另一方面,我國留學生多選擇西方發達國家作為留學目的國,這些國家的留學費用普遍偏高,兩方面原因導致我國境外消費服務貿易存在巨大逆差,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貿易順差國,我國境外消費教育服務貿易實為一塊短板。
2、來華留學生大部分來自亞洲鄰國,留學人數逐年增加
中國是世界上國土面積第三大國家,作為一個亞洲的半內陸國家,與亞洲許多國家有著廣泛的地緣關系,我國歷來與這些國家有著頻繁的貿易往來,這些國家將本國學生送到我國的現象也是古已有之,現在,在我國的外國留學生中,有高達80%的留學人員來自這些國家,并且人數逐年增加,這些留學生來華接受的多為非學歷教育,不論在那個國家,留學生接受的教育都分為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學歷教育即以獲取學歷為目的的教育,這些學歷包括???、本科、碩士、博士等,一般以本科和碩士為主,非學歷教育指的是訪問學者和短期語言生教育。國際上,教育服務貿易發展好的國家無一不是以學歷教育為主,非學歷教育為輔,我國的來華留學生中雖然接受學歷教育的人數在逐年增加,但一段時期內,仍然以接受非學歷教育為主,側面反映出我國高等教育水平的不足和境外消費服務貿易發展的不足。
三、對我國境外消費教育服務貿易的政策建議
1、通過提升教育質量來縮小我國在境外消費方面的教育服務貿易逆差
教育服務貿易的根基在于教育,要想逐步縮小我國境外消費教育服務貿易的逆差,根本措施是要提升我國的高等教育質量。為確保我國的教育質量,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甚至是參與,澳大利亞在這方面的成功經驗值得借鑒:澳大利亞政府對澳洲的大學制定了一套嚴格的教學質量保證體系,并設立了專門的執行部門——澳洲大學質量保證局,澳洲的大學要進行自我評估,同時每5年還要進行一次公開的評價,特別的,澳洲大學質量保證局還將境外教育質量列為評價項目之一,學校的各方面評價結果完全公開,并且會將結果通知工作細致到相關負責人,這樣就有利于相關人員工作改善工作,督促高校在強大的壓力下進行質量改進,從而最終達到保證澳洲大學教學質量的目的。
2、積極發展與發達國家的雙邊教育服務貿易
現階段,來華留學生以亞洲鄰國為主,這些國家多為發展中國家,留學生接受的教育以非學歷教育為主,體現了我國境外支付教育服務貿易發展的落后。這一局面可以通過推動我國與發達國家的雙邊教育服務貿易來打破。發達國家一方面積極吸引大量留學生選擇這些國家作為留學目的國,另一方面也希望本國的學生可以走出去,到別的國家進行留學活動,目的在于擴大學生的學習面,強化全球化意識,增強伙計競爭力。我國應該抓住這一機遇,吸引發達國家的學生來中國留學,發達國家留學生的加入會讓我們清晰的知道自身發展的弱點并進行改進,同時也可以縮小我國在境外消費教育服務貿易的逆差。
作者:葛鳳書單位:西安財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