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日本環境壁壘發展趨勢對我國水果出口的影響分析

時間:2022-04-27 11:33:00

導語:透析日本環境壁壘發展趨勢對我國水果出口的影響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透析日本環境壁壘發展趨勢對我國水果出口的影響分析

[摘要]水果作為勞動密集型的農產品是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中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之一具有較強的競爭力。日本是中國水果幾大出口市場之一。但近年來由于日本環境貿易壁壘設置的逐年提高制約了我國水果對日的出口。本文從環境壁壘發展新趨勢的視角分析其對我國水果出口日本的影響因素并以此提出因應之策。

[關鍵詞]環境壁壘中日水果貿易

我國的水果是典型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具有很強的競爭優勢和出口前景。日本雖是水果進口大國但為了保護本國農業和農民的利益以保護環境食用安全等為由設置環境貿易壁壘并逐年升級環境壁壘使其成為日本限制我國水果出口的主要壁壘。環境貿易壁壘令我國對日水果出口造成重大損失嚴重影響了我國水果出口貿易。

一、日本環境貿易壁壘的發展趨勢

環境壁壘具有隱蔽性靈活性的特點涉及貿易復雜的方方面面在各項法規的庇護下又具有合理性。近年來日本的環境壁壘不斷加強幾近苛刻。

1.環境法規和法令規定日益細分和嚴格

1947年《食品衛生法》是日本控制食品質量安全與衛生的最重要的法典并多次修訂。此后頒布了一系列涉及農產品與食品衛生安全的法規條款。1948年的《農藥取締法》1952年的《營養改善法》2003年的《食品安全基本法》。以上關于環保的法規規定越來越嚴格:從上世紀只對個別超標食品采取的廢棄或退貨處理到21世紀初的對多次農藥超標違反率達到5%以上的產品采取全面禁止進口措施的升級壁壘。2006年5月29日起正式實施的“食品中殘留農業化學品肯定列表制度”,(簡稱“肯定列表制度”)的規定最為嚴苛。在其出臺之前,日本只對目前世界上使用的350種農業化學品(占農業化學品的二分之一)制定了限量標準?!翱隙斜碇贫取钡囊幎ㄏ蘖繕藴矢采w了所有的農業化學品和食品,其中對沒有規定“最大殘留限量標準”的一律遵從0.01PPM的統一標準??梢?“肯定列表制度”對要檢測的農業化學品覆蓋面更廣殘留限量要求更嚴格我國水果出口面臨重大挑戰。

2.環境標志評定和檢驗程序日益嚴格和繁雜

1989年開始日本環境協會(JapanEnvironmentalAssociation,簡稱JEA)開始在環境主管部門的領導下正式執行環境標志制度旨在通過授權某些產品使用生態標志減少環境污染。1989年日本環境標志項目分為7類產品到2003年3月JEA已經將項目產品類別擴大到64類5476種產品針對每一類產品JEA都嚴格規定了詳細的認證標準和具體程序。凡進入日本市場的進口商品相關部門都會預先在國內做好調查分析確定其市場需求并經過日本極具繁瑣的生產工藝流程合格評定以及檢驗程序才能獲得進入日本市場的通行證。這種時間周期長的檢驗對難以保鮮的水果產品造成致命打擊。

3.衛生檢疫措施要求不斷提高

環境壁壘已不僅僅局限于對商品本身品質的要求而是延伸到整個農產品生產加工中去了。日本植物檢疫的指導是《植物檢疫法》制定植物防疫實施細則。根據該法規的規定凡日本國內沒有的病蟲害來自甚至經過發生國家的寄生植物和土壤一律嚴禁進口。如:日本禁止中國在內的亞洲大部分地區橘小果蠅和瓜果蠅疫區的柑橘類蘋果梨桃葡萄草莓等水果以及來自中國蘋果蛾疫區的蘋果梨桃櫻桃等水果。日本植物衛生檢疫體系復雜農產品不僅要通過農林水產省的檢疫還要由厚生省進行衛生檢疫另外食品原料的植物首先接受檢疫通過者再進行食品衛生檢疫。日本通過雙重檢疫達到設置衛生檢疫的壁壘的作用。目前由內閣府起草的行動計劃草案已基本清晰。草案將提出建議要求食品行業者必須將食品流通全過程的有關記錄保留一定期間以便追根溯源。目前日本只對牛肉生產強制實施了這一制度農水省正考慮將其擴大到其它食品。該行動計劃包括50多項措施及實施期限其中還包括強化進口食品檢疫年內將檢疫衛生監督員增加330人等。

4.綠色包裝壁壘不斷升級

日本1991年頒布的《回收條例》,1992年《廢棄物清除條例修正案》等一系列的法規,要求包裝廢棄物的再次利用率達到50%以上實施綠色儲存綠色運輸。由政府起草的《能源保護和促進回收法》于1993年6月生效有選擇的回收包裝廢棄物1995年1月1日起日本不再使用非可循環利用的塑料包裝1995年4月提出消費者負責將包裝廢棄物分類政府獲準企業對包裝廢棄物處理。此后又制定了《容器包裝法》《再生資源促進法》避免采用難以再次利用的包裝。對我國水果實行綠色包裝來說應付以上三個環境壁壘已經分身乏術發展綠色包裝的資金嚴重不足受到包裝壁壘的阻礙。

二、日本環境壁壘對我國水果出口的影響因素分析

在加入WTO之后幾乎所有的具有比較優勢的勞動密集型農產品都面臨了綠色貿易壁壘逐步喪失了市場競爭力。

1.導致我國果品競爭力下降以及市場占有率不高

據檢驗檢疫部門統計我國每年欲出口的水果大約有100多萬噸但順利出口的只有一小部分。由于日本出臺的“植物檢疫法實施規則”使我國的大部分蔬菜和瓜果類產品遭到嚴格限制“肯定列表制度”的實施大范圍阻止了不符合標準的農產品進入日本市場;殘留監控檢測費用增加產品成本大幅增加產品競爭力降低。我國對日本出口的水果增幅明顯下降其中鮮香蕉、鮮荔枝、鮮菠蘿等影響較大。中國農產品發展報告統計顯示2006年我國對日水果出口出現負增長。2006年我國的水果總出口量為386.19萬噸,比2005年增加1.92%,而我國向日本出口水果的出口量為39.02萬噸比2005年竟減少了2.24%之多。據商務部統計顯示在2006年6月~12月的6個月里我國對全世界58個國家和地區出口了4.25萬噸冷凍草莓總金額達4234萬美元其中出口最多的是日本市場為8890噸占出口總量的21%出口金額1005萬美元。與2005年相比數量減少16%。

2.導致環境壁壘的連鎖反應

2006年8月日方檢測出我國一批冷凍草莓甲胺磷超標后對來自中國的冷凍草莓的抽檢率由原先的10%提高到50%并開始關注其他水果的檢驗。其他發達國家也效仿日本做出針對水果進口的環境貿易壁壘設置。日本規定禁止中國在內的亞洲大部分地區橘小果蠅和瓜果蠅疫區的柑橘類蘋果梨桃葡萄草莓等水果。美國相繼規定存在果蠅的地方其水果進口必須提供補充文件并包裝良好否則禁止進口以防止可能由進口水果帶入的蟲害。這無疑是環境貿易壁壘從一國擴展到多國以至全球的惡性循環。面對連鎖反應導致的各國對農產品質量標準的變動使得我國水果出口生產企業難以做出及時應對退貨等事件經常發生給企業和果農帶來嚴重損失。

3.導致我國果農福利受損

傳統貿易理論認為對自由貿易的任何扭曲都會損害貿易國的福利水平。發起國的環境貿易壁壘會給給他國帶來的福利損失。2002年以來日本對我國出口的水果檢疫措施不斷加強對我國水果的批批檢驗導致通關放慢加上水果保鮮期短作為產量第一大國我國水果腐爛損失也高居全球榜首每年在貯藏、運輸當中變質的水果占總產量的七分之一造成水果品質下降同時檢驗抽樣數量增加檢驗費用從每批次5萬日元提高到80萬日元迫使日本進口商不得不放棄我國的訂單?!犊隙斜碇贫取穼嵭泻?006年6月到12月我國出口到日本的冷凍草莓遭遇日本命令檢查并檢測出假胺磷和指定外添加劑聚山梨醇酯預備出口的水果無法通過進口海關使我國果農和相關加工出口企業直接遭受了損失。

三、我國水果產業應對日本環境壁壘的因應之策

1.果農的生產創新:基于勞動力的生產要素分析

我國果農是根據自己的生產經驗種植果樹采用不同的標準;有些果農留作自己食用的水果不施農藥對出售的水果則盲目追求數量濫用農藥的傳統種植方式必須改變這種傳統落后的生產模式實行標準化:根據水果加工貿易企業的生產經營標準來選擇合適的生產技術滿足企業生產經營對水果的質量要求。

這些要求的實現首要依賴果農生產技能素質提高為前提。勞動力是生產要素在農業生產中最活躍的能動因素其科技文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水果生產發展的前途。果農要改變以往保守觀念(認為提高生產技術是技術人員的事不主動地學習水果生產技術提高種植能力;果農就只管生產銷售不是我們能夠控制和掌握的)成為敢于參與市場競爭的懂技術會經營的現代型市場化果農學習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等日本進口水果的相關要求針對相應要求施加無公害農藥并加強種植周期內的果樹質量控制。為綠色水果對日貿易奠定良好的基礎。

2.果品企業的管理創新:基于現代市場化果品產業要求的分析

現代果品產業發展的過程中農業生產管理加工管理市場管理各個環節是互相銜接協作的因此必須用科學手段進行決策規劃實施對各個環節實施協調的管理。

(1)果品加工企業的質量管理

注重水果的質量安全必須在水果加工過程中實施高效率的管理。因此產后的加工包裝儲存運輸和產品質量檢驗均應納入規范標準化的軌道。對于我國具有比較優勢但受到日本環境壁壘影響較為嚴重的水果等園藝產品的加工管理標準力求與國際標準接軌。如:日本市場上的水果加工品50%來自于中國其中我國對日的蘋果汁出口占總出口量的近18%如此大的競爭優勢卻遭遇環境壁壘。我國應該積極遵照日本《食品衛生法》的要求進行水果深加工;加強加工管理避免出現標準化的水果原品在加工環節中出現首次污染的現象。此外嚴格執行水果的包裝制度水果在進行消毒滅菌、分級、包裝、密封等加工后再出口減少環境壁壘引起的貿易摩擦的發生。

(2)果品對日貿易企業的信息管理

水果出口貿易企業應積極從政府商務部門行業協會獲取對日本水果出口的信息;關注日本市場環境壁壘的動態法律法規的修改和出臺;及時了解果品信息并向果農和果品加工企業通告最新制度要求;如:建立包裝TBT/SPS咨詢機構收集日本包裝TBT的最新動態使得企業采取相應措施減少輸日食品的被扣批次。進一步與合作果農和加工企業協作避免果品出口因不符合要求而遇到困難。針對日本對水果進口的管理方式日本市場的需求和鮮果通關的保鮮程度向果農和果品加工企業提供及時動態協助其產業結構調整將易變質的鮮果轉為深加工品再出口避免環境貿易壁壘帶來的無謂損失。

3.果品行業的文化理念創新:基于藍色貿易壁壘的分析

果品行業必須在專注經濟效益的同時承擔起生態保護環境維護的社會責任。積極防范各類壁壘風險在應對綠色壁壘的同時更加防范藍色壁壘。社會責任國際標準(SA8000)建立了社會責任標準認證制度旨在改善全球工人的工作條件保障工人得到合理待遇和理想的工作環境。但SA8000采取相同的社會條款來衡量和限制來自發展中國家的產品成為限制發展中國家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的藍色壁壘。我國果品對日出口必須在現有的突破環境壁壘的基礎上事前打好藍色壁壘的預防針。在SA8000標準的問題上果品行業協會在其中應發揮重要作用:堅決反對發達國家以SA8000為名的貿易保護主義并組織企業統一行動協調積極參與國際勞工組織關于貿易與勞工標準的討論制定盡可能減少藍色壁壘對我國水果產業的出口影響。

參考文獻:

[1]張強華等:以農業良好操作規程(GAP)應對日本肯定列表制度.浙江農藥科學2007.4376~378

[2]毛學峰等:農產品貿易自由化對中國農村貧困的影響.中國農業出版社2006

[3]賈金思:解析國際貿易中的藍色壁壘.商業時代2007.18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