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學在國際貿易實務的運用透析
時間:2022-02-22 10:45:00
導語:案例教學在國際貿易實務的運用透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摘要:民辦本科院校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向社會輸送能勝任一線工作的有理論、懂業務、會應用的實用人才。針對民辦本科“國際貿易實務”這門綜合性極強的專業主干課程,提出了案例教學引入該課程教學中的必要性:案例教學是該課程發展的必然要求;案例教學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有利于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案例教學是對傳統教學的肯定和完善。運用案例教學要注意:精選案例;精心組織教學環節。
在“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教學中,除了傳統的講解以外,還需要進行相應的案例分析,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真正掌握專業理論和知識。
一、案例教學的必要性
(一)案例教學是民辦本科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發展的必然要求
我國開展案例教學法要晚于國外,目前許多高校仍很不重視這種教學方法,尤其是遵循培養理論精英人才的傳統發展模式的公辦本科院校。但在加人WTO后,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接軌的同時,我國的教育管理尤其是教學方式也應與國際縮小差距。高等教育的大眾化趨勢,公辦院校不斷擴大招生規模,教育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形勢下決定了民辦本科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教學與市場接軌的必然性。實現新舊教學方式的銜接,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益,培養符合市場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是民辦本科在教育市場擴大發展空間的重要祛碼。
(二)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國際貿易實務”課程與現實聯系密切,具有很強的實踐性,案例教學則由教師結合課程相關內容,將實踐中發生的真實案例進行簡化、抽象等加工后,引導學生進行分析討論。通過讓學生獨立分析案例,并在分析基礎上提出自己的解決意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由于大部分案例都是來自于國際經貿實踐,并沒有惟一確定的答案,因此可以給學生進行開放式思考和討論的空間,也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案例教學可以充分發揮民辦高校本科生學習主動性、自主性、主體性,極大地調動學生分析和討論問題的積極性,使學生由“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
(三)案例教學是對傳統教學的肯定與完善
根據對我國目前外經貿人才需求的動態與發展趨勢的研究,以及民辦本科教學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確定本科專業開設“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目的和教學目標,實施案例教學達到既能擴大專業口徑,又能保證專業知識體系的完整性和實用性,是對傳統教學的肯定與完善。
二、案例教學在民辦本科“國際貿易實務”教學中的運用
(一)精選案例
沒有好的案例,就沒有成功的案例教學。選擇案例要圍繞教學目標的要求,所選案例要與教學內容相一致。針對民辦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本科生的特點,在日常的章節內容教學過程中,對于某一個具體的知識點的案例選取時不易太難,以免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由于“國際貿易實務”涉及的內容和知識具有很強的綜合性,而實際教學過程又需要按照不同章節循序漸進,不可能在不同內容之間進行大量的交叉或重復,因此在后期教學過程中,應引人涉及若干知識面的案例,這種較綜合全面的案例在實際業務中出現的機率較大,更能提升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培養其在實際工作中的應變能力,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也就是說,在選用案例時應由淺人深,由專題型案例到綜合型案例。
在沒有適當現成的案例可供使用時,教師根據教學需要也可編寫適合教學、能對加深理論學習和了解實際貿易環境有益的案例,彌補現存案例的不足,服務于教學的需要。從選擇案例到編著案例是一個對教師能力要求遞增的過程。
另外,要注意案例的時效性?!皣H貿易實務”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案例教學的目的之一就是讓理論與實踐更好地結合起來,彌補理論的滯后性。
(二)精心組織案例教學環節
在選取了具體的案例之后,教師根據教學目的、教學任務對所討論的案例進行精心組織,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是成功實施案例教學的關鍵。
1.教師巧妙控制
在案例教學中,學生由被動接受變為主動參與,教師由傳授者變為組織引導者。教師應通過各種巧妙的提問,引導學生展開討論,將關鍵性發言引向深人,對關系到案例主題的矛盾意見引發研討,充分尊重學生的分析,在發問中循序漸進,防止按事先準備好的想法,一味讓學生順著自己的思路走。給發言的學生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勵,最后才進行點評和總結,并有效地控制好討論的主題和節奏。但由于國際經貿案例往往比較復雜,學生經驗不足,容易被表面現象迷惑而偏離主題,缺乏整體觀念,此時教師應注意疏導學生,將學生引入正確方向。只有這樣,才有利于創造一個和諧的分析環境,更好地實現案例教學的目的。如何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實現理論教學和案例教學,科學合理的課堂控制是關鍵。因此,案例教學對教師的知識結構、教學能力、工作態度及教學責任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學生積極參與
在有效的案例教學中,學生是主角,是分析材料、揭示問題、尋找答案的執行者,學生不能像過去的應試式教學那樣被動地記錄和接受;作為案例分析的主體,學生必須摒棄過去尋找標準答案、等待教師提供解決辦法的學習習慣。事實上,在復雜多變的國際貿易環境中,解決國際經貿問題沒有最優、唯一的方法,總是存在許多可行的不同的解決方案,因此要求學生在分析和討論中主動、大膽提出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多種解決方法的比較評估,從而選擇解決問題的滿意方案。
綜上所述,“國際貿易實務”是一門綜合性和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民辦本科院校要培養符合社會需要的能全面運用國際貿易慣例和規則進行經貿活動的高素質人才,在教學中必須注意多種教學方法結合運用,尤其是案例教學,在彌補其他教學方法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發揮學習主動性等方面的不足,不失為一種比較有效的教學方法。
- 上一篇:物資招標采購工作部署方案
- 下一篇:高職國際貿易改革新思路探索