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性貿易壁壘應對策略探討論文

時間:2022-02-05 09:09:00

導語:技術性貿易壁壘應對策略探討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技術性貿易壁壘應對策略探討論文

一、新的技術性貿易壁壘運用形式不斷創新

20世紀90年代以來,技術性貿易壁壘運用形式不斷創新,筆者將其概括為以下四種。

1.綠色壁壘

綠色壁壘是指一個國家以生態環境保護為借口以限制進口、保護貿易為目的對外國商品進口所專門設置的帶有歧視性的或對正常環境保護和人民的安全健康并無影響而設置的貿易障礙。具體形式包括:(1)綠色環境標志制度;(2)綠色技術標準制度;(3)綠色包裝制度;(4)綠色衛生檢疫制度;(5)綠色補貼制度。

2.信息壁壘

發展中國家在電子商務條件下發展對外貿易,向別國進行出口時,會因為其信息基礎設施落后、信息技術水平低、企業信息化程度低、市場不完善和相關的政策法規不健全等而受到嚴重影響,從而在全球國際貿易和網絡營銷中處于明顯的劣勢,導致其自身的信息,如制定、采用和實施的技術法規、標準、合格認定程序等不及時,造成其技術性貿易壁壘模糊、不透明的,同時也難以及時獲悉和知曉別國擬制定、采用和實施的技術法規、標準、合格認定程序等各種技術性貿易壁壘的措施,而遭遇嚴重的技術性貿易壁壘。

3.國際知識產權壁壘

國際知識產權壁壘是指進口國以保護知識產權的名義,對含有知識產權的商品,如專利產品,貼有合法商標的商品以及享有著作權的書籍、唱片、計算機軟件等實行進口限制,或者憑借擁有的知識產權優勢實行“不公平貿易”而采取的措施。其主要表現形式為:(1)由專利權和標識性權利構成的技術性貿易壁壘;(2)《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臨時措施的濫用;(3)貿易的“內部化”;(4)選擇性投資;(5)嚴格限制平行進口。

4.道德壁壘

道德壁壘就是借助各國間文化和道德背景的差異,以人的勞動環境、勞動條件及勞工權利的標準或以“動物福利”標準過低或缺乏、動物從出生到被宰殺過著“悲慘的生活”為借口導致的出口被拒,稱之為“道德壁壘”。具體包括:(1)社會責任標準;(2)動物福利標準。

二、中國應對技術性貿易壁壘創新運用的統籌思考

技術性貿易壁壘的運用和發展在世界范圍內方興未艾,應該從宏觀統籌上對中國應對運用技術性貿易壁壘創新運用加以思考。

1.加強技術性貿易壁壘預警機制與快速反應系統建設

技術性貿易壁壘預警機制是由政府部門、技術機構、行業協會和企業共同參與的一項系統工程,其運行架構如圖1所示,主要是由一個技術性貿易壁壘咨詢中心、三大系統(咨詢系統、信息溝通系統、技術支持系統)、三大體系(預警預報體系、快速反應體系、多方互動體系)、一個技術性貿易壁壘咨詢服務網組成的有機整體。

圖1.技術性貿易壁壘預警機制系統構架2.建立和完善國家的技術保護體系

(1)建立和完善國家的技術法規體系。要加快中國產品的管理和質量體系方面的法制建設,通過高新科技手段,提高我國出口貿易的產品質量,改善我國出口貿易商品的結構,對各種產品的生產與進出口行為,制定帶有強制性的詳細的技術法規和標準,并以這些帶有強制性的詳細的技術法規和標準作為立法淵源,制訂進一步的具體的執行細則。

(2)建立和完善國家的標準體系。第一,進一步建立健全技術法規、標準運行的法律機制,營造有效的運行環境。在以憲法為根本的法律體系中,調整包括《標準化法》、《產品質量法》,提出具體的標準化要求,逐步形成有效的運行機制;第二,進一步深化改革我國標準化體系,特別是嚴格按技術法規和標準(自愿采用)的要求來制定和采用,實施強制性標準和推薦性標準;第三,盡可能等同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世界貿易組織《技術性貿易壁壘協議》要求締約國制定技術法規和標準均應以國際標準或其有關部分為依據,采用時應盡量等同采用。

3.加快我國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高國際經濟競爭力

(1)加快第三產業,特別是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一方面,著力營造有利于服務業發展的政策和體制環境,著力改變部分服務業行業壟斷經營嚴重、市場準入限制過嚴和透明度過低的狀況,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步伐;另一方面,加速培育高人力資本含量、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新興服務行業,按照轉型、升級、增強競爭力的要求,整合新興服務行業之間、不同所有制之間、不同隸屬關系之間的資源配置,逐步形成服務功能多層次、投資結構多樣化的新型服務體系。

(2)加強科技創新,提升產業整體技術水平。第一,加大科技研發投入,高新技術產業是典型的資本密集型產業,其研究開發需要巨額資金投入;第二,促進產學研一體化,產學研一體化不僅可以提高大學和科研機構技術研究的市場適應性,加強技術成果產業化,而且為企業提供了一條費用低、速度快的產品技術升級換代的捷徑;第三,引進與創新;第四,組建技術聯盟,不僅可以增強跨國公司的技術外溢效應,提升我國企業在國際分工中的層次,而且可以增強我國企業自主研發的能力,避免形成投有自我技術能力的工業化。

三、積極探索技術性貿易壁壘新形式的有效應對措施

1.綠色壁壘的應對措施

針對綠色壁壘發展的現狀,應該分別采取短期措施和長期戰略措施。

短期措施包括:(1)研究發達國家的貿易制定和運作方式,以及在綠色壁壘方面所采取的戰略和措施,從中找出我國可以借鑒的內容,為確定我國的綠色壁壘戰略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啟發;(2)加強調查研究,完善檢驗檢疫法規體系。檢驗檢疫部門應就新形勢下出現的問題,認真研究現行的國際環保規范和國際公約,大量收集國內外疫情資料,趨利弊害,防止其他國家利用現有國際公約及多邊貿易體系環境規范的不合理性制造綠色壁壘;(3)緊盯國際標推,大力推行環境標準制度和環境認證制度。

長期戰略措施包括:(1)建立綠色貿易制度,實施綠色營銷。建立綠色貿易制度就是把綠色貿易思想融入我國的貿易制度之中,成為開展國際國內貿易的一個基本思想和原則。綠色營銷就是企業通過滿足人們的綠色消費需求,履行環境保護的責任和義務,實現自身的盈利所進行的市場調查、產品開發、定價和分銷,以及售后服務等一系列的經營活動;(2)推進綠色生產活動。促進企業實施清潔生產,由末端治理轉向全程控制,在農產品的生產與加工的全過程中應用質量管理體系;(3)發展綠色生態產業,改善和提高生態環境的產業,以綠色生態產業代替污染嚴重的產業,從而實現產業結構的調整;(4)倡導綠色生活方式。政府應通過各種公眾媒體引導公眾改革傳統的大量消耗能源不關注環境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建立綠色消費觀,倡導綠色生活方式。

2.信息壁壘的應對措施

我國政府和企業應該:(1)必須從戰略的高度看待我國的電子商務建設。在我國,由于企業整體技術水平低下,電子商務在我國的發展勢頭還非常緩慢。因此,必須從戰略高度上看待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抓住有利時機,縮短我國與發達國家的距離;(2)政府應該創造一個有序的法律環境。避免電子商務網絡中資金流失和偽造電子貨幣的可能性,在市場準入制度、合同的執行和賠償、反詐騙、知識產權保護、稅收、廣告管制、交易監督以及網絡有害信息過濾方面制定有效規范;(3)政府在技術上應當設立專門機構,承擔電子網絡的指導和咨詢工作,并組織制定指導性電子網絡標準,消除企業在電子網絡中的風險;(4)加快我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提高企業信息化程度。

3.國際知識產權壁壘的應對措施

針對國際知識產權壁壘發展的現狀,應該如下應對措施:(1)樹立企業知識產權戰略。企業是我國市場經濟的主體,也是利用知識產權的主戰場。只有通過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科技進步運行機制、加強企業的知識產權策略性運用,才能從根本上改變我國企業在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的缺陷,才能實實在在地提高企業的經濟績效,增強企業的國際競爭力;(2)設立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機構,提高應對知識產權訴訟的能力。企業有必要設立一個獨立的知識產權部門,由專人負責知識產權工作;(3)完善知識產權的立法和加強知識產權法律的實施,保護我國知識產權權利人的利益與外貿利益。

4.道德壁壘的應對措施

目前,我國企業接受歐美跨國公司的社會責任審核的還不多,今后接受社會責任審核將是我國企業必須面對的事情:(1)政府應該鼓勵企業積極申請SA8000標準認證。在一定的年限內,對執行SAS000標準而必須支付巨額成本的企業給予補貼。積極參加國際勞工組織關于貿易與勞工標準、經濟全球化的討論,主動與進口國有關實行社會責任條款的非政府組織進行對話,增進相互了解,盡可能減少這此條款對我國出口貿易的影響;(2)建立SA8000的專門咨詢機構。政府部門盡快建立SA8000信息中心和數據庫,為企業提供相關的咨詢服務。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減少壁壘對我國產品出口的負面影響。

參考文獻:

[1]馮宗憲.開放經濟下的國際貿易壁壘—變動效應、影響分析[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

[2]張東海.TBT與中國對外貿易[M].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6.

[3]杭爭.TBT對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及對策[J].國際貿易問題,2006,(12).

[4]高文書.貿易技術壁壘經濟分析[J].財貿經濟,2007,(9).

[5]夏友富.TBT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及其發展趨勢[J].WTO經濟導刊,2006,(5).

[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進程的加快,一些新的較為隱蔽的非關稅壁壘開始涌現,以技術法規、技術標準、合格評定程序、商品檢疫檢驗制度、環境標志制度為主要內容的TBT(TechnicalBarrierstoTrade)就是其中之一。本文分析了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創新運用,提出了我國必須加強技術性貿易壁壘預警機制與快速反應系統建設,建立和完善國家的技術保護體系,才能在今后一段時間內實現對外貿易又好又快的發展。

[關鍵詞]技術性貿易壁壘應對策略貿易自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