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服務貿易與服務市場開放研究
時間:2022-03-31 03:49:14
導語:國際服務貿易與服務市場開放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提要〕隨著21世紀的到來,國際服務貿易快速發展,其在世界各國經濟中的比重不斷增大。國際服務貿易的發展水平,直接影響著本國經濟的發展,并已逐漸成為各國經濟的主要支柱和重要組成部分。但目前我國服務業發展仍相對滯后,總體發展速度較慢,在國際服務貿易中所占的比重較小,因此大力發展國際服務貿易將成為我國經濟未來持續快速發展的又一個增長點,潛力巨大,但同時又充滿挑戰。而我國已經加入WTO,面臨世界各國在國際服務貿易市場的激烈競爭,我們必須集中力量,認真思考,努力尋找破解經濟難題的思路和方法,并用具有中國特色的服務貿易政策,保障并促進我國國際服務貿易的大發展、快發展。
〔關鍵詞〕國際服務貿易;經濟;政策;發展
一、國際服務貿易的基本內涵
所謂國際服務貿易,是指被視為服務的進出口,是一種跨境貿易的概念。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尤其是20世紀60年代后,科學技術的發展帶動并加快了生產力發展的步伐,各經濟體內部以及經濟體和經濟體之間的界限逐漸弱化,相互之間的協作和依賴不斷加強,在這種情況下,需要有一種行業能為各行業及各經濟體間的生產要素進行合理配置,生產經營活動的相互協調進行服務,因此服務行業就在這種歷史背景下應運而生并崛起,并逐漸成為社會生產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上述定義出發,國際服務貿易有以下五個特點。1.由于服務的無形性,使國際服務貿易的貿易量不能通過海關的關稅或統計來直接計算,這直接導致了國際服務貿易的壁壘幾乎全部是非關稅壁壘,更具隱蔽性,保護性也更強。2.服務貿易的范圍廣泛,提供方式多種多樣。這就使國際服務貿易的單一監管存在實際上的困難,各國普遍采取的是政府政策、法規的方式監管,而且涉及不同的服務貿易領域的方方面面的政策。3.國際服務貿易的分布區域差異明顯。分布區域的差異主要體現在亞洲和北美洲等商品貿易比較發達的地區,服務貿易相應也較活躍,而對于非洲等經濟相對落后的地區,服務貿易仍然占據較小的比重,差異比較明顯。而從全球來看,發達國家一直都占據著優勢,仍然保持主體地位。這種區域的差異主要是由于國際服務市場已經開始由勞動密集型向知識密集型和服務密集型轉變,而發達國家也很早就已經進入了服務社會。4.新興服務貿易領域發達國家更進一步。新興服務貿易是與現代科技發展聯系更緊密的銀行、保險、咨詢等行業,這些行業發展速度快,前景廣闊,受國際服務貿易的影響也較大,相較傳統服務業仍占據主要地位的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在這些領域發展更快、更好,從而奠定了發達國家在國際服務貿易中的優勢地位。5.發達國家極力主張服務貿易自由化,發展中國家則多數是被迫加入這一體系。與此同時,各國從本國利益出發,都采取了一定的貿易保護措施,致使各國在國際服務貿易領域仍存在不同程度的保留和保護。
二、開放服務市場是發展國際服務貿易的必然要求
伴隨著國際服務貿易的不斷發展,國際服務貿易的發展水平已經成為影響一個國家經濟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并直接關乎國家未來的經濟發展,各貿易參加國政府相繼出臺有針對性的經濟政策,搶抓機遇,加快發展,搶占國際服務貿易市場份額。1.國際貿易蓬勃發展,促使服務市場服務化。近年來,伴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國際服務市場開始由勞動密集型向知識密集型和服務密集型轉變,電信、金融、保險行業得到較快發展。在國際上,服務貿易還主要集中在以美、英、法、德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和少數新興工業化國家,國際旅游業服務、世界信息網絡服務、視聽產品與知識產權服務等新興產業的國際服務貿易項目正在蓬勃發展,國際服務貿易占各國外匯收入的比重也在不斷增大,因此各國家的經濟也越來越“服務化”,并不斷與國際服務市場接軌。2.有利于各國優勢競爭,促使服務市場完善化。由于各國經濟水平、技術條件和所處歷史發展時期的不同,國際服務貿易在本國經濟中所處的地位和在國際上服務市場上所占的份額也不盡相同。發達國家仍然是國際服務貿易中的主體,占據著優勢地位;發展中國家也意識到了發展國際服務貿易的重要性,因此服務業也逐漸成為其國家經濟的主要組成部分;而低收入國家,雖然在不斷發展第三產業,但在國際服務貿易中仍然處于相對劣勢的地位。各國在國際服務市場上的不斷競爭,也加快了國際服務市場完善和發展的步伐。3.沖擊貿易壁壘,促進服務貿易自由化。服務貿易自由化發展的基礎和背景是經濟全球化,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都離不開其他國家,因此經濟全球化和國際服務貿易自由化的發展趨勢勢不可擋。1994年GATS的問世奠定了服務貿易多邊自由化的制度與規則框架,各國也相繼制定了適合本國國情與實際的經濟政策來順應這一發展趨勢,不斷削減本國的貿易壁壘,消除國際貿易中的歧視待遇,擴大本國市場準入度。但由于涉及國家利益與安全等方面的原因,迄今為止,大部分國家仍然對服務貿易多邊自由化有所保留,發展國際服務貿易完全自由化仍需國際社會的互信和通力合作。
三、探索適合我國服務市場開放發展特色的服務貿易策略
世界服務貿易在21世紀初期步入了快發展時代,如今國際服務市場已經全面進入巔峰期,這正是我國進入國際服務市場和加快發展我國服務業的良好機遇。目前我國的服務業發展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發展時間還較短,基礎仍很薄弱,總體水平不高,差距仍然很大,因此在加入WTO以后,我們更應沉著冷靜,積極思考,并努力探索出一條適合我國國情和具有中國特色的國際服務貿易發展策略。1.著力發展本國服務業,為服務貿易打下堅實的基礎。應該確定重點,有計劃地扶持發展服務業,重點發展投入較少、收益快、社會需求旺盛,能促進經濟增長且人民群眾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行業。大力發展我國農村服務業,建立鄉鎮服務業產業集群,拉動農村經濟的發展,提高農民生活質量。2.漸進開放我國服務貿易市場。我國服務貿易市場的對外開放,一方面可以擴大我國服務貿易出口,全面參與國際經濟大循環;另一方面可以引進先進的管理和技術,吸引大量外資,培養新興服務行業,提升我國服務行業層次和高度,加速我國服務行業轉型和升級。所以,需依據我國服務業的具體情況,結合國際服務貿易的發展趨勢,分階段、分層次、分重點、有計劃地開放國內服務貿易市場,在考慮國情的基礎上根據國際慣例來確定服務業的開放度和保留度。3.進一步加強我國服務貿易的管理。在加強國家對國際服務貿易宏觀調控的基礎上,建立一套能適應國際市場和符合我國實際的管理制度,解決長期以來一直制約我國國際服務貿易發展的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對服務貿易進行歸口管理,制定協調統一的服務貿易進出口政策。為此要做到:首先,建立國際服務貿易管理機構。國際服務貿易涉及諸多部門,關系到國家經濟安全,組建全國性的服務貿易管理組織機構勢在必行,由其負責我國服務貿易立法、發展規劃、對外談判等事宜;其次,明確國際服務貿易管理范疇。對外經濟貿易合作部作為我國服務業對外貿易政策的歸口管理部門,其職能主要是制定或參與制定國際貿易法規,規劃合理的進出口發展戰略,協調和處理與其他國家的平等貿易關系,對國際服務貿易法規的條款和相關風險事項進行解讀和落實。4.保護政策必不可少。當前時期的國際服務貿易市場,自由貿易并未完全開放,各國都在不同程度實行保護政策,因此我們在開放的同時,更要保護二者共同存在,協調發展。服務貿易的主要保護手段是國內的法規與政策。我國應加強對GATS等國際服務貿易有關法規條款的研究,并有針對性地制定相關法律體系,既符合我國服務貿易總體發展目標又不違背國際法準則,以法律形式規定我國服務市場投資和準入條件,為我國國際服務貿易的大發展、快發展提供法律依據。
作者:王欣宇 單位:營口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