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密集物流模式研究
時間:2022-01-10 09:12:00
導語:城市密集物流模式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城市集群的發展在國家戰略的推進下正逐步成形,亟待區域物流系統的支撐作為其發展引擎;通過分析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城市集群物流系統建設的現狀、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戰略選擇等,設計出符合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實際的城市集群物流系統結構模式。
[關鍵詞]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城市集群;戰略選擇;物流系統模式
城市集群是特定地域范圍內不同性質、類型和等級規模的社會經濟聯系密切的城市構成的相對完整的城市集合體。隨著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國家戰略的推進、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城市集群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將是不斷增強集聚能力和擴散效應的過程和不斷提高城市競爭力、實現城市現代化的過程,也是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城市化快速發展的客觀需要和必然產物。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城市集群欲努力構建承接產業轉移、服務“三南”、面向東盟的城市集群經濟形態和運行模式,促進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城市集群國際化、現代化發展,就必須有一個強有力的物流系統作為支撐、作為保障。
1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城市集群區域物流系統建設現狀分析
基于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城市集群在廣西乃至西南地區的龍頭作用,構筑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城市集群經濟圈已成為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國家戰略推進的重中之重。通過實地調研和文獻整合可以看出: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城市集群物流系統建設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從總體上來看,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城市集群現代物流系統建設仍然處于起步階段,發展的總體水平仍然偏低,城市集群物流系統規劃建設一直落后于第二和第三產業發展,主要表現在:
(1)物流管理體制多元,缺乏有效的區域物流協同機制
由于運輸、倉儲、信息等基礎設施分屬不同部門、不同行業管理,自治區、市組織協調機制不統一,部門之間難以有效配合和協調,地區封鎖、條塊分割現象仍較為嚴重,南北欽防崇玉(南寧、北海、欽州、防城港、崇左、玉林)“4+2”六市物流資源的整合、改造和提升存在體制性障礙。
(2)基礎設施布局不合理,物流服務網絡體系尚未形成
盡管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物流系統建設迅速,發展較快,但基本上是自然發展狀態,還沒有從“4+2”六市經濟一體化高度統一發展規劃,不能適應城市集群經濟圈一體化建設要求。具體表現為:一是物流基礎設施分布在空間上沒有形成適應城市集群經濟一體化的總體發展需要的合理布局;二是物流網絡體系混亂,缺乏以綜合物流園區、中心為核心,以主要產品的物流通道為干線,以配送中心為干線輻射城鄉的共同化城市集群物流服務網絡體系。
(3)現代物流產業發展滯后,傳統物流企業功能單一
由于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現代物流剛剛起步,作為供方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小、散、差”問題突出,專業化、規?;?、社會化程度低。大多數第三方物流企業只能提供簡單的運輸和倉儲服務,經營模式、服務質量和工作效率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物流需求。規模小、企業素質差、分工不合理、專業化程度低,缺乏現代意義上的第三方物流企業。
(4)物流外包市場發育不全,工商企業物流效率低下
作為物流需求方的工商企業受“大而全”、“小而全”的傳統經營模式的影響,不愿將自身的物流業務剝離,習慣于自辦物流,物流效率處于低水平、高消耗狀態,導致流轉速度慢、物流成本高。此外,由于信息不對稱、不通暢,使得大量潛在的物流需求不能轉化為有效的物流需求,物流供需雙方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尚未形成。
(5)物流發展政策支持力度不夠,環境有待進一步改善
物流企業在經營過程中仍然面臨營業稅應征基數偏高、市場競爭不規范、配送車輛城區通行受限、車輛公路通行收費過高造成企業負擔過重,以及土地資源緊張且價格偏高等問題,物流企業的發展尚缺乏有力的政策扶持。
(6)物流技術應用落后,信息化程度低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城市集群缺乏規范統一的公共物流信息平臺,各部門、各行業的信息系統沒有對接,無法實現互聯互通,不利于信息共享。物流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缺乏總體規劃,造成重復建設、資源浪費。物流企業信息化總體水平不高,計算機、網絡通信等高新技術在物流中的支撐作用沒有充分發揮。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城市集群物流系統建設的戰略選擇
按照《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和《廣西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要求,結合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城市集群產業布局的特點,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城市集群物流系統建設應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企業運作為主體,以先進技術為支撐,以優質服務為宗旨,以營造有利于現代物流發展環境為切入點,通過整合現有物流系統資源和建設新的物流系統的有機結合,建立布局合理、裝備先進、運作規范、多種經濟形式并存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努力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務的質量和效率,推動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為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相應的物流保障。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城市集群物流系統建設的戰略重點主要應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以培育物流運作主體第三方物流企業作為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城市集群物流系統發展戰略為核心,在政府宏觀政策引導和措施保障的環境下,通過大型物流企業的重組、兼并和與國際一流物流企業的合資,重點發展服務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制造業、商貿業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加快發展服務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城市經濟圈、西南地區物品中轉物流企業。
二是以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現有物流存量資源及網絡分布為基礎,依托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交通網絡和基礎設施,結合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產業發展現狀、趨勢和布局,按照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城市集群發展現代物流的戰略定位,根據物流園區、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的物流服務功能、范圍的差異,劃分、分布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物流網絡節點的功能(功能分區)及空間布局,構建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城市集群現代物流系統網絡體系;重點建設服務于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城市集群支柱產業的物流園區、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適度超前建設區域性、國際性貨物中轉、分撥物流園區及交通基礎設施;以園區建設和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帶動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城市集群經濟開發的功能,逐步形成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城市集群現代物流系統網絡體系。
三是以企業、產業信息需求,推動公共物流信息平臺的建設,重點建設港口物流中心信息平臺、商貿物流中心信息平臺、保稅物流園區信息平臺,逐步推進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城市集群公共物流信息平臺的建設。
3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城市集群物流系統總體結構模式設計
通過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城市集群物流系統建設的戰略決策分析,構建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城市集群物流系統總體結構模式,可以概括為四個體系有機結合而成,即“一個物流運作組織體系,一個物流政策制度體系,一個物流設施網絡體系,一個物流信息網絡體系”,如下圖所示。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城市集群物流系統結構圖
(1)“一個物流運作組織體系”--以第三方物流企業為主體的物流產業體系。物流企業是城市集群物流系統的運作主體,也是物流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現代意義上的新型第三方物流企業,是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城市集群物流組織運作系統建設的核心。
(2)“一個物流政策制度體系”--物流系統運作的外部宏觀環境和條件。包括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城市集群區域物流管理體制、協同制度、支持性政策、引導性政策、發展性政策等。
(3)“一個物流設施網絡體系”--以物流節點(物流園區、中心、倉庫、貨運港口、碼頭、站臺)和運輸(方式)線路組成的物流作業系統。主要以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城市集群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為平臺,根據城市的產業分布、主要產品流向、流量等因素,按物流節點功能分區,構建以物流園區、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為主要節點的多功能、多層次的物流作業網絡體系。
(4)“一個物流信息網絡體系”--以物流信息傳遞和處理為主要目的的信息網絡及其通信網絡。物流信息網絡包括兩大部分:一是工商企業、物流企業內部信息網絡系統;二是公共物流信息平臺和專用物流信息網絡平臺。物流信息網絡系統是確保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城市集群物流系統效率化運行的前提條件。
結論
隨著中國與東盟經濟的進一步融合,作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前沿陣地和橋頭堡的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城市集群物流系統的構建將為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打造中國-東盟開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貿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注入新的發展引擎。
- 上一篇:市長在客運站運營儀式講話
- 下一篇:社區全年衛生服務機構整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